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内部低层次竞争,为联合一致对外竞争,上海电视改革走出全新之路:综合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资源优势开播的11个专业频道,于2002年元旦起与观众见面。在2001年12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总裁叶志康说,我们将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集团跨入世界  相似文献   

2.
上海电视台从一九八二年起,开展了上海经济区电视新闻的协作。一九八三年,上海电视台召开了一次经济区十城市特约通讯员会议,协调了向上海电视台提供口播新闻稿的问题。随着上海经济区的进一步开放和电视业的迅速发展,上海电视台先后同江、浙两省的十多家市级电视台建立了经常性的提供录像新闻的协作关系,并没专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为了继续扩大经济区新闻报道的信息量和影响,上海电视台自去年春节开始,在电视新闻中开辟了《经济区信息》的栏目,专门选播各姐妹台提供的录像新闻及口播消息。春节过后,上海电视台又分别同宁波电视台和镇江电视台联合发起,举行了两次上海  相似文献   

3.
最近,上海电视台在电视屏幕上公布了《上海电视台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上海电视台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共五条:一、严格遵守党的  相似文献   

4.
《东方体育日报》5月18日在大上海诞生。该报的前身是创办8年的《新民体育报》。这张报纸实行在董事会管理下的发行人负责制。改名扩版之后,该报从一周三刊变为一周七刊,八个大版也扩到十二个大版,其中六个版面彩色印刷。与以往的单一报社经营模式不同,《东方体育日报》的出资方有3家;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和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方的多元化,带来了"媒体互动"的概念。目前,上海电视台体育  相似文献   

5.
积极探索新的电视宣传管理模式盛重庆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上海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其势迅猛。上海电视台的宣传管理体制也相应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上海电视台宣传体制改革的直接目的是要进一步搞活一个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台和老台,但其深层次的意义不止于此。党...  相似文献   

6.
我曾二赴上海,采访目标就是盛重庆——这位受命于改革大潮之中的上海电视台台长。无奈他公务繁忙,采访计划两次落空。盛重庆到了南京。我们也获得了了解上海电视台全面改革方案的绝好时机。上海电视台是华东一带颇具影响的大台,它的节目不但在上海,在苏、皖、浙的部分地区也很是“叫座”;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七年六月,上海电视台的改革跃上了新的台阶。一向‘敢为天下先’的上海电视台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验,推出了全国第一个社会多视角的杂志型电视新闻专栏节目——《新闻透视》。第一期《新闻透视》的收视率即名列上海电视台所有专栏节目的榜首。  相似文献   

8.
生活类节目是当前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是深受观众欢迎的宣传样式.然而,目前生活节目的发展存在三个问题:1、人员少,设备缺;2、题材枯竭;3、竞争无力。我们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  相似文献   

9.
上海电视台《观众中来》专栏,很受观众欢迎,被称为屏幕上的“来信版”。上海电视台《观众中来》专栏是从1984年5月创办的。两年多来,“版面”在不断扩大,开始时每周只播放五分钟,七个月后,延长到二十分钟。观众还希望增加播放时间和次数。同报纸上的来信版相比较,屏幕上的“来信版”有其独特的长处。报纸上的来信版,一般是摘登读者来信,读者的  相似文献   

10.
黄铮 《新闻记者》2001,(12):3-5
今年11月8日到11月13日 ,上海电视台摄制组一行4人远赴卡塔尔首都多哈进行中国入世的全程报道。由于上海电视台是上海地区唯一一家派记者前往多哈的媒体 ,因此这次报道引起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同时 ,上海电视台也是在多哈亮相的中国唯一一家地方电视新闻媒体 ,这是上海媒体首次充分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跳出地域和视野的限制 ,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对全国性、世界性的重大历史性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事实证明 ,这一具有战略眼光的举措是成功的。进军多哈 ,为上海电视台成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影响力的电…  相似文献   

11.
东方卫视:目标锁定“都市先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年10月底,由上海卫视全新改版的上海东方卫视正式开播。打着“激荡传媒风云、改变电视格局”的口号,新亮相的东方卫视力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电视格局中发起一场由地方台向全国台升级、并向中央台老大地位挑战的冲击波。近日,笔者走进位于上海电视台大厦16-17  相似文献   

