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计算机学科字符使用规范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颜昌学 《编辑学报》2001,13(6):333-334
分析目前计算机学科字符使用的现状,指出其中不合适之处,提出规范使用字符的几点建议:对算术和逻辑运算符,特殊字符以及关键字符的几点建议:对算术和逻辑运算符,特殊字符以及关键字等中的字母用大写正体;对自定义标识符,字符串等中的字母用小写,其中的变量和函数用斜体;以b表示位(bit),以B表示字节或位组(byte),为与法宝单位中的词头k(10^3)相区别,以K表示计算机中的词头,如1KB=1024B.  相似文献   

2.
答不正确. 这类错误写法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第37条规定:“将SI词头的部分中文名称置于单位名称的简称之前构成中文符号时,应注意避免与中文数词混淆,必要时应使用圆括号.例如:旋转频率的量值不得写为3千秒-1.如表示‘三每千秒’,则应写为‘3(千秒)-1’(此处‘千’为词头);如表示‘三千每秒’,则应写为‘3千(秒)-1’(此处‘千’为数字).例如:体积的量值不得写为‘2千米”.如表示‘二立方千米’,则应写为‘2(千米)3’(此处‘千’为词头);如表示‘二千立方米’,则应写为‘2千(米)3,(此处‘千’为数字).”以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为依据,立马就发现这是一条应废除的错误的条款.  相似文献   

3.
郝欣 《编辑学报》2001,13(1):35
郝欣    某宣贯教材中有这样一段叙述:“以伦琴为单位的照射量和用拉德(rad)为单位的软组织中吸收剂量,在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数值上是近似相等的。但是,当采用国际单位制(SI)时,用库仑/千克表示的照射量和以焦耳/千克为单位表示的吸收剂量数值上就不相同了。”   这一段叙述使用了2个错误的单位:库仑/千克和焦耳/千克。   库仑/千克、焦耳/千克既不是单位的中文名称,也不是单位的中文符号,它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东西”。按规定:单位的中文名称中是不许有符号的,这里的符号“/”不能代替“每”;组合单位的中文符号应是由每个单位的中文符号组合而成的,即中文符号中不该有单位的全称,这里的库仑、焦耳都是全称。   在一些书报刊中,把这种“东西”作单位名称或中文符号使用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牛顿/平方米、立方米/秒、千瓦.小时、元/平方米、摩尔/升、帕斯卡/开尔文等。这些“东西”的正确名称分别为“牛顿每平方米(或牛每平方米)、立方米每秒、千瓦特小时(或千瓦时)、元每平方米、摩尔每升(或摩每升)、帕斯卡每开尔文(或帕每开);它们的中文符号则分别为牛/米2、米3/秒、千瓦.时、元/米2、摩/升、帕/开。  相似文献   

4.
郝心 《编辑学报》2004,16(2):135-135
问:陈浩元先生在科技期刊主编岗位班上说:摄氏温度单位℃现在可以加SI词头了。但查GB 310 093,却说摄氏度不能加词头。这是怎么回事呢?答:GB 310 0 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确有这样的话:“摄氏温度单位摄氏度,角度单位角度、分、秒与时间单位日、时、分等不得用SI词头构成倍数单位。”这是依据国际计量局(BIPM )于1991年出版的《国际单位制(SI)》(第6版)作出的指示。BIPM于1998年出版的《国际单位制(SI)》(第7版)中,在“摄氏度“上加了一条注:“这个单位可以与SI词头组合使用。例如:毫摄氏度m℃。”这是BIPM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  相似文献   

5.
正长期以来,科技书刊编辑界对计算机系统内部使用的二进制倍数词头符号的书写比较混乱,多数人采用SI词头符号,例如将210 bit写为1 kbit或1 Kbit,将220 B/s写为1 MB/s,这些都是错误的。2009年发布的ISO 80000-1:2009(E)《量和单位第1部分:总则》列表给出了二进制倍数词头的英文名称、符号及其所代表的因数和数值。依据该国标标准,210 bit应写为1 Kibit,220 B/s写为1 MiB/s。现将二进制倍数词头表转译如下,请注意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 ,矩阵理论的重要性愈加显著 ,应用日益广泛 ,于是表示矩阵及其运算的符号和表达式经常出现在科技书籍中。虽然在国家标准GB 3 10 2 11— 93《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中给出了一些表示矩阵的规范 ,但在稿件的实际加工中还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下面结合工作经验 ,谈一下矩阵 (行列式 )的编排规范。矩阵一般用斜黑体的大写字母表示 (向量用斜黑体的小写字母表示 )。对于一般的m×n实 (复 )矩阵 ,可以表示为A =(aij)∈Rm×n(Cm×n)。如果再具体些 ,可表示为A =…  相似文献   

