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广盛 《传媒观察》2003,(11):50-51
发行作为报纸工作中的终端环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报社老总的高度重视,它已成为报业改革中的一个热点。从解放初期移植前苏联的“邮发合一”发行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报社开始自办发行改革,报社与邮局的恩怨一直未了,直到上世纪末才有了报邮联合发行的  相似文献   

2.
全国已有800多家报纸自办发行 15年前,我国自办发行的报纸仅有1家,如今已猛增到800多家,发行的报纸在国内已占40%的市场份额,为带动整个报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 1985年以前,我国的报纸发行全部通过邮政渠道。1985年,为适应报业与政府财政“断奶”的体制改革和新闻市场的激烈竞争,《洛阳日报》率先打破单一的邮发渠道,第一个大胆闯新路,实行自办发行。第二年就有26家报社参加召开的首次部分城市报纸自办发行工作座谈会,肯定了这种做法。1988年,《天津日报》也投入了自办发行行列,打破了省级…  相似文献   

3.
到今年5月为止,全国自办发行的报社已达14家。这是5月21日至2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部分城市报纸自办发行经验交流会上宣布的。目前,还有20余家报社准备明年自办发行。城市报纸自办发行,是洛阳日报社从1985年开始的。接着,第二年4月,有6家城市报纸在洛阳市召开了首次部分城市报纸自办发行会议。从那以后,报纸自办发行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自办发行在完成现有职能的情况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包括成本的居高不下、发行人员难以管理等等。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都陷入发行大战不能自拔。发行大战耗费了报社的大量资金,对于报社的长远发展却没有太大帮助,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发突出。自办发行成竞争利器自办发行以其高时效、低成本、快反馈,实现了报社对报纸发行主导权和网络主控权的控制等特点,增强了报纸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驾御能力。报社需要把握生产和销售的经营自主权,自办发行的实质就在于自主权的回归。1985年《洛阳日报》的自办发行标志着…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到今年5月为止,全国自办发行的报社已达14家。这是5月21日至2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部分城市报纸自办发行经验交流会上宣布的。目前,还有20余家报社准备明年自办发行。城市报纸自办发行,是洛阳日报社从1985年开始的。接着,第二年4月,有6家城市  相似文献   

6.
1985年新年伊始,古都洛阳出现了一支洛阳日报社的送报队伍,中国报纸的自办发行就始于此。15年来,以提高时效、降低发行成本、缓解报社资金压力为初衷的自办发行,促使报社掌握了报纸发行的主导权和发行网络的主控权,为中国报界不断冲破观念和体制束缚,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报业发行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更多的报社和报业集团从各地实际出发,根据自身需求和市场要求,自主选择不同的发行渠道,探索不同的合作发行方式,社会化、专业化的多渠道发行市场得到发展,报纸发行市场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在市场竞争中抢占了数量和质量两个制高点,在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和报业经济腾飞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张涛 《新闻前哨》2007,(5):52-54
一、报业发行促销的背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报业呈现出一个不断改革与持续发展的局面,发行运营在报业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报刊都是依靠邮政局发行。1985年,河南《洛阳日报》率先在全国开始自办发行工作。到目前,我国报刊自办发行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自办发行为我国报刊业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地市级报纸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地市级报纸的改革和发展一直是我国报业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许多体制性突破,像全国第一家自办发行的报社和全国地市报第一家报业集团等,均诞生在地市级报纸的新闻改革与报业体制的创新之中。因此,国内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首先给地市级报纸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内新闻界     
全国已有800多家报纸自办发行15年前,我国自办发行的报纸仅有1家,如今已猛增到800多家,发行的报纸在国内占40%的市场份额,为带动整个报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1985年以前,我国的报纸发行全部通过邮政渠道。1985年,为适应报业与政府财政“断奶”的体制改革和新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1985年1月开始自建发行网,由报社自办发行,至今已两年多了。实践证明,报社自办发行的路子是对头的。自办发行提高了报纸的投递质量,使读者订报方便、看报早,扩大了发行数量。到今年4月底,发行人员没有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报业发行结构的调整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明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报业也开始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发行新思路。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报业结构由单一走向多元;报业经营由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经营再到产业化运作;报业主体由报社变为报业集团再为传媒集团;报业发行模式由邮发合一到自办发行再到多种发行模式并存;报业技术则由传统迈向现代进而网络化数字化。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报刊发行在观念和体制上有了巨大进展,报业发行大战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12.
报业自办发行的成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纸自办发行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如今,全国已有800多家报纸开展自办发行,大多数报社(集团)均成立了自己的发行部或发行公司。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报业自办发行的运营成本正在不断提高,引起愈来愈多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报业发行要想在竞争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加强成本管理,走战略经营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13.
各家报社自办发行始于1979年《山东广播电视报》,迄今已有18个年头;在地市党报中,《洛阳日报》是1985年率先自办发行的,距今11年多;晚报中最早的是《扬子晚报》,到今已达10年;多数报社自办发行业务都有三五年的历史。在自办发行中,各家报社已经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发行体系和网络,已探索出一些成功的路子,积累了一些经验,投递质量明显提高,报纸发行份数逐年增长,开发了报社新的效益生长点,总  相似文献   

