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的报纸或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性新闻日益增多,其中以消息体裁报道的非事件性新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非事件性新闻日渐增多与传播技术进步、媒体竞争激烈、报纸以及其他媒体的杂志化倾向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非事件性新闻有其特殊的魅力和传播价值,反映了读者和时代的需要。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多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它们与事件性新闻相比,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也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从新闻时效上看,具有报道时机的不确定性,在真实和可信度方面也具有…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报纸或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性新闻日益增多,其中以消息体裁报道的非事件性新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非事件性新闻日渐增多与传播技术进步、媒体竞争激烈、报纸以及其他媒体的杂志化倾向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非事件性新闻有其特殊的魅力和传播价值,反映了读者和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如今的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新闻日益增多。与事件性新闻事物的最新变动,关注突显“事件”的特点不同,非事件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这类非事件性新闻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空间界限,缺少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如今的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新闻日益增多。与事件性新闻事物的最新变动,关注突显“事件”的特点不同,非事件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这类非事件性新闻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空间界限,缺少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的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性新闻日益增多。与事件性新闻关注事物的最新变动,关注突显“事件”的特点不同,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这类非事件性新闻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空间界限,缺少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正因为有以上这些特点,所以非事件性新闻往往不能像爆炸性很强的事件性新闻那样,一下子抓住读者,打动读者,如果处理不得法,它很容易不被读者关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非事件性新闻导语的写作,通过改善导语增强非事件性新闻的鲜活色彩显…  相似文献   

6.
当读者打开报纸,他最期望看到的是当天早晨或昨日发生了什么事,假如报纸没有报道这一天的新闻事件,他就会选择其他媒体获得新闻。  相似文献   

7.
非事件性新闻是相对于事件性新闻而言的。1997年5月版《新闻学大辞典》中认为:“非事件性新闻,即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性情况、倾向或经验等。”对于许多报纸,尤其是对于省报、行业报而言,一种风气的形成、一段时间情况的总结、开展一项活动的经验等这类长期性活动是常常需要报道的内容。因此,写好这类非事件性新闻是很重要的。然而,通过对多家报纸的调查,我们发现,刊登在报纸上的非事件性新闻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体说来,缺乏恰当的…  相似文献   

8.
非事件性新闻,即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貌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而不是仅仅报道一个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1998年,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的蔡惠福主任对部分军区军兵种报纸所刊发的新闻稿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当年9月,各报所发的新闻稿件中,非事件性新闻平均占到了71.8%。今年3月,笔者对部分军区军兵种报纸的再一次统计结果表明,非事件性新闻比例有增无减,大约占到了73.1%。由此可见,非事件性新闻在军内报纸上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鉴于非事件性新闻在军队报纸中的主导地位,它的成功与否已经成为军队提高报纸质量的关键。增大非…  相似文献   

9.
新闻(本文专指狭义新闻即消息)是报纸的主体。新闻从性质上又分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主要是报道单一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或者围绕这一事件引发的多方面事态进展的综述。而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则不是具体的某个事件,而是某种社会现象,表现为具体事件的概括或总结。非事件性新闻在时效性、接近性和趣味性(或人情味)等方面往往逊于事件性新闻;在表现形式上也不具备通讯特写的那种灵活多变的自由度。因此要想将非事件性新闻写好确实不容易。党报上刊登的消息通常以非事件性新闻居多,内容大多为政策法规的发布、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0.
非事件性新闻,即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貌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1998年,时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的蔡惠福对部分军区军兵种报纸所刊发的新闻稿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当年9月,各报所发的新闻稿件中,非事件性新闻平均占到了71.8%;2002年3月,学者王希鹏对部分军区军兵种报纸的一次统计结果表明,非事件性新闻比例有增无减,上升到了73.1%。由此可见,非事件性新闻在军队报纸上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写好非事件性新闻呢?  相似文献   

