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女性觉醒意识而言,《玫瑰门》是新时期文学以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标志是由代“她们”倾诉到对“她们”的拷问。铁凝的批判精神就渗透在她的质疑、诘问或叹息之中。对于女性而言,铁凝所持的是一种柔软的批判方式。  相似文献   

2.
从《玫瑰门》可看出铁凝创作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其表现是女性的自我发现、对男权制度的叛离、男性的缺席  相似文献   

3.
铁凝的《玫瑰门》和张爱玲的《金锁记》堪称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小说通过作为"恶母"形象存在的司绮纹和曹七巧不断挣扎的一生,揭示了女性从自我意识的觉醒到反抗男权社会实施畸形报复的心路历程,同时努力寻找女性之所以畸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身体的认知     
《玫瑰门》对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三次高潮的到来,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特别是铁凝以“性”为视点对女性身体感觉的全面描述无疑成为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躯体写作”的前驱,为90年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铺路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女作家铁凝以善于挖掘女性意识,以及对女性生存状态和整体命运的恒久关注而著称。她善于通过展示历史动荡与时代变化中渴望改变命运的女性人物,关注强势社会生活对弱势个人命运的制约,以及人生困境中女性的抗争与无奈。在形象刻画中,其主要作品《麦秸垛》、《棉花垛》和《玫瑰门》刻画了四类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女性形象,揭示了男权压制下女性的生命本相和生存困境以及女性意识觉醒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6.
《玫瑰门》是铁凝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作者以第三性的叙述视角展现了一个特定时空下的女性生活世界,以独特的小说结构表达出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关注着女性本体的精神走向,在文化和生命的双维度上,展开女性的自我审判,向人的灵魂挺进,暗示女性解放的希望在于女性自身的觉醒和成长。  相似文献   

7.
杨烜 《柳州师专学报》2013,(6):16-18,23
铁凝写于不同时期的三部长篇《玫瑰门》《大浴女》《笨花》,体现了其女性叙事从矛盾冲突到冲淡平和,从两性冲突到和谐共处,从困惑焦虑到理性豁达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她逐渐超越了单一的女性视角,以广大的胸怀和宽阔的视野探讨着女性解放的可能。这不仅是作家对自身创作的突破,更是女性文学在新世纪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8.
从被塑走向自塑——铁凝长篇小说的女性形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凝的三部长篇《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可以看作一个女性大文本 ,对女主人公作了“互文性”的历时观照 ,从中可以看出女性与男性之间从“战争”到“和平”的演变 ,及女性自我和女性主体的成长进程 ,也可以看出作家对女性成长的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孔玲 《文教资料》2011,(31):17-18
铁凝的长篇代表作《玫瑰门》,以独到的女性视角.描绘了以司猗纹为代表的庄家三代女性痛苦的生存状态.表达了作家对特定历史天空下的女性命运冷静的审视,并试图以理性的思维寻找女性自我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0.
《玫瑰门》写于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女》写于新世纪初期,这两部作品都是典型的女性写作的文本,它们分别代表了两个时期女性发展的重要阶段,也即肖瓦尔特所说的"女权"和"女性"阶段。虽然艺术风格迥异,但是从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自我发展的历程两方面梳理,《作女》与《玫瑰门》是一脉相承的,《玫瑰门》的女人们在努力挣脱"玫瑰之门",试图挤进外面的世界,《作女》的女人们则是在超越了"玫瑰之门"后走到了更远,遇到了另一扇"现代之门",并且试图完成再一次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后期,以《玫瑰门》的发表为标志,铁凝即被公认为当代最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家之一,该作以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致的笔触,通过司猗纹的一生展开对于女性的欲望、女性的人性和生存状态的深度刻写,揭露了隐藏在女性人性中的丑陋与血污,向人们展示了女性生活的另一面。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文本中庄家三代女性在复杂的社会变迁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女性人性样态进行探析,以期揭示女性人性的复杂本质。  相似文献   