14.
一、目前报业发行的几种主要模式报刊发行的基本方式有两种:订阅和零售;可以借用的发行渠道主要有四种:报社自办发行、邮局、"二渠道"(民间发行组织)、其他代理。通过后三种渠道发行的都可以称作委托发行(简称委发)。由于"邮发"已经约定俗成,通常"委发"仅指后两种渠道。委发一般仅作为前两种的补充,完全委发的报刊目前还很少,也不稳定,在当前条件下不被大报社采用。国内报纸的发行模式也经历了从单纯的邮发合一到邮发、自办发行、自主多渠道发行三种模式并行的阶段。我们对以上三种主流发行模式分别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15.
吴锋 《新闻记者》2005,(12):54-56
从1985年《洛阳日报》脱离邮发渠道首创“自办发行”,到2005年全国实行自办发行的报社约800家,虽然只占全国报纸总数的40%,可这些报社创造了80%以上的广告份额,其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也明显好于“邮发”模式。短短20年,自办发行从边缘到中心,成为当前市场化报纸的主流发行方式,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自办发行目前正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各家报社的发行渠道各自为政,发行渠道浪费严重;虚报发行量,  相似文献   

16.
党报自办发行已经历20多个年头.20多年来,从边缘到中心,自办发行已成为当前很多报纸的主流发行形式,历史功绩不可抹灭.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为改革的产物,自办发行同样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劳动用工成本问题.按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报社必须与发行投递员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年限满10年的必须与之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7.
报业发行要想在媒体竞争中促进报业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结合发行运行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发行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方法和对策,科学地管理和控制报纸发行成本。利用灵活多样的创收模式,成为报业经营下一个新的战略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吴闻莺  陈翔 《新闻界》2004,(2):57-58
1985年,《洛阳日报》退出“邮发”,自建发行队伍,开中国报纸自办发行先河。自办发行以其高时效、低成本、快反馈,实现了报社对报纸发行主导权和网络主控权的控制,增强了报纸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驾御能力。报社需要把握生产和销售的经营自主权,自办发行的实质就在于自主权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崔巍 《记者摇篮》2005,(2):45-45
随着中国报业经济市场化运作的不断深入,报刊“自办发行”已成为众多媒体解决报刊发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垄断色彩较浓的国内报业领域仍然普遍存在着“内容为王”的传统办报意识,而将发行人定位为送送报纸,发行人始终以“蓝领”形象出现情况下,《半岛晨报》却在经营管理中将人才经营作为发行公司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力筑就发行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报纸自办发行事业的发展,报纸自办发行网络规模不断壮大,对报业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在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显现出不可忽视的力量,已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