7.
郝欣 《编辑学报》2001,13(1):57
下面是从书和刊中抄来的2个数据:   1)某大型煤矿地下水的抽水量为7.2 km3/d。   2)病人经过第1个疗程的放疗,白细胞数降至2.1 GL-1。   让我们先按规则将数据中的词头用10的幂代替:   7.2 km3/d=7.2×(103 m)3/d=7.2×109m3/d;   2.1 GL-1=2.1×(109 L)-1=2.1×10-9 L-1。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2个荒谬的数据:再大的煤矿,每天的地下水抽水量也不会达到72亿m3;人的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 L-1,经过放疗怎么也不会降至每升2.1×10-9个!原来,问题出在不知道对带幂次的单位加词头有特定的规则:“词头符号与紧接的单个单位符号构成一个新的(十进倍数或分数)单位符号,它可以取正数或负数幂。”   据此,我们不难推断,1)的原数据为7.2×103 m3/d,2)的原数据为2.1×109 L-1。它们可以不用词头表示;如果一定要采用词头的话,按规则它们分别为7.2 dam3/d和2.1 nL-1。   总之,对带幂次的单位加词头,一定要考虑到原单位的幂次是属于包括词头在内的新单位的,否则必然铸成大错。笔者曾给许多同志出过这样的题目:请用词头表示1000000 m2和1000000 m-3,答对者寥寥无几,一些同志不假思索地答成了1 Mm2 和1 Mm-3,显然是错误的。其实正确答案为1 km2和1 cm-3。  相似文献   

8.
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1996年建议,土地面积单位公亩(符号为a)、公顷(符号为ha)为暂时保留与SI并用的非SI单位。1 a=100 m2,1 ha=100 a=104m2。在我国,公顷被选为国家法定单位,公亩则不是,理所当然不应采用词头"h"加非法定符号"a"构成公  相似文献   

9.
姚树峰  门向生 《编辑学报》2004,16(2):118-1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维修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量.在使用中由于尚无规范化的量符号可供使用,作者和编者一般多照搬英文或英文的中译文,其中许多用法不符合国标[1]要求(参见表1):1)用量名称字母简写或多个字母表示量符号;2)量符号下标使用不规范,一是下标的正斜体不规范,二是下标使用汉语拼音,三是用汉字做下标;3)用多个量符号表示同一量;4)用同一量符号表示多种量等.  相似文献   

10.
1.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的使用容易混淆 按照GB 3100的规定,单位的名称及其简称既可用于口述,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中;单位和词头的符号既可用于公式、数据表、曲线图、刻度盘和产品铭牌等需要明了的地方,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中.这就是说,在叙述性文字中,既可以用单位的名称及其简称,也可以用单位的符号;但在公式、数据表、曲线图等地方必须用单位的符号.因此,在一般的科普读物中,数据表、曲线图中要用单位符号时,如果用单位名称是不标准的.例如,表1的表示方法应改为表2的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计量单位与科学名人中国标准出版社隋松鹤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有不少单位名称的来源与著名科学家有关。这些单位的外文符号都用正体大写字母表示。了解这些单位名称与相应科学家的联系,有利于正确区分和使用这些符号。下面按英文字母的排列顺序,对一些常见法定计量单...  相似文献   

12.
1 .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的使用容易混淆按照GB 310 0的规定 ,单位的名称及其简称既可用于口述 ,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中 ;单位和词头的符号既可用于公式、数据表、曲线图、刻度盘和产品铭牌等需要明了的地方 ,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中。这就是说 ,在叙述性文字中 ,既可以用单位的名称及其简称 ,也可以用单位的符号 ;但在公式、数据表、曲线图等地方必须用单位的符号。因此 ,在一般的科普读物中 ,数据表、曲线图中要用单位符号时 ,如果用单位名称是不标准的。例如 ,表 1的表示方法应改为表 2的表示方法。表 1长度 /米面积 /平方米体积 /立方米2 4…  相似文献   

13.
正问曾在一外文文章中见到"1 MUSD",意为"1兆美元","M"为SI词头。请问这种写法可以吗?答可以。ISO 80000-1:2009(E)《量和单位第1部分:总则》中有这样一条"注":"SI词头可以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流通货币一起使用。例如:1 kEUR=1 000 EUR(European euro);1 kGBP=1 000 GBP(British pound);1 MUSD=1 000 000 USD(US dollar);1 GSEK=1 000 000 000 SEK(Swedish crown)。"其中的"k""M""G"即分  相似文献   

