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审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分析,论述了审计风险的不可完全避免性,既然存在审计风险,就应进行控制,控制风险必须认知、评估风险,阐述了审计重要审计风险之间,以及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审计风险对审计方法的影响上提出了更为有效的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内部审计风险,有利于加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提高审计质量.本文分析了目前社会存在的对内部审计风险的不同认识,并得出结论:内部审计风险实质就是内部审计人员风险。  相似文献   

3.
审计风险主要来自审计质量风险。要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正确把握审计重点是关键。把握经济责任审计重点要以人为本;应该是披露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问题,鉴证经济指标的真实性。偏面强调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性,过多总结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会偏离经济责任审计的本来目标,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4.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面临不同程度的审计风险,为了规避审计风险,应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并在今后工作中注意对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风险也日益增大。文章根据高校自身特点,从分析高校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高校审计人员应树立审计风险意识,采用先进的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合理评价审计风险等一系列措施来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6.
金宗友 《培训与研究》2004,21(5):102-104
本通过对独立审计风险的认真分析,认为独立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审计对象和社会环境因素、审计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等。但是形成审计风险的直接原因是注册会计师本身经验、能力不足和风险意识不强,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笔认为规避审计项目风险的关键是从微观过程入手规范审计程序;规避审计职业风险的关键是着眼于提高注册会计师个人风险意识.提高审计技术水平,加强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建设.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审计风险基金和审计风险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不断深入,其日益显现的审计风险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该文从法规制度、审计客体、审计主体和审计环境等多方面探究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规避审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审计风险涵义入手,分析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提出有效防范国家审计风险的对策,促使审计人员树立审计风险观念,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9.
集团公司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能将内部审计自身的职能与企业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在阐明风险导向审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以及风险导向审计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工作,其目的是要通过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从而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对所审计的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有三个概念至关重要: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这三个概念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