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顾民永 《物理教师》2001,(11):15-15
本刊 2 0 0 0年第 1 2期《该高考题有些欠妥》一文对“γ衰变”的认识似乎有些欠妥 ,该文源自于对 2 0 0 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的第 1 6题的讨论 .[原题 ]光子的能量为hν,动量的大小为hν/c.如果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γ衰变时只发出一个γ光子 ,则衰变后的原子核(A)仍然静止 .(B)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 .(C)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D)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 .《该》文最后认为 ,此题从命题到答案都是欠妥的 ,原因是违背了γ射线产生的机理 .此结论的得出 ,是基于前面对于放射性的几点认识 .本人认…  相似文献   

2.
2000年高考(浙江、江苏、吉林、江西)理科综合卷,终于揭下它那神秘的面纱,露出了真容.纵观全卷,难度适中,强调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重视了理、化、生等学科的综合,较好地体现了“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于教学大纲”的思想,不失为一份好卷,但美中不足的是选择题第16题有些欠妥. [题目]光子的能量为hv,动量的大小为hv/c.如果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γ衰变时只发出一个γ光子,则衰变后的原子核. (A)仍然静止. (B)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 (C)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3.
动点问题是指以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渗入运动变化观点的一类试题,这类试题揭示“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唯物辩证关系;这类试题是通过点的运动,使图形发生变化,通过建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这类试题的总体解题思路是化“动”为“静”,关键的一步从相对静止的瞬间,  相似文献   

4.
6、在反应γ+p→k~+Λ~0中,可光生k~+介子.a)求在实验室(质子静止系)中,为了使上述反应能够发生的最小光子能量值.(Mk+=494MeV/c~2,M_Λ0=1116MeV/c~2)b)如果靶质子是不自由的,被束缚在原子核中,则质子在核中的运动(费米运动)允许a)中的反应在较小的入射光子能量下获得.对费米运动假定一个合适的值,试计算最小光子能量值.c)Λ~0在飞行中衰变为一个光子和一个π~-(M_(π~-)=140MeV/c~2).如果Λ~0具有速度0.8c,问:①在实验室系中,π~-子能够具有的最大动量是多少?②在垂直于Λ~0方向上的实验室系的最大动量分量是多少,解:a)用相同的字母表示该粒子及其四维动量.  相似文献   

5.
运动变化是自然科学的一个普遍规律,更是函数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运动和静止这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从相对静止去研究运动规律是数学思想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里笔者结合近年各地中考试题进行分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例1 一条抛物线是由y=-x~2的图象经过平移得到的,它的顶点沿着曲线y=2x~2 x 1滑动,若它又经过点(1,4),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1997,江苏省盐城市中考题)  相似文献   

6.
激光的应用已深入到各个领域,激光就是通过辐射的受激发射来实现光放大的。本文将通过一种方法给出半导体激光器光放大的理论公式。 若用(ρ_r(hv)表示能级E和能级(E—hv)之间的允许跃迁密度,即单位体积单位能量内能量为hv的允许跃迁的始态——终态对应的数目,用r_(sp)(hv)表示光子自发发射几率,r_(st)~c(hv)表示受激发射的几率,r_(st)~a(hv)表示受激吸收的光子的受激吸收几率,则单位体积单位能量间隔内能量为hv的自发发射、受激发射和受激吸收的速率可以写成  相似文献   

7.
已知两个几何图形,其中一个图形保持静止,另一个图形沿着直线方向作匀速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会从静止的图形中穿过,我们把这类数学问题叫做"穿过型"中考题,它是"运动型"问题的一个分支.一、一个圆从另一个圆中穿过例1(2013年山东泰州)如图,⊙O的半径为4cm,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  相似文献   

8.
以几何图形为载体融入点的运动,使几何图形不断变化,导演的一类“动点中的‘定点、定值、最值’问题”已发展成为新课标理念下实验区中考试题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类试题揭示“运动”与“静止”,“特殊”与“一般”互相联系、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我们独具慧眼,挖掘和发现题目中隐含的“关系不变量”、充分利用特殊的位置、特殊的线段(如圆中的直径)的辐射作用,利用运动变化过程中“相对静止”的瞬间,发现相关几何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问题解决途径,本文以近2年考题为例,阐释如下,与读者共赏.一、抓住“关系不变量———三…  相似文献   

9.
1.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明: (1)“物体不受力”:是指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力. (2)“保持”:运动的物体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的物体仍静止.即动者恒动, 静者恒静. (3)“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的速度大  相似文献   