14.
答平面角的非SI的单位度、[角]分、[角]秒是我国的法计量单位,其符号°、’、″是法定符号。由于它们的特殊性,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条:1)不是字母符号,须置于右上标,表示量值时数值与符号间不留间隙,如30°。2)表示一个平面角的量值时,可同时使用2或3个单位,例如α=25°20’,β=18°15’30″。3)与其他单位构成组合单位时,符号上需加圆括号,如10  相似文献   

15.
1 外文符号的正斜体符号的使用范围很广 ,有量和单位就有对应的符号。GB 3 10 0~ 3 10 2— 93《量和单位》规定 ,计量单位符号采用正体 ,物理量符号采用斜体。GB 3 10 2 11— 93引言中的“特殊说明”[1 ] 指出 :“变量 (例如x ,y等 )、变动附标 (例如∑ixi 中的i)及函数 (例如 f ,g等 )用斜体字母表示。点A、线段AB及弧CD用斜体字母表示。在特定场合中视为常数的参数 (例如a ,b等 )也用斜体字母表示。有定义的已知函数 (例如sin ,exp ,ln ,Γ等 )用正体字母表示。其位值不变的常数 (例如e =2 7182 818… ,…  相似文献   

16.
郝欣 《编辑学报》2007,19(2):96-96
问在某刊中见到:“质量比浓度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百分数,符号为%(m/m)。”这种说法正确吗?答不正确。1)没有“质量比浓度”这一量名称。此量规范名称应是“质量分数”或“质量比”,其符号为“w”。2)定义错误。如指某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应为“某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质量”。3)单位符号错误。质量分数的单位为“1”,也可用百分数表示,符号为“%”。在“%”后加“(m/m)”属干修饰单位符号,这是国际单位制不允许的。“质量比浓度”正确吗?@郝欣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外摩擦学等相关研究领域中普遍使用"摩擦系数"和"摩擦因数"来评价材料的减摩性能.而GB 3101-1993附录A(物理量名称)中所用术语的规则[1]明确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如果量A正比于量B,则可以用乘积关系式A=kB表示(其中k称为系数、因数或因子).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广泛使用的图标目(表栏目)的规范表述已日趋完善,本文仅对几例有代表性的问题的标注实例进行讨论。1.把组合的单位符号作为完整的图标目(表栏目)使用。如rad/s、r/min、m/s等,正确的标注应是,量符号/(rad·s-1)、量符号/(r·min-1)、量符号/(m·s-1)等。2.定量与非定量的标注界定不清。定量坐标系是指具有标值的坐标系,因为有标值,标注时才用完整的标目,即“量符号/单位”;非定量坐标系是指无标值的坐标系,可以用一个量符号或被定义的字母(如X、Y、Z等)表示,但不能用单位符号(如m、h、s、v等)表示。很明…  相似文献   

19.
向阳洁 《编辑学报》2005,17(5):343-343
先看表1和表2,原表题均为"298 K时ErCl3水溶液电导率的测定值".作者收到刊物后告知,表2中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值比原数值扩大了6个量级,电解质电导率的数值比原数值扩大了2个量级.为何会出如此纰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编辑改稿时没有与作者沟通.如作者认为c(ErCl3)×103=0.877 mol·L-1,即c(ErCl3)=0.877×10-3 mol·L-1,而编辑认为c(ErCl3)=0.877×103 mol·L-1.另一方面是编辑没有熟练掌握词头和科学计数法在表格中的应用.词头只有与单位结合才有意义,所以在计量单位不为"1"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词头,如将c(ErCl3)/(×10-3mol·L-1)写成c(ErCl3)/(mmol·L-1),在计量单位为"1"或是计数单位时,宜用科学计数法,形式为"/×10n"或"/× 10nA",A代指计数单位,表示该栏目下的数值均乘以10n.经过更正,表格内容如表3所示.  相似文献   

20.
<正>非语言符号主要指除了语言文字之外,各种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负载信息的标志或记号。专门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艾特·梅拉比安提出一个公式,来说明非语言符号的作用:沟通双方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非语言符号的种类很多,具体在采访中,体态语的使用往往占据大多数,它主要是用表情、手势、姿态等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它往往伴随着语言一起在采访中使用,借辅助语言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