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翠鸟》(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听了两位老师的《翠鸟》课堂教学,一次是市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评比活动,一次是我县村级小学教研活动。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位老师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片断:片断一师:孩子们,我现在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爷爷的指派,来采访小翠鸟们(老师戴上“记者证”),你们就是“小翠鸟”了,小翠鸟们有什么愿望,跟我说一说吧。生1:我叫××,今年九岁。师:现在你是小翠鸟了。生1:我是一只翠鸟,我喜欢在水面上玩耍。…  相似文献   

2.
人类为了让自己的子女成才,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和物力。有趣的是,动物虽然没有人聪明,但它们也知道怎样培养自己的后代,使之成为同类中的精英。翠鸟小翠鸟长到一定阶段时,翠鸟妈妈就不再捕鱼喂它们了。那时,翠鸟妈妈会将捉回的小鱼,故意弄伤后丢到河水里。起初,小翠鸟不敢进入水中,只能可怜巴巴地望着眼前  相似文献   

3.
背影     
并不是每段情感都有结局,并不是每段情感都能给我们幸福与温馨,有时候不经意的陌路之缘更能温暖我们因极度疲惫而近乎麻木的心灵。我不过是偶然遇见了他,但我却不能将他忘记,他的背影好熟悉,让我在不经意间想起了那个人,可他带给我的却是更  相似文献   

4.
学习目标:1.读中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感悟作者孕育在字里行间的真挚感情,并从中受到感染。2.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以下词语:鲜艳、绣满、疾飞、锐利、小巧玲珑、注视、陡峭。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3自然段。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1.用最响亮的声音说今天我们要学习哪篇课文?(板书:翠鸟)教师边板书边提示“翠”字的写法。2.让我们悄悄地走进—片芦苇地,去看看可爱的小翠鸟。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溪水还哗哗哗地响着呢。溪边长满…  相似文献   

5.
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等待,是一种拥有,是一种味道,是一种回忆……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妈妈的幸福有一次我偶然问了妈妈一句:"妈妈,你的幸福是什么?"原本只是一句玩笑,可妈妈竟然认真地回答我:"幸福啊,就是可以和你和爸爸天天在一起。每天晚饭时,能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这就是幸福。"妈妈的幸福这么简单吗?她回答我时笑眯眯的表情让我很是怀疑。可是每天她对着我们露出快乐笑脸,足以证明她很快乐,很幸福。"那如果有  相似文献   

6.
在三月春光烂漫时节,我们一行人走进了桃江,走进了全国著名的"竹海之乡",来到一所乡村小学———高桥乡小山湾学校,听刘燕燕老师讲《渔歌子》,带我们走进唐代诗人张志和构建的世外桃源之中,享受诗词带给我们的"诗意人生"。虽然是所乡村小学,但它是桃江县农村小学教育的窗口学校。这所学校以"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以"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为办学目标,聚集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省级师德标兵、省科学课程资源评审专家、市级优秀教师、益阳市首届"名班主任""名教师",等等。其特色教育被《中国教育报》、湖南卫视等二十多家媒体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来该校参观考察。在小山湾这样的农村学校里,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它们不是被挂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每位教师的行动里。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中学习、吸收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 学生年龄小、刚涉入社会,许多事物对于他们都是陌生的,需要学习、借鉴。如《翠鸟》,作者是从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两方面进行观察的。先讲外形特点,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写了翠鸟红色的小爪,鲜艳的羽毛,灵活的眼睛,细长的嘴;再讲生活习性:“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捕食小鱼迅速、敏捷,栖息于陡峭石洞。学生通过阅读,既要学习作者观察翠鸟由外形到活动,由颜色到声音,从静态到动态的方  相似文献   

8.
《翠鸟》的教学快要结束了,我问学生:“当翠鸟飞来时,作者为什么希望它‘多停一会儿’?这表现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思想感情?面对你所喜爱的事物,你可曾产生过类似的思想感情?请说说看。”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一课你甭信。翠鸟头大身子小,不好看。我天天用弹弓打它。”“哦,为什么?”我愕然了。看来,这学生的发言将要把我的课堂教学引到我预料之外去了。原来,他家是养鱼专业户。而翠鸟,又名叼鱼郎,专爱吃鱼。“翠鸟只吃小鱼,”我说,“看来它的危害并不很大,是吗?”课堂教学将向哪个方向发展,我一时没有把握,只好这样试探着问。  相似文献   

9.
近日,偶然读到《我们学不了“名师”》一文(《山东教育》2007年3月),心情颇为沉重。文章作者说:“我和周围的老师总是热切地盼望这些名师们能带给我们一些普普通通的课,让我们一看就明白,一学就管用,越‘简单’越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小记者絮语:200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虽然我们现在过着幸福和平的生活,但那段既充满苦难又激荡着革命热情的岁月会永远激励着我们。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采访到了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刘世龙伯伯,和他的交谈让我对60年前的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感动。  相似文献   

