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插图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好插图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本意蕴、提升观察力和创造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材插图的利用存在简单化、机械化等问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以插图来启发学生阅读、思考、想象、表达,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挥好插图作为教材第二语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的不断创新改革,教材内容也开始与时俱进,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插图作为对文字的辅助解释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通过翻阅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图画。这些插图形象鲜明,能够更好地对阅读文本等进行补充说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资源——插图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语文,并在特定环境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知识水平和技能。  相似文献   

3.
插图也称为插画,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作形象地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在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编绘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编绘者精心构思绘制的作品,他们与文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学生年龄较小且直观思维占主导作用的低年级,教师大多喜欢将插图与文本结合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材中配套的精美插图是我们教学的宝贵资源,它如一盏盏明亮的指路灯,引领着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在作者、文本及读者之间架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如何让教材中的插图更好地服务于文本阅读,让文本阅读与插图学习比翼双飞,达到共赢的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能“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在的语文教科书中,除了基本的文字形式以外,还有许多图片、表格、解说、注释、漫画等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不仅仅需要学生能够懂得文章的中心意思,更要求学生能够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一、插图助文本理解,让教学更有趣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常常以“图  相似文献   

6.
插图是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精心绘制的,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文本的思想和培养审美情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视教材中配置的插图,通过正确地运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表达的深刻含义。本文分析了插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意义,以及插图在教学中运用的效果和具体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吴华英 《成才之路》2013,(26):47-48
仔细阅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教材给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多方面的,不仅提供了学生学习的知识,还提供了学习知识的方法。认真研读教材,除了大量的文字资源,教师千万别小瞧了课文插图这一"方寸之地"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出示插图、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示插图、利用插图进行怎样的语言文字训练等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师正确、巧妙引用插图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插图往往是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物教学》2019,(10):68-69
插图在高中生物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对文字内容的形象化解释,也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有丝分裂过程微观抽象,在该内容学习过程中应合理挖掘教材插图的隐含信息,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9.
李金 《教师》2012,(1):90-91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插图"是特色之一。义务教育教材中的插图不仅数量多,而且色彩鲜艳,形象具体,且富有童趣。课文插图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是课文文字所无法替代的。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把握好插图的特点,精心安排,充分运用,有意识地发挥其作用,对语文教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插图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是课文语言的形象再现.阅读心理学认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会把语言文字与自己头脑中已有表象结合起来,实现文字与图像的互换过程,在想象、联想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儿童学习心理学也表明: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思维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插图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了表象,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领悟文学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捕捉其所"隐含的非常丰富的文学信息",从而创造性地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的确是个颇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其中的文本插图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资源,创设图文预设情景,注重图文内容融合,拓宽图文转换途径,能使插图"动"起来,使文本"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乐趣,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材的不断变革,教材内容除了基本的教学知识,还在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色彩鲜艳的插图,这些插图的使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尤其在小学语文低段教材的教学中,插图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要正确认识教材插图的功能,合理使用教材插图,将插图资源服务于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小学语文教学最直观、最简便的直观“教具”和“学具”.课文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深化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载体,是展示学生独特感受的重要平台,也是陶冶学生心灵情趣的良好素材.因此,语文课堂需要重视插图,学生需要牵手插图,本文是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教学片断剖析为载体,对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中插图使用的现状、插图利用的情况进行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教材插图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效地使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地运用好教材插图,让其发挥出它潜在的辅助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插图作为直观形象地辅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重要工具,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合理使用教材插图,发挥其作为教学资源的潜在作用,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直面的实际问题。本文通过对教学实践中插图运用的现状、作用进行解读,就语文教师如何合理使用插图进行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教材插图是教材文本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巧用插图的直观性、交融性、浓缩性和拓展性的特点,让学生沉入文本、感知文本、理解文本,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平台、条件,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黄文全 《考试周刊》2014,(83):15-16
小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阅读缺少足够的经验,对文字语言缺少一定的理解思维。为了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师需注重教材阅读方法及技巧的综合培养,才能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进一步加深对文字语言的认知。本文分析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的作用,对语文教材阅读方法及应用技巧展开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8.
插图虽然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但翻开一册册崭新的语文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并不是黑白的文字,而是一幅幅五彩斑斓的插图。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插图更是夺人眼球。 我们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展开教学,巧妙发挥其作为表象符号的特有功能,就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美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完善,非连续文本教学理念在许多小学中已经开始实施,非连续文本在现代生活社会中随处可见,被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它是有区别于大篇幅以句子和段落构成的连续性文本,主要以图表、数据、说明等形式呈现出来,较为直观、简明、清晰。在语文教学中,非连续文本阅读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文本阅读体验,促进小学生综合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便利。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非连续文本教学,要发掘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中的非连续文本内容,并有效地结合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非连续文本资源,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在非连续文本阅读中提取有用信息,掌握语文实践中的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方法,因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提出非连续文本中的语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巧妙运用教材中的文本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读懂文字语段,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基于教材文本插图的解读来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可采用如下方法:巧"看"插图,有效猜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依托插图,构建画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对比插图,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活用插图,深化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