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克里普克关于“严格指示词”的论证是合理的,“严格指示词”作为一种日常语言的自然直觉的观点是站得住脚的。“严格指示词”的概念在克里普克的理论体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克里普克主要理论观点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摹状词理论认为,专名有涵义,专名与一个或一簇摹状词同义,其指称是通过专名的涵义来确定的。但是,克里普克对此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摹状词理论没有弄清专名和摹状词之间的区分,事实上,专名没有涵义,是严格指示词,而摹状词有涵义,是非严格指示词。在做出上述区分的基础上,克里普克提出了历史的因果的命名理论,指出名称的指称是通过一系列历史的、因果的传递链条而确定的,而不是由某个摹状词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克里普克提出的后验必然命题,指的是那些不能独立于现实世界的经验而得知其不可能不为真,且在形式上一般由两个严格指示词所组成的命题。克里普克对于这类命题的论证,可以重构为"同一对象的必然性"、"后验必然命题的必然性"、"后验必然命题的后验性"、"后验必然命题的偶然性幻觉之缘由"四个步骤。克里普克的严格指示词理论是其后验必然命题的核心和依托。  相似文献   

4.
克里普克认为包含两个严格指示词的同一陈述是后验必然的,他结合本质主义学说,认为心身同一论试图使用从语言角度来辩护的方案是行不通的。克里普克表明各种类型的同一论都不成立,因为严格指示词理论能够从同一论中推出矛盾,这说明心理状态和物理状态在本体论上并非同一关系。就批判同一论而言,建基于克里普克的模态论证基础上的可想象性论证并不比之更有效力。  相似文献   

5.
范贵云 《文教资料》2010,(3):113-114
自现代逻辑产生以来,关于专名和摹状词的研究一直是逻辑哲学的重要课题.也是争论的焦点。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一书中从可能世界的全新视角对专名和摹状词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历史因果理论,他认为可能世界中的专名和摹状词都是指示词.但它们是有区别的。专名是严格指示词而摹状词是非严格指示词。本文立足于克里普克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基础上,对其关于专名和摹状词的理论作进一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索尔.克里普克是美国著名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他的指示词理论为解决指称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在逻辑哲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等领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克里普克关于后验必然命题的论证基于“专名是严格指示词”这样一个前提,而“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只是一种模态直觉的结果,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前提是先验的。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克里普克的后验必然命题具有了先验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断定作为严格指示词的名称无涵义,可能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直接指称理论与严格指示词理论之间复杂而混乱的关系,二是克里普克反描述主义的基本立场。通过澄清历史与理论的误解并深入剖析克里普克意义理论框架表明,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并不能得出名称无涵义的结论。其实,克里普克对名称的描述理论反对并不彻底,名称作为严格指示词,是可以有涵义的。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关于专名问题的两种截然不同又颇具代表性的语言哲学观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和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分析了这两种观点分歧的实质,并结合生活中命名的事例进行了评价,肯定了克里普克观点对语言哲学命名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非严格标示词、严格标示词与强严格标示词的区分为基础,克里普克对必然性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同样,克里普克对本质的探讨也是以标示词的明确区分为基础的。因此,本质与必然性应当具有密切的关系。的确,以必然性的层次和克里普克关于本质的论述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对克里普克的“本质”概念做出精细的层次辨析。  相似文献   

11.
克里普克的后验必然命题与康德的先天综合命题有相同的理论缘起,都起源于对归纳问题的思考,致力于解决经验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克里普克论证后验必然命题的方法和康德证明先天综合命题的方法有相似之处。康德对先天综合命题的证明主要借助的是先验演绎的方法,夸大先验主观的一面。克里普克则是以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名称是严格指示词”的先验直觉作为论证背景的。不过,克里普克的论证却是以反对康德观点开始的。康德和克里普克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验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但是他们的观点对于解决归纳问题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命名与必然性》中,克里普克论证了“一米等于S在时间t0时的长度”是一个先验的偶然命题。因为,这是一个确定“一米”指称的定义,因而是一个先验命题;克里普克还从两个方面论证了“一米等于S在时间t0时的长度”是一个偶然命题,其一是这只是通过确定指称给出一个定义,所以该命题不是必然的;其二是通过指出“一米”是严格指示词,而“S在时间t0时的长度”是非严格指示词,所以该命题是偶然命题。  相似文献   

13.
克里普克就必然/偶然、先验/后验、分析/综合这几对范畴作了三重划分,提出了先验偶然真理和后验必然真理理论。由于以模态逻辑的可能世界理论为分析工具,这两种新型真理理论构成对康德所代表的传统思想的重要发展。从可能世界视角看,克氏三重划分可以得到其严格指示词理论与本质主义的有力支持,但他论证先验偶然真理的"标准米尺"一例不恰当,而且也没有将其三重划分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14.
克里普克关于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的观点,是对蒯因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观点的进一步推进和具体化,克里普克的先验偶然命题是在特定语言系统之内做出的关于语言系统之外的陈述,这从逻辑上说是不恰当的,他对后验必然命题的论证立足于某一语言系统,但得出了超越该语言系统的结论,这在逻辑上也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专名的指称就是专名所指的对象。专名问题争论的焦点是围绕专名有无涵义展开的。实例证明,一个事物,并非固定地非使用某个名称不可,只是由于人们的相互约定。一个名称,并非固定地非用来指称某个事物不可,也只是由于人们在交往中相互的约定。  相似文献   

16.
意义如何确定指称这一问题,一直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界和逻辑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摹状词论”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指称是由描述或反映其意义的摹状词确定的。“语境论”认为,语境是意义确定所指的决定因素。其实,这两派理论都有其合理因素,也有其缺陷,应当就此问题结合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论”把握三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Gordon  June A. 《The Urban Review》2003,35(3):191-215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pported by demographic data, the role of castelike class patterns in British schooling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 mentalities in maintaining images of working-class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within urban communities were examined. The common American assumption that race is the most salient, if not the sole, designator of resistance to schooling was challenged as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in three urban schools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presented their experiences and views of working with low-income urban students. In returning as an American researcher to the city of her British family, the author brings a unique cross-cultural lens to the analysis of ethnicity and cla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