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施制度化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按章办事,就会导致有章不循;如果时时、处处都强调照章办事,教职工又会感到管理者“目中无人”。为了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以上局面,真正把制度用好,笔者认为,管理者需要掌握以下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得力,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就难以保持,企业发展就必然的会受到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强化制度管理,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制度建设在逐步加强,而且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片面  相似文献   

3.
制度移植作为现代制度构建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育界被广泛应用。被移植的教育制度是外生的,它会受本土环境和内生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在原本教育制度中的意义,原本的教育制度在被移植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或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教育制度本身的价值,使之无法落实和实施,那么移植来的教育制度就会成为无本之木,不能生存和发展,更无法得到充分应用。在分析教育制度的意义和阐述教育制度移植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制度移植过程中须注意的四个问题,旨在为我国教育制度变迁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降低管理重心,充分依靠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构建多元互动的校内管理结构(见图1)。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的改革内容,即年级组长“负责”,职能处室“服务”。  相似文献   

5.
教育教学的制度建设在中小学管理中是对上级政策法规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后的细化执地,并通过对本校教职工的具体行动及终端结果直接体现管理的效能。当目标明确后,制度的科学制度和动态中的落实就成了管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制度是控制的主要手段,没有科学有力的制度做保障,再好的决策也会在实践中因缺乏执行力度而大打折扣,甚至夭折。  相似文献   

6.
教育教学的制度建设在中小学管理中是对上级政策法规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后的细化执行,并通过本校教职工的具体行动及终端结果直接体现管理的效能的过程。当目标明确后,制度的科学制定和动态中的落实就成了管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制度是控制的主要手段,没有科学有力的制度做保障,再好的决策也会在实践中因缺乏执行力度而大打折扣,甚至夭折。 制度建设要注意宏观上科学筹划,做到全面深远;中观上合理具体,注重分层推进;微观上强劲到位,力求落实增效。 一、以校园文化为核心,宏观上给制度建设定性、定位、定向 文化是一个组织内共有的…  相似文献   

7.
学校制度管理的强化,淡化和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管理,制度管理自身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都要经过强化制度一淡化制度-超越制度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的特点,只有掌握了这个规律与特点,才能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加管理的科学性与实施性。  相似文献   

8.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1,(2):80-80
李江源:解决教育制度僵化的基本办法就是推动现有制度发生合理的变迁 教育制度变迁的真正实现,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在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并遭遇各种各样的阻力。教育制度变迁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但其变迁过程应遵循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何桂珍 《考试周刊》2014,(83):190-190
有人认为,在幼儿园里建立太多常规制度会限制孩子做想做的事情,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尤其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这样说不无道理,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了解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特点,不能科学地建立适合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的常规制度,那么必然会给幼儿心理带来压力。  相似文献   

10.
“经济人”是驱利的,所以在任何交换或交易活动中,人都有采取机会主义手段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完备的制度对“经济人”进行有效的约束,抑制这种可能性的发生。如果制度存在漏洞,给“经济人”有机可乘的话。他就会失去理性,“经济人”的伦理准则就会崩溃。“经济人”道德核心在于遵守市场经济制度的理性和在此牲础上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精神,树立这种道德关键在于制度服务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的损失必然会影响“经济人”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1.
学校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如果能有效融入情感,不仅能促进大家自觉遵守制度,更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的原有缺陷使得其理论难以转化为持续的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实质上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也是制度激励和约束经济人的过程。经济人在通过向自然索取谋求福利增加的同时必然会与自然产生相互冲突但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管理上制定合适的制度安排以维持人与自然的“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13.
教代会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实现民主治校的重要工作平台。随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以教代会为载体的民主管理在实现大学内部治理过程中的作用会得到进一步凸显,要在对传统教代会有效继承的前提下,在教代会运行机制和职权范围等关键点进行调整和有益的创新,以更好地发挥教代会自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具有紧迫和现实的意义。在该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建立高校内部财务报告制度;强化预算管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进行内部审计。  相似文献   

15.
对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现代大学制度的棱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过程中必须充分处理好国家作为投资者、政府作为管理者、学校作为办学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三者之间的权力和责任,从而使大学办学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相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制度安排的经济绩效要求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必须形成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关系.在市场化制度变迁过程中,如果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不相协调,就有可能出现剧烈的制度变形,影响交易秩序,降低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影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个班级就是一支军队,如果没有铁一样的制度.班级就犹如一盘散沙,不会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一个班级又是一株幼苗,如果没有人性化的管理,班级就不会焕发生命的光彩。只有把这两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班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让班级走出自己的风采、走出自己的特色,才会培养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并且乐于奉献的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仅仅局限于大学是人文环境的良性运转,那么大学的管理与人才的成长将会受到挑战,人才质量观将会被扭曲,因为制度刚性的缺失会造成说教的疲软,因此,必须找到制度刚性与人文关怀的分界点,否则大学的精髓会被大众化教育的模式慢慢吞噬。教育管理工作者可以在事件前后对学生做足人文关怀的文章,却绝对不能在制度发生作用的一刹那有丝毫人文关怀行为,否则制度的刚性就会遭到破坏,学校的有序运转也会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9.
听证:高校管理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核心。听证制度适用于高校管理有着显明的依据。高校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重大改革举措以及关系到教师、学生权益的奖惩决定等,都有必要经过听证程序的检验。具体操作过程中,高校听证程序应注意处理好听证主持人、听证参与人的选定,听证结果的效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才是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如果全世界都在迫切地对现有的教育进行改革,那么就会存在一种隐患,那就是只顾着巩固加强现有的制度,而不对教育制度进行彻头彻尾的反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