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内容。【学情分析】"探索尺子音高变化"是在学生了解了物体的长短、大小、松紧的不同,使物体发出声音高低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尺子的实验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五册P52~P53的内容。【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周长的最后一个课时安排了交通与数学这一综合实践课。交通与数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4耀96页。【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1.让学生介绍学校;介绍班级;介绍自己。2援了解班级人数、男女生人数。二、谈话导入1援(课件出示上图)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信息猜一猜,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内容?(板书:可能性)你从哪看出来的?你们以前学过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吗?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北师大版第九册第87页88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五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摸球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背景】本节课是“分类”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是按单一标准分类的教学。对学生和教师来说,这都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在组织教学中应力图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感受单一分类的含  相似文献   

7.
<正>【制作说明】该教具是为教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怎样获得更多的光和热"而制作的教学仪器。以往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完成纸袋的制作几乎需要1节课的时间;学生做的纸袋很难保证每个都一样,纸张的厚薄、纸袋的大小、用胶水的多少、纸袋口的大小都会影响到实验效果;利用太阳光来做实验,需要对天气有更高要求,但天气千变万化,很难保证光线持续10分钟,有时一连几天都没有太阳光,实验  相似文献   

8.
徐东玉  陈喻 《贵州教育》2008,(10):25-2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页~88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出自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单元.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本单元共分3课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马肃霜 《河北教育》2009,(10):32-34
【教学预设】 一、教学目标定位及教学策略构想 1.本节课学习哪些内容? 《可能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是事件的发生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其它两个课时分别学习“生活中许多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但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从生活经验来看,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可能性”,但作为数学中的概率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对小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把第一课时作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一、现阶段小学习作教学的困惑 【困惑一】让学生写什么?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以专题为单元编排,习作内容基本与专题的主旨统一,习作内容常常跟综合性学习有关。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根据“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写一篇习作。  相似文献   

11.
王秀琳 《课外阅读》2010,(11):107-108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牛津7B Unit 5 Abilities Grammar的第一课时。本单元主要讨论在日常生活我们能为他人所做的事情。本节课是本单元的重点,通过学习can和could表示现在和过去能力和可能性,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教学目标】1.通过总分式概括,了解小说内容;通过多角度揣摩,品析欣赏语言;通过分层次表述,感受评说人物。板块推进,用"课文"教"语文"。2.抓住对主人公的生存环境和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品析课文的艺术特色。旨在关注课文内容的同时,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小说的特点,指导学生抓住对主人公的生存环境和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品味语言,感悟形象,熏陶情感。【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13.
王新明 《今日教育》2006,(7S):65-67
【教学设想】《了解空气》是新课程实验教材《科学》三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理念】《可能性》是苏教版四上第六单元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教学领域。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对可能性的教学内容作了大幅度的调整,苏教版第一学段不再安排可能性的教学内容,第二学段把相关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一个单元教学,只要求学生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  相似文献   

15.
《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是苏教版教材四(上)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为后期第三学段学习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做准备。有幸聆听张冬梅老师执教此课,张老师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课堂中散发出浓浓的"哲学味",让我感触很深,现摘选片断与大家分享。【片断一】摸球活动——辩证思维的"味道"(在学生分组进行摸球活动结束后,出示口袋和用"正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8~119页。【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精心预设】精心解读。《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旨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面积概念。这节课既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又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4、85页。【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与同伴交换想法。2.体会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3.通过实验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及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教材67页~6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孙世梅 《小学语文》2009,(7):116-119
【设计说明】“开展系列活动,感受读书之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这一内容的编排,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书相伴,亲近阅读,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善读书、常读书”的能力与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