12.
女性命运的历史演变--简析铁凝《玫瑰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通过庄家三代女性司猗纹、竹西、苏眉不同的生存状态和人生轨迹的刻画 ,形象地概括了大半个世纪里中国女性命运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3.
铁凝1988年发表的长篇处女作《玫瑰门》,开始关注女性命运这一沉重的课题。作品以司猗纹、苏眉为主要对象,描写了他们的不同生存境遇和反抗。作品独特之处在于除了对女性命运作出分析之外还为女性解放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铁凝在其长篇小说《玫瑰门》中塑造了几位生存于现实沼泽地与精神泥淖潭内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司猗纹、姑爸、竹西等女性形象的理性分析,反映众女性是一群生活在现实苦难和精神苦难中的女人。她们或饱受长期的性压押而畸变。或灵魂失落而苦闷,或遭现实重压而躁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的分析,力图以点带面地考察当代女性小说的反成长主题的特点。作者认为《玫瑰门》摒弃了传统的超性别写法,而是把以苏眉为代表的女性身份和女性经验放置在小说的中心位置,从性别立场出发来展示人物的人生体验,从而显示出其性别身份所带来的文化困境和独特的生存体验。小说带有反成长意义的结尾,在当代女性小说中具有普遍意义,它表明女性对在一个男权社会中成长的悲观态度。  相似文献   

16.
李文杰 《现代语文》2006,(12):90-91
铁凝,一度以“香雪”式的纯情备受关注。作为中国当代女作家群中的重要一员,她并不缺少揭露人性阴暗面的勇气与刻写生命的力度,她的作品《玫瑰门》就是这样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玫瑰门》是一部结构繁复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女作家铁凝全面而深刻地展示了三代女性不同的生活遭际和相似的悲剧命运,小说的叙述人苏眉和外婆司琦纹既排斥又吸引,而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姑爸则以自己的特立独行深刻地诠释了女性的悲惨命运,她们都在反抗性别压迫的同时又无法逃离性别规定性带给她们的苦难。本拟就女性内心世界意念的隐忍与勃发来阐释女性的人格扭曲及完善,探讨女性由认同男权制度走向反抗男权制度过程中的利与弊,同时观照一下它所产生的深远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铁凝的长篇代表作———《玫瑰门》,是反思“文革”的一部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和丑恶人性的成功之作。作者以独特的女性视角,通过对女性躯体的纯净赞美,对女性欲望的坦然承认以及女性生存状态的清醒理解,全面深入地呈现了女性生存的百态图。由此,铁凝的写作风格也由清新、纯净转向深沉厚重,在拷问社会、“反省自我”的路上有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分析并比较《金锁记》中曹七巧和《玫瑰门》中司绮纹、姑爸、宋竹西的人物形象,评价她们在对待时代给予的命运时的态度,对命运或是抗争或是妥协或是绝望,认为铁凝在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上后来居上,胜过张爱玲。  相似文献   

19.
如题眼的喻言所示,《玫瑰门》以苏眉的叙述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在"文革"这一特殊年岁中沉潜的、色彩各异的三代女性形象。所有的门都是冰冷的拒绝又有一种妖冶的诱惑:司猗纹如同妩媚狰狞的罂粟花,在向男权社会的谄媚中耗尽一生;竹西对自我力量的肯定彰显了卡门式女性形象,邪恶地反抗父权;叙事者苏眉则以分裂式成长的代价企图为痛苦中挣扎的女性寻找出路。铁凝《玫瑰门》的女性文学以审丑的态度书写了男权中心社会的女性遭遇,恰恰隐射出人道主义温情背后的苦楚,以及女性在寻求"第二性"姿态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20.
铁凝是一位有着“大众文化的欢迎者,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者”盛誉的当代著名作家,她以女性成长为主题的系列创作向人们展现了各种思想、性情、命运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她的代表作品《永远有多远》《玫瑰门》《大浴女》等以对照性的方式形塑了“白天鹅”与“黑天鹅”两类道德选择截然不同的女性人物,通过对她们道德与伦理的探索,揭示了女性精神成长的内在动因,同时也引发了人们深层次的道德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