12.
程洁  张莉 《新闻大学》2002,(3):76-80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经过精心筹备,于2002年5月21日至6月3日在上海举办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届电视学术节”。这次电视学术节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苏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等诸多业界单位大力支持,他们或是作为主办单位参加,或是作为协办单位参与。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单位的一批著名电视人纷纷拨冗与会。数十所高校电视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电视学术节。这次以电视学术研讨为中心的大型活动,对当前电视界关心的“电视新闻类节目”、“中国电视纪录片”两大主题予以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1983年10月5日晚上,上海暨华东地区的广大电视观众欣喜地在屏幕上看到了一个专门介绍海外各国的时事政治、科学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有趣的专栏节目,这就是上海电视台的《国际瞭望》。这个专栏,犹如一个洞开的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收视率跃居当时上海电视台专栏节目的首位。 8年多过去了,这个专栏已办满了400期。搞这个专栏的编辑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从开创之初就形成的准确、及时、形象、生动的风格却始终保持着,广大电视观众对它的兴趣也始终不减当年。它曾被上海市民评为上海市“十大精神产品”之首,它的专栏节目主持人晨光曾被全国广大电视观众选为“全  相似文献   

14.
看了上海电视台拍摄的一批纪录片,深为他们在运用纪实手段上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而高兴,同时,它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现将点点滴滴的感想写出来,以求得交流、指正。微笑着面对现实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涉及到各种矛盾。有社会的难题:住房问题,中学生负担过重;有个人的不幸:癌症、孩子弱智。片子的基调大多是沉重的,人们看着看着,不  相似文献   

15.
上海的电视是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跃上国际舞台的。上海电视的对外宣传,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指导下进行的,具有起步早、规模大、影响深三个特点。80年代初,从1981—1984年四年,上海电视台总共出口节目为1小时30分钟,所有的节目都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渠道出口的,主要提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记上海电视台记者邬志豪邬志豪,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的青年记者,担任记者工作已10个年头。从1985年开始,他拍摄的电视新闻年年在全国获奖,总数达到刀条(次),其中“全国优秀电视新闻”特等奖1条,一等奖6条,“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7.
杂志型新闻节目最早出现在美国。1952年美国广播公司(NBC)副总经理韦弗为摆脱广告商对新闻节目的控制,提出创办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的设想。目前美国的几大商业电视网都有自己的名牌杂志型新闻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稳定在高位。与电视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起步较晚。1987年7月,上海电视台推出了国内第一个新闻杂志节目《新闻透视》。1988年1月,福建电视台创办新闻杂志节目《新闻半小时》。此后,国内诞生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1993年5月,央  相似文献   

18.
8月份,上海电视台8频道推出了5集系列专题片《我们进入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用大众化的电视传播媒体来反映我们国家从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系列专题报道,反响强烈。记者到上海电视台专题部,采访这部专题片出台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9.
卫军 《新闻记者》2007,(11):104-106
2008年1月,上海国际频道,一个以英语为主的地方电视频道将在上海开播。从1986年10月上海电视台成为首个在中国电视荧屏上播出英语新闻的媒体,到如今上海国际频道的诞生,英语电视已经在中国走过了整整21个年头。就全国而言,1996年4月武汉电视台英语频道开播,成为中国首个英语频道(现已改为双语频道,也播出中文节目)。2000年9月中央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近几年电视节目发展甚快,各省、市电视台,纷纷办起许多专栏节目,我是参加电视台新闻工作不久的新兵,不知怎样把专栏节目办得生机勃勃,富有时代气息? 读者包思宁包思宁同志: 你的来信引起了我的思索。近年来,各地电视台办起不少有特色的专栏节目,就上海电视台来说,专栏就有三十个左右,不少栏目收视率很高,受到观众的欢迎。电视专栏引人瞩目,主要是紧扣时代的脉搏,扩展报道内容,制作节目时按电视规律不断创新。有些专栏所以办得生机勃勃,还在于:内容新、服务好、形式活。上海电视台的每个电视专栏,一般每星期播放一次,一次二十分钟左右。题材大体有五个方面:一、提供信息和专访性的非事件新闻;二、讨论问题、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