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繆璐 《考试周刊》2014,(54):64-64
教师"授之以渔",学生以"渔"得"鱼",这才是真正的教与学。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缜密的解题思维,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自主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习惯和解题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必须把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样教师才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才能更高效地掌握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手,能放手就放手。"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与提高,掌握方法,学会如何学习,以适应将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即突出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地理主体性教学地理主体性教学就是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为主要  相似文献   

3.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中可看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学科,它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逻辑性。数学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摆脱单纯的传授知识和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具体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传统的数学教学,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机械呆板地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课堂教学以"复习旧知——讲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语文教师该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老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呢?一、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读书时间、独立思考时间以及互相探讨时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变传统的以讲课为主的教学方式为讲课与学生独立思考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所谓的"先生后师"主要以情激趣,亲师信道,主张课堂上调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设各种学习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先行学习和探究,通过学习,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困惑,进而把这些问题反馈给老师,让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的模式,有意识地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使学生在教师组织的"先生后师"的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让所有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中学教学所沿用的是"以教师为主"的原则和以上课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教师认真地备课、内容丰富有条理地讲课、按计划地对学生成绩进行检查评定作为抓教学的工作的基本程序和重要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统得  相似文献   

7.
正在现代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更需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对象,其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至关重要.而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和品质,不是在短时间内和短暂的过程中就能养成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不再是"一言堂"、"满堂灌",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不断地学习、研究。用书来净化心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追求的不仅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学习语文,强调的是让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主动的求知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怎么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但提出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而且也提出了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而且也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地发展。新课改理念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爱满天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等教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的学习,也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新课标解读》中也多处提到学法问题,对学法指导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尽可能多地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的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有义务保护好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爱学,学有所得。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利用教学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的个性获得解放,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呢?这是所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情境的创设主要就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积极地去探索语文的奥秘。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情境设置呢?  相似文献   

13.
<正>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老师引导下独立地、自主地去研究学习对象,达到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并且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方式与过程。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地学会自主学习,打造自由呼吸的课堂。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导,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完善自身的教学目标。并且结合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化学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身到化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所以本文就以初中化学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正>很多教师都是扎扎实实地备课,认认真真地上课,也在要求学生必须学好,一门心思地想让自己班的学生取得好成绩。可是总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且很多学生都没有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于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那作为教师,到底要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我认为应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通过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名言:"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作为教师,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授之以渔",才能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现代化教学,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  相似文献   

18.
一、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是以"教"为主,课堂教学始终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导。教师也只是仅仅在表面上对学生的学习做简单评价,难以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让学生真正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要放下身段,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地  相似文献   

19.
<正>"双主"式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主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主导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启发者、设计者、指导者,教师负责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情境、指导学习方法和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要根据学习计划和认知水平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教师的调动,学习计划和学习情境需要教师的设计,因此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  相似文献   

20.
<正>叶圣陶先生说:"学生是主体。"叶先生一贯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既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就应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规律、情感体验等。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让课堂真正因学生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