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卞咸杰 《档案》2011,(6):44-46
扫描分辨率的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照片档案的质量和图像大小,影响照片档案的存储和打印。在设置照片档案扫描分辨率时,存在着把扫描分辨率与扫描仪分辨率、打印分辨率、显示器分辨率等混为一谈的误区,以及把扫描最佳分辨率与扫描最高分辨率等同的误区。正确设置扫描分辨率,有助于提高照片档案扫描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柴峭玲 《浙江档案》2003,(6):20-20,36
数字化照片档案的形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计算机等软硬件将传统照片档案转换为数字信息,然后进行编辑加工成数字照片;另一类是通过数字技术直接生成的数字照片。把二者存放在计算机硬盘(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中,建立起高密度照片档案数据库,随时可以多种方式查阅和利用。数字照片是经数字技术处理后转变成的另一种载体形式,它在输入、转换或生成、编辑为数字的过程中要经过许多重要的技术环节。一、数字化照片档案转换与生成技术从数字照片的生成过程来看,传统照片档案和数字照片档案所采用的输入、转换、生成和存储技术,是支持数字化照片档…  相似文献   

3.
照片档案数字化扫描分辨率的选择与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照片档案数字化扫描的分辨率是光学分辨率而不是增强分辨率.确定分辨率时,应遵循“方便利用、保证清晰、符合规定”等原则,在开始扫描前,就要根据照片档案是为了保存资料还是为了打印利用等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扫描分辨率,并在分析照片档案数字化扫描分辨率选择的基础上,对照片档案数字化扫描分辨率的具体确定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照片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市档案馆现藏有各类照片约20000余张。根据国家档案局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参照我们过去管理的经验和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模式,我们对我馆的照片档案进行了重新整理。改变传统的照片档案整理、存储、检索模式,运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照片档案数据库,实现了馆藏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机领域中,“图像扫描”是指将图像像素数字化,把普通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存储在计算机中;“图像处理”则是指对数字图像进行加工,生成新的图像,利用图像扫描和处理技术恢复档案字迹,就是行钐扫描仪将待恢复的档案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再用计算机对档案图像进行加工处理,恢复档案字迹的原貌。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青岛市档案馆围绕着重大历史事件及各种重要节日,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展览,展览的资料来源主要是照片档案,照片在举办展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照片扫描是保证展览质量的前提,青岛市档案馆照片档案的数字化主要通过平台扫描仪,把照片转换成图像文件。笔者认为,在只有照片的情况下,这一做法无可非议,但是,如果对有底片的照片档案,特别是将来要放大展览的照片,使用底片扫描仪数字化是最佳选择。 目前,进行图像数字化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底片扫描仪扫描底片、数码相机直接拍摄、平台扫描仪扫描照片、平台扫描仪+透扫适配器扫描底片,这几…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档案管理的要求,档案数字化与网络化管理已成为档案管理和档案馆建设的主流趋势。档案数字化是将多媒体信息(文字、图像、声音等)转化为由O和1组成的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化信息,并存储到磁盘、光盘等物理介质上。档案数字化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将已有的传统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和OCR识别,同时也可将部分的电子文档直接进行数字化的立卷归档和在线移交。  相似文献   

8.
在照片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确定数字照片档案存储格式的问题。对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的手段通常有两种:用扫描仪扫描和数码相机翻拍。数码相机通常有三大存储格式:RAW、TIFF和JPEG,而扫描仪可以产生包括上述三种格式在内的多种格式。大多数用户对这些存储格式的差异并不了解,照片档案数字化也没有统一的格式标准,所以选择起来颇为头疼。这里为大家比较一下数字照片档案的几种格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办公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艺档室开始配备计算机,这样,群档案的输入计算机工作,就摆在艺档员面前。目前,档案输入计算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输入档案的检索信息,如件名、目录名、保管期限等,它是以条目的形式管理档案,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检索工具。另一种是档案原件的输入,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音视设备等将档案原件(字、照片、声像)输入计算机,成为电子档案原件,使计算机成为档案原件的直接查阅、保存和输出工具。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输入方法。因为第一种方法并没有摆脱档案管理的手工劳动方式,  相似文献   

