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教世界》2012,(3):50
中华礼仪源远流长,在继承传统文化时,要慎重行事。过春节拜年时,人们都爱拱手作揖,这可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老礼仪。你真的会作揖吗?"揖礼"源于周代以前,到今天有3000多年历史了。传统古礼流传到现在,除了"鞠躬",恐怕只剩"作揖"了。只是今天会的人不多,比如电视上身着唐装拜年的主持人,有的人手势太随意;而  相似文献   

2.
《母婴世界》2014,(9):106-107
时代进步了,跪拜,作揖,已经过时了。但礼仪还是要讲的,文明礼貌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礼貌可以使双方都得到尊重和愉快……您说对嘛?!  相似文献   

3.
周珊珊 《双语学习》2012,(12):18-19
有个年轻人平时作揖时,因为动作太快,好像有点不礼貌,所以得罪了不少人。  相似文献   

4.
就说握手吧,这种西方礼节已在中国全面普及,但我看来看去,想来想去,觉得它实在比不上我们传统的作揖。一是卫生。握手可传播某些细菌病毒。握手时双方中如有一方的手沾泥带水,也会给另一方带来不舒服。而中国的作揖,施受双方完全没有身体接触,即便到传染病医院去慰问一大群病人  相似文献   

5.
快揖     
一人以作揖快甚,屡得罪于人。或(有人)教之曰:“汝揖时口念正月二月至十二月,乃完一揖,则自迟矣。”一日,遇友于途,如其言作揖,又迟甚,及揖完,友已去矣。乃问傍(靠近,近旁)人曰:“是哪一月去的?”(选自明·浮白主人《笑林》)  相似文献   

6.
点灯时分     
编辑手记:郭文斌老师的《农历》,清明那章里有个特柔软的小细节,说祭祖磕头:爹磕了三个,起来作揖。五月(姐姐)也磕了三个,起来作揖。六月(弟弟)多磕了两个,起来作揖。把爹给惹笑了,你小子干啥都是个贪。六月笑笑,心想多磕两个头总不是坏事。回味起来,意趣盎然。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在行礼方式上也是十分讲究的,与人相见或举行祭祀时,为了表示礼貌和敬意,行礼时却也长幼分明、尊卑有别。现将古代通行的行礼方式列于后。作揖是古代通行的不分尊卑的相见礼。行礼时,身子略弯,双手合抱高举,自上而下延至胸前止。如《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拱手又称作“拱”,多用于对尊长。行礼时,身体略俯,两手合抱在胸前。合抱时,通常是右手握拳左手则包在外。如《论语·微子》:“子  相似文献   

8.
邢宏伟 《课外阅读》2011,(8):314-314
幼儿的礼仪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有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做客和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就餐礼仪包括餐前礼仪,使用餐前礼仪、就餐时的礼仪、餐后礼仪,仪表仪态包括:仪容、形体礼仪、穿着礼仪、坐立行的姿态。  相似文献   

9.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进行交往时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乖生活习俗的反映。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需要深入有效开展礼仪教育。从培养礼仪情感、丰富礼仪知识、训练礼仪技能、维护礼仪环境四个要素方面来深入探讨大学生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0.
开心果     
<正>急性子和慢性子从前有两家邻居,一家男主人是急性子,一家男主人却是慢性子。有一天,他俩在路上碰见了,各自低头向对方作揖。不料,等慢性子起身抬头时,急性子已经不见了,于是转头四处寻找。  相似文献   

11.
炮竹声声,又是春节了,大家见面都是作揖拜年。改版后的小鱼儿聊天室门口也贴上了一幅对联:“盛迎八方来客,笑谈五洲趣事”。小鱼儿站在聊天室门口,拱手作揖,迎接每位朋友,聊天室的公告板上写着:春节新气象,今天来的朋友有神秘礼物送哦……  相似文献   

12.
礼仪素养是现代社会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懂礼貌讲礼仪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本文通过时现行职校生礼仪失范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开展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并探讨如何利用教学提高学生礼仪素养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礼仪教育形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礼仪及其教育的现代转型,是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型群体进行礼仪塑造与教育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这不但需要揭示礼仪教育的本质与内涵,而且要从大学生礼仪教育实践中发掘其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形与质"这一理论范畴,不断拓展礼仪教育的研究领域争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14.
孔子维护并完善周礼,形成礼学文化,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而奠基,其礼学思想价值在《论语》中有系统化的表述。《论语》中的传统礼学是现代秘书礼仪的传统文化根源,可以与中国现代礼仪进行对接,为秘书礼仪实践提供基本原则及文化依据。我们学习传统礼仪文化时,不是将古代的礼仪文化生搬硬套,而是更多地关注其精神内质的传承性,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现代礼仪精神和形式中,从而贯通上下。  相似文献   

15.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在求职面试时,往往因为忽视了礼仪细节的表现,从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和求职礼仪技巧,使高职毕业生认识到礼仪修养的重要作用,可提高他们的求职技能。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越来越重视通过面试的方式直接对其综合素养进行考查。一些礼仪细节在求职面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细节包括:求职信和个人简历应注意的礼仪细节、仪容仪表礼仪细节、行为举止和交流沟通的礼仪细节。很好地把握这些细节,求职者就能在面对面试官时,较好地展示自己,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校园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时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分析当前大学生礼仪失范问题,指出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授幼儿讲文明、行礼仪的主要途径.绘本是主要的阅读资源,也是礼仪内容的载体.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活动时,以绘本为载体,挖掘相关主题的阅读资源,并创设多样化活动,使幼儿通过与绘本内容互动,储备礼仪经验,学会并践行良好礼仪.  相似文献   

19.
当今高校在架构礼仪素质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两种模式,或使礼仪素质教育或流于空泛、可操作性不强,或缺少文化底蕴、与国情相悖,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状。高校在构建系统完善、切实高效的礼仪素质教育的平台和兼容型的礼仪素质教育体系时,既要拓展礼仪素质教育的空间与途径,又要深化礼仪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深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内外兼修,本末兼得;潜移默化,养成自律。  相似文献   

20.
礼仪文化有着深厚的知识积累,已具备成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条件.礼仪文化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为对象,研究礼仪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以及发展规律的学科.礼仪通过社群关系来规范人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由礼仪观念、礼仪行为、礼仪习惯和礼仪制度组成,是以礼仪观念的共同取向调控人们行为的发生、修正和人格完善的文化体系,有着自身形成、发展和发生作用的规律.礼仪文化学的体系应该在总结和概括礼仪文化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沿着一定的逻辑思路形成礼仪文化学的基本框架.在按照某种特定的范式对礼仪文化进行研究和概括时,既要继承和利用传统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成果,又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