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刊是办给读者看的,办刊应的读者意识,为读者想周到,是检验刊物读者意识强不强的重要标志.手头订阅的刊物不下几十种,我以为《词刊》为读者想得是比较周到的《词刊》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至少有三点:一是生僻字为读者注音释义.比如一九九六年第四期《中国古代女词家系列——百里傒妻》一文,有四个生僻字都分别注音并加了解释.如:羖,音古,黑色的山羊.)这些生僻字如果由读者自己去查阅字典,费时不说,还不见得能查到.再说,现实生活中人们时间紧张,不少人难得有功夫去查阅字典,实际上,也不是每人手头都有字典,即便有,也不可能随身携带.二是给古文加翻译.如《中国古代女词家系列——百里傒妻》文中三段古唱词全部作了今译.其中“坟以瓦,复以柴”就译为一坟上盖着瓦,瓦上盖着柴.这样做,更  相似文献   

2.
报刊是办给读者看的,无疑,办刊应有读者意识。为读者想得周到,是检验刊物读者意识强不强的重要标志。 手头订阅的刊物不下几十种,但我以为《词刊》杂志为读者想得是比较周到的。一是生僻字为读者注音释义。比如《中国古代女词家系列——百里傒妻》一文,有4个生僻字都分别注音并加了解释。这  相似文献   

3.
为读者想周到杨东鲁报刊是办给读者看的,办刊应有读者意识。为读者想周到,是检验刊物读者意识强不强的重要标志。手头订阅的刊物不下几十种,我以为《词刊》为读者想得是比较周到的。《词刊》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至少有三点:一是生僻字为读者注音释义。比如1996年第4...  相似文献   

4.
翻开《大众日报》6月13日一版.一则生动的标题映入眼帘——《陵县游来缙云鸭》。缙云是何地?“缙”念“晋”吗?正想搬字典。不想正文已做了注音:“养鸭是浙江省缙(jìn)云人的传统项目。缙云鸭个体小、食量少、产蛋率高,年产量270个左右.因而全国有名。……”给生僻字注音,于编辑来说.不过举手之劳,于读者来说.方便可就大了。我们这些干文差事的还好办.身边有字典供查。倘若工人、农民.在车间、田头读报.抑或旅客在途中浏览.到哪里找字典去?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26日是一个星期天.一大早我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查看一下当天的最新消息。在印度新闻网站头条的位置上.一个陌生的英文单词跳进了我的眼里:TSUNAMI。拿起手边的字典查了一下才明白,这个发音听起来像一道日本菜名的词意思原来是“海啸”,但是我当时一点也没意识到,这个生僻的英文单词将在随后一周到几周之内成为全世界各类新闻媒体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6.
读者意识是刊物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也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刊物提出的必然要求,一本刊物要办得让读者喜爱,就必须真实心实意为读者着想,从读者的角度来构思栏目,策划选题,组织稿件,使读者感到有用,有益,有味。  相似文献   

7.
《新闻知识》“刊中刊”这个专栏开辟得好,可以使读者的阅读具有广泛性。开阔知识见界。当然,从几期里的这个专栏看,也有不足,主要是内容太多,不够精炼,不够严谨。我认为:所谓“刊中刊”就是刊物里的刊物,应该是一本刊物里的最精华部分。所以“刊中刊”专栏应该为刊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建议对这个栏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在精华上作文章。栏目的文章不宜太多,而在精。每期可登文章二到四篇为宜,也可根据文章的  相似文献   

8.
首先我代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向《上海档案》创刊17年、出版100期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代表新闻出版局,感谢上海市档案局的领导以及《上海档案》编辑部和全体同志为上海出了这么好的一本刊物。中国现在有刊物8000多种,其中上海有600多种。我国的刊号以及办刊不是无限制的,所以很多人都想去申请一个刊号,觉得这是一个资源,有了刊号可以办刊、可以赚钱。其实办过刊的人都知道,办刊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刊物停停办办、办办停停的情况也非常多,完全不是有些人想的那么一回事。特别是《上海档案》这样一本专业性非常强的刊物,17 年能够办下来,出满100期,目前在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上规划继续发展,我觉得非常不容易。上海有《故事会》等一些发行量很大的刊物,有的能够发行3、4百万册,盈利几千万,但是也有很多的刊物只有1、2千份的发行量,经费来源有困难,员工留不住,刊物也办不下去,资源实际上很难利用起来。《上海档案》能够办到今天,我想和市档案局领导及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当然与我们编辑部同志的努力也分不开。他们一篇篇文章、一个个字审阅,始终把好宣传舆论关,使这么一本刊物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特色,拥有这么多的读者,我非常敬佩。  相似文献   

9.
因为长年做编刊工作,我对《书与人》双月刊备感亲切,多年来几乎每期必读,觉得这是一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好刊物,也是一本可供学习和借鉴的业务读物。我从这两个方面都获得不少教益,也就想把这个刊物介绍给读者了。  相似文献   

