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起电机的两个放电球用导线连到A、B板上,这时A、B二板铜箔面都朝里放置,用一块小铜片挂在B板上,将B板开孔遮蔽.然后将金属球置于A、B电场的轨道中,摇动起电机,金属球便能在A、B电场中来回加速运动.若不需来回加速运动,可将挂在B板上的小铜片去掉,当A B加上高压后,将金属球用漏斗滑到A板上,这时金属球便带电,然后在电场中被加速,冲出圆孔,达到演示加速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司南版《物理》(选修3—1,2005年2月第1版)教材中,在静电场一章的“迷你实验室”栏目里有个“电场中的乒乓球”实验:放置2块金属板,距离不要太远,在2块金属板中间用1根绝缘线悬挂1个乒乓球,2块金属板分别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图略)。你会看到,乒乓球将向其中一块金属板运动,当与该板碰撞后就会返回,并与另一块金属板碰撞,如此反复。  相似文献   

3.
滴水起电机具有构造简单,制作容易等优点.它除作为静电高压电源,用于课堂静电演示实验外,还有利于配合课堂教学开展学生课外实验.一、结构滴水起电机外形如图1所示:1是一个架空的水箱,2是两个带阀门的滴水管,管口大小约2—3毫米,通过调节阀  相似文献   

4.
一、电力线演示实验的改进用头发屑放在蓖麻油里显示电力线形象的方法,有时因头发屑太干,极化作用差,演示效果不理想。笔者对此实验加以改进,把头发屑改用碎稻壳。将不经任何处理的碎稻壳撒在盛有蓖麻油的培养皿中,稻壳要适量,用细棒搅习。用小金属球及铜片(或铝片)作电极,以感应起电机作电源,用导线分别连接起电机的放电球与电极上。摇动起电机,稻壳就会按电场方向排列起来,可得到明显的电力线形象。实验效果极佳。二、对“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学生实验的改进高中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每个实验小组都需一根半米多长的电阻丝。…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平行板电容器在两种情况下将两极板拉开相同的距离时,功和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做“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是:静电计是怎样测量电势差的?为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两点:一是两个彼此靠近又相互绝缘的导体构成一个电容器。二是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荷量越多,两极间的电势差就越大。  相似文献   

7.
物理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 ,但演示的思路和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才能收到预期的功效。例如 :平行板电容器实验的演示 ,教师一般都是按照有关中学物理实验书刊上所介绍的步骤和方法 (注一 )去验证其电容跟相对面积成正比 ,跟两极板的间距成反比 ,跟板间电介质有关 ,以及演示两板间的匀强电场电力线的分布。这样做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思维活跃的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疑问 ,如 :为什么电容器要用两个相互绝缘的极板组成呢 ?而其中一个电极又为什么要接地 ?电容器中…  相似文献   

8.
感应起电机巳普及全国中小学,可在静电教学中用来获得大量电荷和高电压,能做很多静电演示实验,由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增加任何电源和附件,只要顺时针方向摇动起电机就能在演示实验中达到其应有效应。但感应起电机并不是经常要用的仪器,一年中只用几次,由于长期存放在橱内,起电机玻璃圆盘上的铝粉箔片上的少量电荷因存放时间长而消失,当教学急需用时常常起不了电。据说明书介绍:“可用胶棒或玻棒摩擦后让圆盘带电?然后摇动起电机即可起电。”这样要花很多时间去摩擦胶棒或玻棒,让玻璃圆盘带足一定的电荷后才能  相似文献   

9.
静电高压发生装置(范得格拉夫起电机)是一种能产生高电压的起电机,见下图.在教学中使用这种起电机来演示各种静电现象,例如静电感应,气体的导电性、电力线、静电除尘等实验,效果明显,并由于防潮性能较好,深受欢迎.但在使用中,由于尘埃和潮湿等原因,可能发生起电效果下降的问题.现将其产生的原因和修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VG-180A型范氏起电机,是根据范得格拉夫的起电原理而设计的一种能发生很高电压和较强电场的新型起电机,如图1所示。它结构新颖、操作方便,起电速度快,实验效果好,起电电压高达180kV,最高可达  相似文献   

11.
气体被激放电的演示,是中学物理新增加的内容.这个实验,可利用一般中学已配的仪器,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来进行.兹绍如下,供参考.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范围为1~5千伏,用现在学校已配备的激光电源(工作电压在1200伏以上),效果较好.微安表用J0401型演示用大型电表的微安档.两块金属板,每块的面  相似文献   

