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大学法治化治理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体现,同时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大学法治化治理中自由与秩序平衡具备内在的逻辑。秩序的"向自由性"与自由的"合秩序性"构成了二者平衡的机理;同时自由与秩序具备共生的社会性基础。自由与秩序依靠自动调节和制度调节方式运行。现代大学法治化治理中自由与秩序的平衡要彰显学术本质,回归现代大学治理的自由之魂;依法自主办学,夯实现代大学治理的秩序之根;实行民主管理,坚守现代大学治理法治化之本。  相似文献   

2.
探寻大学治理法治化的路径,是高等教育法律研究的经典议题。程序正义是法治与恣意而治的分水岭。公平、公正与公开是大学治理程序正义图谱的三项基本要素,是大学治理迈向良法善治的核心要义。大学治理缘何选择程序法治与大学治理何以走向程序法治是大学治理法治化亟待回应的两项基本议题。基于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法律乃至宪法保障原理,高等教育领域的立法和政府规制,往往相对谦抑且赋予大学以较为广泛的自治空间。国家对学术自治的监督,更多基于程序规制的原则展开,而较少介入大学专业判断的实体裁量部分。大学治理法治化选择程序正义进路的动因包括:大学治理的公法属性与大学的公法地位、学术自治的特殊性、新型法律纠纷的复杂性以及高等教育领域人权保障的诉求等。大学治理法治化之所以能够走向程序正义进路,得益于法定程序条款的增加与行政程序立法的特殊适用、政府监管对师生程序性权利的普遍关注、司法审查介入大学自治的程序审查及高等教育领域行业规范的程序规制。由此可见,程序正义规则并非一种内生的、自生自发的秩序,而是借由立法监督、司法审查、政府监管以及行业规范等多重规制力量的介入,能够较好地回应大学作为特殊公域的属性以及师生权利救济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秩序。重审大学治理法治化的程序正义进路,需呼唤学术自我规制的“程序化”变革,以便更好地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增进大学裁量决定的实质合法性与正当性。  相似文献   

3.
自由与秩序是贯穿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主线。自由与秩序的冲突背后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这一矛盾甚至成为了大学运行的永恒矛盾。但是,自由和秩序存在一定的内在机理,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和基础,自由是秩序的目的。自由与秩序由原先的紧张状态发展成为联通的状态,二者的博弈共进,保证大学运行既拥有一定的秩序性,又能坚守大学发展的自由精神。自由与秩序平衡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健全教授治学制度,彰显现代大学治理的自由精神;完善依法治校制度,以良法推进现代大学有序之治;落实民主监督制度,实现现代大学治理的自发秩序;推进社会参与制度,走向现代大学治理的多元共治。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研究》2018,(2):21-26
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的"宪章",是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准则。大学章程既要调整大学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又要调整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大学关系是大学章程的治理要素,大学章程则是大学法治化的根基。然而,当前大学章程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高校行政化倾向依然严重。借助章程建设契机,推进大学治理法治化,应树立法治思维和现代法治理念,强化大学章程执行的外在监督,推进政府对大学的"契约型"管理,完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学软法之治的理论意蕴与价值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软法是在其内部产生效果的治理规则,与国家法相对应而存在,因其自身积极的墨面效应而在大学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大学软法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渊源,其还散透着追求秩序、自由和发展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6.
大学治理结构法治化表现为授权并规约高校治理组织及利益相关者之间权益关系的法律制度安排,其演化目的是完善大学法人治理。完备、细化的法律制度供给与创新;公正、平等、自由的法治理念;多样化的法人类型;学术权力主导、行政权力分化、政治权力式微、民主权力与市场权力壮大的法权关系,是德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学治理结构变迁的规律性经验与实践逻辑,有利于引导我国公立与民办高校构建公平、均衡治理结构,实现有效法人治理。  相似文献   