11.
绿色的幸福     
吴博闻 《新读写》2009,(5):40-40
绿色的幸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下了这样的幸福,让我们与他一起分享。是啊,无论幸福在每个人的心中是何种颜色,一个有情相守的家庭就是幸福的源泉。谢谢作者告诉我们他的幸福,那么其他人的幸福呢?请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2.
曾志伟 《中国德育》2013,(16):64-66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南沙小学背靠青山,地处珠江口,具有依山临海的地域优势和良好的文化积淀。中国古老的"山水文化"蕴藏着宝贵的现代教育资源,那巍巍青山让我们懂得谦逊与进取,给人以脚踏实地、勇于攀登的启示;那浩瀚大海告诉我们,兼收并蓄才有突破的人生哲理。我校依山临海的地理环境与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带给我们以"山之仁、海之智"为核心品质的山海文化教育理念的灵感。我们秉承"明德修身,正言立行"的办学目标,不断开拓创新,构建以培育和发展学生成为具有山海品质和健康人格的现代小公民为核心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通过"熏陶—感悟—体验"的德育范式,以实现为学生一生幸福  相似文献   

13.
《翠鸟》是人教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篇描写事物特征的记叙文,作者准确地抓住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按照观察的顺序,自上而下描述了翠鸟头部、背部、腹部羽毛的艳丽色彩和外形神态,介绍了翠鸟捉鱼时动作的敏捷和神速,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学习《翠鸟》课前准备过程1.预习、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1)通过查字典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2)知道作者观察到的翠鸟是什么样的,他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翠鸟的。(3)课文中描写了翠鸟什么活动,你试着…  相似文献   

14.
一只青翠的小鸟轻轻地落在我的书桌上。——我在读99岁的冰心老人的近作《我梦中的小翠鸟》: “我梦见:我仿佛是坐在一辆飞驰的车里,……坐垫和四壁都是深红色的。我伸着左掌,掌上立着一只极其纤小的小翠鸟。这只小翠鸟绿得夺目,绿得醉人!它在我掌上清脆吟唱着极其动听的调子。那高亢的歌声和它纤小的身躯,毫不相称……”  相似文献   

15.
人类科学发展史充分证明,许多震惊世界的科学发明都源于偶然。如瓦特看到沸水上跳动的壶盖而发明蒸汽机、鲁班被丝茅草划破手而发明锯子等。许多时候,偶然昭示着某种新事物的开端,比如本期要提到的打字机、石蕊试纸、电影以及压力锅,都是因为偶然而被发明的。同学们,让我们善待生活中的偶然,张开求知的眼睛,运用勤于思考的大脑,不因"蛛丝"小而忽略不计,也不因"马迹"浅而不加深究。这样,我们就能从偶然之中找到必然,在无意之间挖出宝藏,进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工作。这所学校在静安区这样一个双高区、教育精品区实在算不上突出。当我以这所学校第一个硕士学历入职时,周围的很多教师用怪怪的眼光看着我,甚至有人悄悄问我:"被骗来的吧?"其实学校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幸福教育"理念。记得当时的校长是梁重柏先生,与他第一次见面,他就跟我大谈"幸福教育"。这样的一所学校,竟然提出了"幸福教育使我终身幸福"的办学理念,让我不得不佩服眼前的这位儒雅、渊博的老人。是的,正是他的"幸福教育"的理想和勇气深深打动了我,于是,怀揣着对"幸福教育"的憧憬,我进入了上戏附中。八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践行着对"幸福教育"的理解,感受着学校特色创建带给我的新鲜感和成就感,"幸福教育"已经为我的幸福人生奠定  相似文献   

17.
从小到大,我都与"胖"这个字特别有缘。胖带给了我快乐,胖带给了我烦恼,胖更是带给了我成长的幸福。"我是一个胖小子,壮小子"小的时候,我长得特别可爱: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子,粗粗的大腿,再加上一个鼓鼓的肚子。不  相似文献   

18.
农村之行     
过去的农村在人们眼里可能是落后、贫穷的象征。而今天的农村已经大不一样了!社会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有的地方的建设甚至超过了城市。农村巨大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也激励着人们的奋发向上。今天,我们的小作者李嘉婕将要带我们走进农村,去感受农村的变化和人们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幸福课堂     
吴亚娟 《小学生》2013,(4):37-37
"幸福是什么?幸福离我们有多遥远?"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成长中的人们常常叩问着自己的内心,希望找到心中的那份乐土。现实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时时会问自己这份工作带给我的幸福指数,一起和我的学生追寻着语文课带来的幸福感,那就是:课堂上孩子学得幸福,老师引导得幸福。  相似文献   

20.
和谐与幸福这样的字眼带给人们的无疑是一种温暖的情愫。它们代表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追求,它们所承载的是一种崇善的价值。在学生评价中,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价值追求,那就是要让师生在学生评价中共享人际交往的和谐,共享人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