11.
所谓非事件性新闻,即是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和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等。它的特点是,点面结合,以点证面,以面为主,反映事物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概貌性、倾向性、经验性和典型性。据有关专业人士的权威调查,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在目前传媒上的量为6:4。可以说,如果没有非事件性新闻,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无论如何立不起来的,而如果不能进一步增强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力度,新闻媒体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优秀新闻摄影记者,似乎就是在最巧合的时刻、最幸运地赶到现场抢拍下动人的最佳瞬间的记者。照此看来,新闻摄影就没有策划的位置了。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是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发展、演变进行把握、分析和预测,并对可能出现的新闻热点进行有计划的采访和报道。随着报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广播电视乃至互联网对平面媒体日趋强烈的竞争和冲击,报纸只有事件性报道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希望从报纸上获得对于新闻事件较之其他媒体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因此,重头报道、深度报道、连续报道正日益成为报纸版面上的一大重点,…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报纸或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性新闻大量存在,并日呈上升趋势,这种趋势也反映了读者和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党政报刊,刊登的新闻尤其是消息通常以非事件性新闻居多。而在写作论文的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作为基层新闻宣传部门,许多记者虽然接触这类报道不少,写过或正在写这样的稿子,但对这一新闻分类形式却所知甚少,甚至不知。本文试从非事件性新闻的界定、基层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现状及如何做好此类报道等方面进行一些探寻,旨在加深基层新闻工作者对非事件性新闻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这类报道做得更加好看。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新闻的分类依据新闻的发生地区、新闻的性质、新闻的特点及新闻传播手段作出不同的区分。近年来理论界又提出“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概念,并且对“非事件性新闻”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新闻提出疑义。   本文所说的“现象新闻”亦是针对“事件性新闻”而言,它与“非事件性新闻”有相同之处,但又不是“非事件性新闻”的代名词。   所谓“非事件性新闻”的概念,按照理论界的界定,是指对许多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后的新闻,其特点是时间上具有阶段性而非具时性,内容上具有综合性而非单一性,例如目前我国报纸尤其是党报…  相似文献   

15.
一张市场化的报纸,不能没有动态新闻和事件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事件新闻和社会新闻是都市类报纸的主打产品。社会新闻和事件新闻因为关注度高,可读性强,倍受老百姓欢迎。人们读报总想知道昨天我们身边发生了什么?全国发生了什么?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件新闻所带来的关注度和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事件新闻,尤其是突发的灾难性新闻,往往给受众惊奇、震惊的审美效果,因此成为市场化媒体抢夺的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16.
顾娟 《河北广播》2009,(4):68-69
非事件性新闻是区别于事件性新闻而言的。事件性新闻具有强烈的时间性、独立性。1997年5月版《新闻学大辞典》中认为:“非事件性新闻,即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性情况、倾向或经验等。”因此人们很难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个有价值的新闻,通常它是记者缜密的调查研究和精心提炼主题的产物。对于许多报纸而言,一种风气的形成、一段时间情况的总结、开展一项活动的经验等这类长期性活动是常常需要报道的内容。因此,写好这类非事件性新闻是很重要的。然而,刊登在报纸上的非事件性新闻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1司题。总体说来,存在着主题选择平面化、主题表达简单化、主题开掘浅表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尹平桂 《新闻三昧》2006,(11):50-51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这样解释非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是与事件性新闻对立和相区别的新闻。它的常见形式有:解释性新闻、专题新闻、综合报道、述评、工作通讯、工作研究、人物通讯、记者来信、调查报告、采访札记等。它所报道的多为实际工作、社会问题。其事实具有渐进性、广泛性和常见性,其存在空间比较宽阔。与事件性新闻相比,作者对其更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在客观报道的前提下有更多的开掘余地。在全球信息共享媒体竞争深入发展的当今,要获得独家的事件性新闻报道已经非常困难,而把非事件性新闻做大做深做出特色则成为媒体竞争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大致可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两大类。相对于事件性新闻而言,非事件性新闻要写好写活难度更大一些。但非事件性新闻往往又较多地担负着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宣传成就、引导舆论的使命,在报纸上尤其是党报上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不能不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前不久召开的人民日报总编辑办公会暨宣传报道工作务虚会明确提出,要重视并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这个问题抓得非常及时。有鉴于此,本期《前沿关注》讨论“用创新精神写好写活非事件性新闻——努力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选发5篇文章。作者思考深入,举例充分,感悟实在,观点新颖。这些源于实践的思考,弥足珍贵,对加强和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编采富有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闻界发表了好些探讨非事件性新闻的文章。涉及非事件性新闻是不是新闻,它的特点、地位、作用和写作上的弊病、改革方向等等。多数文章认为,非事件性新闻同事件性新闻一样,都是新闻。这种新闻在我国报纸中占有重要地位。据黑龙江省新闻研究班第二期调查,黑龙  相似文献   

20.
如今,无论是省级、地市级的党报,还是各省市的行业报、企业报,大量的非事件性新闻占据了报纸的重要位置和版面。这些新闻稿件,多是介绍某一个单位或部门一个阶段的工作成就或经验,其时效性和时新性远远差于突发的事件性新闻,但它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客观需要。那么,如何写新、写活非事件性新闻呢?笔者认为,选好与时代主旋律要求相合拍的主题和角度,是进行所有非事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