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师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2.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夫子的这些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教育者必须要以身作则。他在毕生的教育实践中也正是这样做的。秉承孔夫子的教义,孟子也提出了“教育必以正”的主张,他以射箭比喻行仁,说射箭必先端正自己的姿势才能射中,要教给学生仁义,教师首先要正己。还说“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谓自己没有好的德行,连妻、子都不会相信他的话,更莫说学生  相似文献   

3.
孔子从事教育40年,以“六艺”为教材,把“德行”列为四科之首,体现了他全面发展、德育首位的教育主张。由此出发,他全面阐发了为师之道,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教师素质观。一、修己正身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他还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指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可见,要使学生身正行直,教师自己先要正身,身正行直是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只有以身立教,率身…  相似文献   

4.
正气。指光明正大的作风或风气。现代校长尤其是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应讲正气、讲政治,光明磊落,诚信正直,以自身正气感染熏陶师生,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一正压百邪”,“身正不怕影子歪”。校长的人格、品质、修养时刻都在影响着教师的行为习惯、工作作风,并由此形成校长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非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良好的师德足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说明了为人师表就是无声的命令。要想规范学生的言行,教师首先要做到。下面就师德方面谈几点个人的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种以人来影响人,以人来培养人的事业,教育过程始终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为了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得到健康的发展,教育者必须首先致力于自己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实践证明,教育者的行为无时不体现在受教育者面前的曝光和放大,这种放大的效应也无时不要求教育者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7.
《涪陵师专学报》2007,(4):F0002-F0002
“学高身正”历来是中国古代士子所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其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当引为我校校训时,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和规范。“学高”,指教师应具有广博的学识,对时代与生活敏锐的感应和扎实的技能,以为培育后学安身立命的根基。子日:“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师者惟有“学高”方可“传道、授业、解惑”。“身正”,是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品行、高尚的情操,在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光明磊落,抱诚守真,高风亮节。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今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相似文献   

8.
甘鹏 《广西教育》2006,(12B):5-5,19
作为一校之长,要想管理好学校首先要管好自己,这才有可能管好别队,才能真正倘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那么作为一名校长,应当怎样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管理呢哦认为应从下面的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要当好一名校长 ,愚以为必须做到“五官端正”。所谓“五官端正” ,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而已 ,是指眼正、耳正、鼻正、嘴正、身正。眼要正。即在学校工作中 ,要看清方向 ,瞄准目标 ,始终按党的教育方针办学 ,向素质教育要质量 ,不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歪路子。遇事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实事求是地看问题。顺境 ,能够成绩之中看不足 ;逆境 ,不为浮云遮望眼 ,风物长宜放眼量。切勿目光斜视 ,以偏概全 ,雾里看花 ,鼠目寸光。更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名有利抢着上 ,无名无利绕道走 ;不做政治上的近视眼 ,也不当生活中的势利眼。耳要正。即不闭目塞…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他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因而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为此,作为班主任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的学识水平。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要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相似文献   

11.
治校辩证法     
校长治校必须运用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治校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重要,大胆指挥更重要,力行与指挥,实质是非权力因素与权力因素的关系,要在非权力因素上赢得信任、支持,才能发生权力因素的...  相似文献   

12.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4):F0003-F0003
“学高身正”历来是中国古代士子所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其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当引为我校校训时,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和规范。“学高”,指教师应具有广博的学识,对时代与生活敏锐的感应和扎实的技能,以为培育后学安身立命的根基。子日:“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183;雍也》)师者惟有“学高”方可“传道、授业、解惑”。“身正”,是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品行、高尚的情操,在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光明磊落,抱诚守真,高风亮节。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今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相似文献   

13.
古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既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关心教师,又要把工作放在首位,把教师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4.
“政者,正也.”“正”同不偏不倚、纯正无杂有关.所以“正”对一个政者是十分重要的.“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国者公正无私,方能“一言而万民齐”.治国经邦,必定要修身正己,修身能齐家也才能治国,以达到“平天下”之目的.历来有识之士对当国者的个人修养要求甚高,认为这是君主施德政之必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朱少玲 《教师》2012,(2):50-50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与学生产生着极大的关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6.
王丽梅 《教书育人》2000,(12):32-33
一、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条件 《论语·子路》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里强调了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的政治观念、品德修养和强烈的事业心,都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近年来,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不重视自律,不重视自身整体素质的培养,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整天忙于社交活动,疏于知识的探索,很难想象这样的教师能教出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是古人都懂的道理,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培养…  相似文献   

1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说教师的师德修养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们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目的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化靠教育,教育靠教师。如何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重视繁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面向新世纪的教师队伍,是当今教育工作应当关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校长重要的工作。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校长身正为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了身正为范的作用。提高教师的素质,同学校行政管理动态过程中的内容之一。但是,任何学技活动的…  相似文献   

19.
陈炜杰 《师道》2011,(7):115-117
师者,范也。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早有古训:“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则行。”班主任要想管理学生必先管理好自己,要以身作则,令学生信服。  相似文献   

20.
老师当然要有个老师的样子,要像个老师。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还有古语讲得好:“己不正,何以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