7.
自由的实现和效率的提升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片面追求经济效率的管理模式与学术自由内在生发的秩序产生冲突,并损害学术自由探索的基本价值。在提高大学运行的经济效率的同时,正确处理好学术自由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构建学术自由为本、优化权力配置、增强大学学术责任、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推动高校内部治理的完善与优化,实现自由与效率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治理法治化使高校内部管理中法治思维的运用变得不可或缺。在大学治理缺乏程序法治意识的背景下,倡导并以制度化方式践行程序正义理念,有助于实现权利保护、权力规范、秩序维持、自由彰显和风险防范等程序价值。大学治理中的程序正义,蕴含着程序参与、程序中立、程序对等、程序自治等四个维度,当前我国大学治理中存在着程序正义理念疏离之困境,导致大学管理决策欠缺科学性,管理评价欠缺公正性,因此,应落实程序正义理念,合理设置和科学运行决策性程序和评价性程序,以实现大学治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学章程是美国大学治理的载体,理解大学章程所蕴含的大学治理理念,能够从根本上理解美国一流大学发展的内涵式成因。美国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由董事会、校长与教授构成,其通过大学章程在治理过程中孕育出法治、自由、民主等人类所共同尊奉的价值诉求。其中,法治理念包含契约精神与秩序建构,自由理念包含教师自由与学生自由,民主理念包含广泛的主体与多样的方式。从美国大学章程的内部治理意涵中可以看出,我国"双一流"建设应从提升章程法治建设、拓展章程学术自由、加快章程民主进程等方面着手,提升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是现代大学制度下学生事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前提。其基础价值是建立学生事务工作新格局,体现为"秩序";核心价值取向是实现现代大学治理优化,体现为"正义"与"效益";目标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为"自由"。同时,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模式构建还要遵循价值性、适应性、协调性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杜姣 《教学与研究》2023,(2):114-124
村庄治理是我国最基层的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庄秩序的有序供给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与社会建设的活力。随着国家能力的增强,国家力量全面进入村庄治理。村庄治理具有多层次性,可划分为私域、共域与公域三大治理层次,私域事务、共域事务和公域事务具有不同的性质与特征。这决定了处理不同治理层次事务和实现不同治理层次秩序的主导性原则存在本质差别。村庄私域秩序的供给应坚持个人主导原则,村庄共域秩序的供给应坚持自治主导原则,村庄公域秩序的供给应坚持国家主导原则。当前诸多村庄治理困境的出现与国家力量的进入对村庄秩序供给原则造成破坏有关,尤其体现为国家力量对村庄私域秩序供给中村民个体主体性和村庄共域秩序供给中村社集体主体性的全面挤压,村庄私域秩序和村庄共域秩序的供给呈现出国家化趋势。要克服这一状况,国家力量需要充分尊重存在于村庄不同治理层次的事务特征,发挥国家力量引导村庄私域治理和激活村庄共域治理的作用,以实现国家力量与村庄治理的精准化与精细化对接,达到村庄善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包容性理念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其在法治实践中突出“法”建构与运行的包容性,这推动着大学治理通过软硬法融合的混合法模式寻求规则的包容,以“他治”和“自治”相结合的协同治理建立秩序的包容。前者强调大学以章程为核心的软法规范的自主建构以及与政府的联合创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以法律保留原则勘定大学组织制度要素的边界、将制度要素有的放矢地介入大学内外部事务、构建制度要素协同运行模式等实现大学治理软法与硬法的衔接与整合;后者则在于持续优化传统的以管理为目的的行政监管秩序和不断拓展大学组织自律秩序,实现政府依法管理与大学依法自治的共建共治共赢。  相似文献   

13.
起源于英国殖民体系的香港高等教育具有超百年历史,大学自治随着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目的、政府权力和权威及香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重大历史事件形塑着国家与大学的关系。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通过查阅历史档案文献及访谈,研究对香港高校治理的历史变迁与特征进行了分析。文章表明:香港高等教育大体经历了探索初创、断裂停滞、稳定发展、规模扩张、深化改革、调适拓展等六个关键阶段;不同历史时期香港高等教育治理具有差异,但呈现出高等教育“去政治化”、政府积极不干预、自治与自由、国际化与法治化、问责与监督等变迁特征。大学植根于社会,构建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香港高等教育内、外部治理体系及社会治理体系,从而促进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是香港未来高等教育治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1月1日法国20所大学开始按照2007年颁布的《大学自由与责任法》实行自治。本文通过分析法国大学自治传统的沿袭、《大学自由与责任法》的背景与内容,探求法国如何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定位政府与大学的权责,建立新的大学治理模式,进行大学自治与高等教育改革政策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15.
大学章程是大学之宪章,是大学治理之载体,其演绎着大学内外权力的博弈,是大学、政府、社会及师生良好秩序的表征。基于大学章程性质分析目前现代大学章程缺失,以探索现代大学章程治理路径。以章程为载体的现代大学治理是厘清大学内外关系、耦合校长行政权力与教授学术权力以及注重程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绩效责任是美国高校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而提出来的。绩效责任是高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整体问责。绩效责任加深了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之间的张力,迫使大学努力寻找责任与自由之间的平衡。绩效责任指标体系难以评定,评价日益复杂,明确定位大学发展目标有利于绩效责任的实现。同时,绩效责任也改变了大学的管理模式,通过大学文化的塑造,整合协调大学内部各种人员的利益关系,从而达到共同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法国大学治理以教授治校为基本特点,大学校长的权力相对有限。这种治理模式有效地保证了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但却可能造成大学决策的缓慢与闭塞,也限制了大学规模的扩大。但是,大学校长权力的加强又导致大学权力的集中化和学院权力的弱化。近期法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大学校长权力的削减,可能是法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了大学管理诸多要素的相对稳定与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可以从机制、内容、形式和结果等方面加以描述,具体体现在制度安排与大学本质的匹配性,并最终体现一种“自由与秩序”的相融,制度内容上越来越趋向于关注多元利益主体的权力均衡关系,制度形式上实现了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程序的协商一致,制度结果上实现大学功能绩效的充分发挥。“问题导向”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应坚持的政策范式,通过对我国大学制度的失衡状态分析,以解决高等教育制度层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的大学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应是有着多元化治理主体、网络化治理结构、理性化治理制度、民主化与法治化治理方式以及市场化治理手段的涵盖大学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的系统制度安排。美国是当今世界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其州立大学的科技创新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着直接关系。美国州立大学科技创新治理经验为:在先进治理理念指导下,实现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结构的网络化、治理制度的规范化和理性化以及治理手段的法治化和市场化等。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借鉴美国州立大学的科技创新治理经验,构建现代化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摘要: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与秩序是贯穿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价值主线。现代大学制度对自由的价值追求,要求大学必须崇尚学术、发展学术,保持大学的自由氛围和独立精神,但是现代大学日益进入社会中心的现实则要求现代大学要适应社会需要,并被看做是实现社会目的的工具。自由与秩序的价值冲突在大学之外表现为外部干预与大学自治的力量抗争,在大学之内表现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利益博弈。现代大学制度价值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在自由与秩序之间寻求平衡并最终实现“有秩序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