10.
刘继荣 《新闻界》2001,(5):42-43
读编往来是每个期刊社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杂志都将读编往来的信息刊于杂志的首页或显著的位子,而与读者公开交流的信箱更是诸多刊物的重要保留栏目。然而,这些仅仅只是读编往来工作的小小缩影,它还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回复读者来信,接听读者电话,接待读者来访,搜集读者对刊物的反馈信息,分析研究读者的心理需求,组织读者参与各项活动,利用刊物的特殊功能为读者服务……可以说,在现代期刊的运作中,读编往来工作正在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分忧》杂志社正是为了顺应期刊市场广大读者的需要,于…  相似文献   

11.
继人民日报社编辑出版的文艺杂志《大地》在1981年12月29日该报第7版上谢别读者半月之后,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政治思想刊物《新时期》又在《人民日报》1982年1月12日第7版上刊出谢别读者的公告。由于自己是这两种刊物的热心读者,所以对它们的停刊有些惋惜。但想到,它们应需而生,适时而止,又为之高兴。在全国的刊物中,我不敢妄断这两种刊物是属于办得最好的之列,但我想至少可以这样说,它们是办得不差的。以人民日报社和北  相似文献   

12.
南有《随笔》北有《读书》──兼谈期刊的名牌意识单澍铭多年来文化界一直流传着“南《随笔》,北《读书》”的佳话,两刊在学人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声誉,甚至被看成是南北文化的代表。说来也巧,两刊都创办于文{t复苏的1979年,装帧都为书籍化的大32开的中型刊物,...  相似文献   

13.
普通书架改成期刊斜面架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期刊是连续出版物,当年期刊是在陆续到馆的过程中提供给读者的.如何将这些先后到馆的刊物向读者展示,方式有多种,其中有不少馆是用一种特制的期刊盒来陈放,一般是一盒内集中放一种刊物,盒面注明该刊的名称及分类号等标记,再将这些刊盒按一定的排列顺序竖立在普通书架上,用这种方式摆放期刊不仅容量大,读者查阅也很方便.  相似文献   

14.
我觉得,做为中共陕西省委指导全省党建工作的刊物——《共产党人》,不愧为一份上乘的教科书。她的主要特点是,能紧切时代脉搏,服从全党工作大局,联系陕西实际,从形势任务、方针政策、理论观点、实践经验、典型报道等多种角度,综合配套地、立体化地、形象化地宣传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宣传得有血有肉有骨,生动具体。在陕西省首次(1994年)报刊质量评审中,《共产党人》被评定为全省一级期刊是理所当然的。 任何一种刊物,要想办得引人入胜,没有几个精采栏目是不行的。《共产党人》杂志综合配套的、立体化的、形象化的宣传建构,正是依靠于一批精采栏目的支撑。《三秦先锋》就是其中的一个。据1991年该刊社开展的读者评刊活动,得票最多的好栏目,第一是政论性的《刊首寄语》,第二就是人物志性质的《三秦先  相似文献   

15.
雷声远 《中国编辑》2005,(2):58-60,64
当今期刊,林林总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迎接挑战,应对竞争,各刊社都拿出了看家的本领,其创新求进更离不开精当的策划。如果某一期刊不注重策划,总唱“四季歌”,刊物办得毫无新意可言,就不能在“万花丛中红一点”,就难以取得主动权,去占领和拓展市场,就会在硝烟弥漫的文化市场“争斗”中败北。就目前而言,期刊编辑应着力加强对办刊理念、市场运作的特别策划。办刊人要有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紧紧扣住自己刊物的定位目标,把策划的文章尽量做足。办刊实践告知我们,特别策划的着眼点就是要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6.
评刊摘登     
评刊摘登编辑同志:我认为在全国众多的图情刊物中,贵刊和《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办得最优秀、最具特色。……贵刊……从选题策划到稿件选取,从编辑加工到版式设计都体现出编辑的深厚功底。所刊文章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学术性又具实用性。贵刊改组的95年...  相似文献   

17.
努力创新 突出特色──《河南教育》月刊改版创新一得冯振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每一种报刊都要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接受市场无情的检验;优胜劣汰,这是任何报刊都必须遵循的市场规律。刊物要想赢得市场,赢得读者.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就必须改革创新,不...  相似文献   

18.
科普期刊的市场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普期刊的市场竞争钟天明科普期刊在走向市场、自谋生路以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目前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刊物经营者为了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必然要想方设法提高刊物质量,把刊物办得对读者有吸引力,以增加订户,扩大发行量...  相似文献   

19.
郭建义 《记者摇篮》2004,(10):10-10
一报在手.读者头一眼肯定先看标题。让标题“跳”出来,去吸引读者的“眼球”,读者才会继续往下读,不然的话,文章写得再好也起不到该起的作用。题好文一半.要想出精品,就要从标题抓起。从平时通讯员的来稿看,在标题的制作方面应注意克服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0.
编后记     
把《出版史料》和《编辑学刊》合二为一,能否为广大读者接受,这一直是我们合刊后密切关注的问题。今年第一期合刊后的《编辑学刊》出版后,编辑部即召开了一次听取意见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局领导、上海部分出版社领导、富有实践经验的中年编辑及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和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会者就合刊一事议论纷纷:有的说合得不伦不类,两个刊物原办刊宗旨和读者层面各有不同,难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