12.
按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所述的方法,来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易操作,效果也不够理想.下面介绍一种装置简单、易行、效果较好的演示,供参考.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中A球,用一个新乒乓球包上铝箔(即香烟盒内的锡箔纸),贴着乒乓球捏紧,成一个圆球.B、C为两段蜡烛.D、E为两根粗细相同、均匀、等长的玻璃管(棍).将玻璃端部烧热后,放在蜡烛上,冷凝后即成图1所示的装置.  相似文献   

13.
J2310型感应起电机主要供中小学理科教学进行演示实验使用,其标准定型样机如图1所示。1主要技术指标①起电盘采用3mm厚的有机玻璃板制成,直径为235mm,两个起电盘上各粘贴26片铝箔导电膜。②起电盘的径向跳动不大于1·5mm。③起电盘的两盘间距不小于2·5mm,不大于5·5mm。④起电  相似文献   

14.
用感应起电机作为高压静电源,可进行许多静电实验.是大学普通物理、中学物理及小学自然常识等课程必不可少的教学仪器.为此我们对J2310型感应起电机的结构和材料进行了改进,使起电性能有明显提高,且外形美观.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几则演示实验的改进河南省实验中学杜凤英一、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的改进初中课本第二册204页,关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是用手拿着磁铁靠近磁针,磁针发生偏转。这样学生只能看到磁铁对磁针有推斥或吸引作用,而不能看到磁针对手中的磁铁也有推斥或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充磁一法 磁铁如果受热、受震或受强电流影响,有时会消失磁性。这时可用厚纸将磁铁包裹起来,用线径为0.508毫米的漆包线缠绕600匝(条形磁铁);如果是马蹄形磁铁,可在其两极附近各绕300匝,但两个线圈的绕线方向应相反。然后通过保险丝和电键通入220V交流电。当保险丝熔断的刹那间,磁铁便得  相似文献   

17.
电子起电机     
1 仪器装置图 (图 1 )图 1 电子起电机外型图2 仪器特点及用途本自制教具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制作出的电子起电机 ,它以直流 6V低压电源供电 (4节 5号电池 ) ,通过晶体管振荡电路及多级倍压整流 ,可产生 3~ 5万伏以上高压静电 ;输出电压可调 ,输出能量大 ,起电不受环境限制 ,操作简单 ,可完全取代感应起电机做各种静电应用的实验 ,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且火花放电的放电杆还能折叠成体积很小的仪器 ,使携带与存放都十分方便。3 制作材料①BG三极管D880 ,②D1-D7高压整流二极管 (高压硅粒子 2万伏 ) ,③LED5发光二极管 ,④C1-C7…  相似文献   

18.
下面介绍一种简易牛顿七色盘的制作方法,供参考.取一块薄金属板,剪成一直径为5厘米左右的圆板.在圆板上打两个相距1厘米左右的小孔,孔的中心位置以圆板的圆心为对称中心,如图1所示.在该圆板上涂上红、绿、兰三种颜色,如图2所示.然后取一根长约1米左右轻质  相似文献   

19.
如图 1 ,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固定端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 ,负载RL 两端分别与固定端A及滑动头C相连。接通电源后 ,AC间的电压 (即负载RL 两图 1端电压UL)仅是电源电压E的一部分 ,且随着滑动头C的移动而改变 ,故称分压电路。分压电路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基本电路。由于电路结构简单 ,实验中实验条件、器材的选择往往有较大的随意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效果。对电路进行实验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 ,能指导我们更有效地开展实验 ,而几何画板这一工具可使我们直观、方便地把握影响UL 大小的因素 ,同时更有效地解决真实实验中调…  相似文献   

20.
在苏教版自然第十一册《雷电的秘密》教材中要求用起电机来做放电实验来认识雷电的秘密 ,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做演示实验。而《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放电现象 ,我在课前收集许多一次性电子打火机 ,拆下打火机上的压电陶瓷放电装置。课上 ,先用起电机通过演示实验讲解放电现象 ,让学生对放电现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 ,问学生 :“你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放电现象”。“想 !”学生的兴趣顿时被吸引起来。发给每位同学一个压电陶瓷放电装置。先把压电陶瓷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