10.
贵刊2003年第10期中孙德波老师分析了“子弹打击木块”的模型及其应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能使这类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在“子弹打击木块”的模型中,孙德波老师具体分析了“子弹打击木块未击穿”和“子弹打击木块击穿”两种情况,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初态时相互作用的物体有一个是静止的(木块).另一个是运动的(子弹).但在动量守恒的应用中,还有这样一类问题:初态时相互作用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在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某一个方向的动量守恒(如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对于这类问题,如果我们应用“人船模型”也会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现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叶景辉 《课外阅读》2011,(8):181-181
动点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问题,也是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过程。动点问题是以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渗入运动变化观点的。类试题,这类题型揭示“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通过点的运动,使图形发生变化,通过建立函数模型和几何计算来解决问题。总体解题思路是化“动”为“静”,关键是将其转化为相对静止的瞬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物理高考试题中有关“滑块———木板”或“子弹———滑块”模型试题 ,频繁出现 ,这类试题之所以受到物理命题专家的青睐 ,主要因为 :模型内涵丰富 ,考核知识点多 ,综合性强 ,变化复杂 ,隐蔽条件多 ;这类试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正确物理图景和知识迁移能力 ,也能考查考生物理思维品质和学习潜能 .模型大约分为以下四类 :其一是初态仅单方有初速度 ,与“子弹———滑块”模型相同 .其二是系统双方都有初速度 ,但各自初速度方向相反 ,加速度小的一方做往复运动 .其三是系统双方都有同方向的初速度 ,且一个运动快…  相似文献   

13.
光是电磁波,同时也是粒子,它具有波粒二象性.在光的波长较短时,其粒子性较为突出.能证实光的粒子性的实验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等.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光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E=hv(v是光波的频率),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良好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数学新课程教学目的的重要一层含义 ,数学新课程教学更加突出地强调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内容 ,让学生建立起数学中蕴涵着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否定之否定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拙文通过实例来谈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数学解题中的渗透 .1 “运动”与“静止”唯物辩证法认为 ,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状态中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与静止是对立而统一的辩证关系 .1.1 “运动”问题“静止化”例 1 已知圆 C:( x -2 ) 2 +( y -2 ) 2 =2 5 ,直线 l:( 2 m +1) x +( m +1)…  相似文献   

15.
引言:人们在“光速极限”结论面前基本上都束手无策,其中一个无奈就是“光子静止质量为零”假说。这个假说客观吗?现代物理要发展,则对“光子静止质量为零”假说就有重新审视的必要。谁都知道,光子的物质性早已被公认,即光子是一种物质。由于光子在空间上有一定的线度,因此也可  相似文献   

16.
处于基态(或较低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能量能够向高能级跃迁.能量的来源可能是吸收入射光子的能量,也可能是从电子、原子等粒子与氢原子间的相互碰撞中获得的能量.玻尔理论中原子跃迁条件hv=E2—E1只适用于光子与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  相似文献   

17.
考虑原子的发光过程,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原子连续地释放能量而发出光,释放的总能量为hv,这份能量以波的形式沿一定方向传播,形成一波列,其频率为v。我们知道,在真空中,对电磁波,波列形状不改变(见曾谨言《量子力学》P.617).在光现象中质能转换关系E=mc~2表现得较为明显,我们既可把光看成是携带能量hv的波列的传播,也可把光看成是质量为m=E/c~2=hv/c~2的光子的运动,只不过在某些方面光以波动的能量形式出现,而在另一些方面则以粒子的形式出现(光与物  相似文献   

1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变化的 .数学的研究对象也不例外 .高中数学中许多问题都与运动变化有关 ,如轨迹、参数、函数与图像 (或方程与曲线 )的平移、对称、旋转、伸缩、最值、定值问题、极限问题等等 ,有些数学对象单从静止的 ,孤立的方面看 ,不易发现其特点和规律或看不清问题的实质 ,找不到确切的答案 ,这时我们不妨让研究的对象“动”起来 ,即把静止的对象看成是运动事物在某一时刻的特殊状态 ;有时一个问题中有若干变量 ,这时我们常暂时固定一个 (或几个 ) ,让另一个(或几个 )运动变化 ,找到规律再推广 ;有时解一…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中物质运动一章,时常出现给定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要判断此物体有这种运动情况所选用的参照物,或者给出几个物体的相关运动情况,要判断这些物体以另一物体为参照物的运动情况.这些题型对初学者来说感到难以下手,这里介绍一种用数学方法来“求解”参照物或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所以不妨假设物体相对于地面(即以地面为参照物)的速度为v物,选择的参照物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参,并且选取参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速度v参的方向为正方向,如果某物体运动方向与v参相反,那在它的速度前加“-”号.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色光的频率是由光源决定的,与传播的介质无关。由于色光的颜色、光子的能量(hv)都由频率决定,因此,色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频率、颜色和光子的能量都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