10.
田军 《档案学研究》2002,16(6):55-55
档案数字化转换和应用过程中 ,总会遇到图像分辨率这个概念 ,特别是在胶片数字化转换和照片数字化转换工作中 ,如何正确理解分辨率一词的含义和不同应用形式对档案数字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分辨率一词被用来表示众多不同设备和不同模式的数字图像的精度 ,因而人们很可能会混淆它的含义 ,在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中 ,要采用不同的设备(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和以不同数字图像模式(位图、灰度和多种彩色模式)对不同的档案原件进行数字转换 ,以及对不同的数字图像处理方式和应用目的都要确定各自的分辨率。因此 ,对分辨率的深入理解和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1.
图像扫描技术是实现档案原文存储和档案数字化转换的途径和手段之一。它的原理是利用扫描仪将档案原件以图像方式存储在计算机内或光盘上,按照为每个图像文件和著录文件建立的联结地址,进行目录检索以后在计算机内直接阅读相应的档案原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无限延伸,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集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大数据时代.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与档案利用网络化,而其前提是档案数据能够存储在计算机中,被计算机识别与处理.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将传统载体档案通过数字化方式,转换为计算机可读取的数据. 2013年,山东省档案馆进行了大量的数字化工作,随着数字化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在数字化扫描及验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预知和不可预知的问题,笔者立足我馆数字化工作实际情况,就数字化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与传统照片档案管理的区别   (1)归档方式不同.数字化管理照片的归档方式是对数码相机和传统光学相机拍摄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使之转化为静态图像文件保存到计算机磁盘或光盘等记录载体中,并分类存放;传统照片的归档方式是将经洗印得到的照片实体分类存放在相册中.……  相似文献   

14.
童薇 《兰台世界》2005,(9):108-1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正在走进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的多媒体化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信息资源转换和扩展成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录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并进行充分、系统、及时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档案的扫描     
张岩 《档案天地》2003,(2):27-27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 ,其外设产品在档案界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子档案处理日益受到重视。然而键盘和鼠标只能简单地录入一些文字和表格 ,打印机也只解决了输出问题 ,对于大量的档案资料和图纸进行处理 ,则需要借助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的外部设备———扫描仪来完成。扫描仪是一种光机电一体化的电脑外设产品 ,它是将各种形式的图像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是继鼠标和键盘之后的新一代计算机输入设备 ,也是功能很强的一种输入设备。扫描仪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扫描组件(简称CCD) ,将各类文档、照片…  相似文献   

16.
照片档案数字化是指将传统的银盐感光材料的照片档案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化信息,经过整理和组织后,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里,实现信息数字化。数字化的照片档案(或称电子照片档案)具有贮存便捷、保存期限长、检索高效、利用方便,可以提供远程信息等  相似文献   

17.
照片档案管理作为档案工作的一部分,原有传统照片档案载体很难适应网络化的需要,唯一途径是尽快实现数字化管理,以满足档案网络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档案数字化实现文本的输入,主要采取扫描的方式将纸质的文件与档案转换为数字化的形式。本文就目前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利用有先、保护从优、不重复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夏晴 《新闻实践》2014,(8):90-91
所谓传媒信息的档案数字化建设,就是指传媒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音视频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把各种纸质、照片、声像等传统介质的档案资源转换位数字化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联结,利用计算机进行系统全面管理。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档案的管理效率,还创新了传媒档案管理模式,进而对传媒的科学规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已成为大数据时代传媒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做好档案数字化工作的一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数字化内涵包括应用档案管理软件将档案目录录入到计算机;利用档案扫描技术将纸质材料进行扫描处理,将所扫描的文件上传到档案数据库,以方便档案利用者用检索浏览。将档案数字化并进行网络管理,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利用方便快捷,易集中存放管理,减少原件借阅的次数,从而达到保护原始档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