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很多弱者群体;学习能力弱者群体、心理素质弱者群体、关系交往弱者群体、贫困生弱者群体等.这些弱者群体的存在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制约了教学成绩的提高,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本文拟从一份来自沂水四中的调查报告出发,分析贫困生弱者群体的现状并提出消除贫困生弱者群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孤僻、自卑和焦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于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同辈群体的压力以及社会压力.高校贫困生的物质和心理扶助对策包括:转变观念,使贫困成为激励他们艰苦奋斗的动力;充分利用勤工助学平台,提高贫困生的技能与素质;利用学生艺术团体为贫困生开启成才之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特别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家庭以及城镇低收入及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家中基本生活无保障,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用品,以致无力维持学业,于是校园中出现了新的特殊群体——贫困生。据中国青年报(2002-3-21)报道:宁夏大学曾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撼: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16.5%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说明贫…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特别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家庭以及城镇低收入及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家中基本生活无保障,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用品,以致无力维持学业,于是校园中出现了新的特殊群体——贫困生。据中国青年报(2002—3—21)报道:宁夏大学曾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撼: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16.5%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说明贫困容易使贫困生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5.
高中贫困生对生源地贷款政策的认知存在了解程度低、接纳性不高、未意识到相关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高中和资助管理中心宣传不到位、贫困家庭受传统守旧思想影响大、学生独立性不强,建议加强高中的生源地贷款工作、加强资助管理中心与高中联动、选择恰当的宣传方式和宣传时间以推动生源地贷款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关心和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切实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某特殊贫困生的案例分析,指出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了贫困生资助工作要注意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助困与助人相结合,受助和自助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存在,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加强贫困生的教育和管理,培养贫困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和学风建设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贫困生作为独立学院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对独立学院贫困生的现状和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职校园有一个特殊群体—高职贫困生,他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大部分学生能做到面对现实,刻苦勤奋,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然而,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仍有部分贫困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对高职贫困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探索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贫困生是高校的特殊群体,给他们提供经济资助和精神帮扶,不仅有利于贫困生成长成才,还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精准扶贫是学校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将精准扶贫思想引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既能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又能培养其公平、公正、诚信、守约的道德精神。目前,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精准认定贫困生存在较大困难。究其原因,高校学生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群体社会支持中的学校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保护与支持高校贫困生群体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责任。本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和高校贫困生群体存在容易引发的问题,提出了在社会支持网络中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学校责任。  相似文献   

12.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省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宣传不到位,贫困生的认定程序不合理,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非正常影响行为,勤工助学在资助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为此,应建立完整、规范、定期的宣传机制,完善学校家庭贫困生认定工作程序,完善现行公示制度,设立励志奖助金以替代助学金.  相似文献   

13.
贫困生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就业问题是他们生活的重中之重。调查显示,随着年级升高,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且差异显著;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就业心理处于矛盾状态,既充满信心,又十分忧虑;他们在就业问题上更多地依赖学校;贫困生群体中,男、女生就业心理存在差异,但不显著。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压力发展的特点,要积极推进职业生源规划;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实施"工学交替",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新闻视窗     
四川百名贫困生免费读高中四川省高中“宏志班”分别在广安一中、绵阳中学成立。来自全省各地10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将分别在这两所重点中学免费完成高中学业。“宏志班”招收的学生均是四川各地家庭贫困、品学兼优、无力完成高中学业,中考成绩名列所在市州的前100名、或县里前15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宏志班”学生每人将获得资助经费6000元,每学年2000元,由省上分三个学年陆续拨付。“宏志班”收费标准按计划内学生收费标准执行,资助经费实行专款专用。高中毕业时,“宏志班”学生可在办班学校直接报名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认定是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和措施的关键环节,但目前的认定工作中存在认定对象难以界定、认定过程存在漏洞等问题,文章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建立贫困生数据库、高中阶段开始着手认定工作、认定过程中加强监管、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指出高校贫困生群体是一个虚拟的学生群体,它是由许多具有共同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特征的贫困生个体在研究者的想象中组织起来的统计群体,并具体分析了这一群体与非贫困生群体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贫困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始终都会招来人们对他们多方面的关注,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比一般学生更容易出现自卑、焦虑、自闭、迷惘、嫉妒、攀比等心理问题。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比较多地接触班级的贫困生,对于他们身上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如何应对也有一些看法:及时发现并做好积极引导,以情动人,设身处地为贫困生着想,对症下药是从根子上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贫困生认定是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和措施的关键环节,但目前的认定工作中存在认定对象难以界定、认定过程存在漏洞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建立贫困生数据库、高中阶段开始着手认定工作、认定过程中加强监管、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贫困生这一群体的学生往往存在着较强的自卑闭锁心理、极度的自尊心和严重的依赖心理等问题。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援助,更需要心理的安慰和指导,这些关注是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就当前中国高等学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中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贫困生。随着这一群体的出现,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当中出现这一群体的特征问题。贫困生高校贫困生群体在心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相对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是高校稳定和谐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问卷、做调查报告等多种调查方式。详细研究了贫困生的生存态势。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调适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