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谈起经济新闻摄影报道,许多摄影记者都说难拍,原因是经济新闻一般适合于用数字、文字等形式表述,而难以用直观的瞬间形象说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新闻摄影就是对应和图解经济学中专业的或是抽象的名词。于是,报纸上的经济类图片总是一些印证式、经验性的照片,很少有新鲜的画面。 难道经济新闻就没法用照相机很  相似文献   

2.
现在报纸越来越重视照片运用,但经济摄影报道少有佳作问世.不少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报道比较抽象,缺乏可视形象;甚至有人认为,经济新闻不适宜用形象性的摄影形式进行报道.笔者认为,经济摄影报道难搞,固然有客观原因,但通过主观努力,经济摄影报道同样也可多姿多彩,受人喜爱.  相似文献   

3.
现在报纸越来越重视照片运用,但经济摄影报道少有佳作问世.不少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报道比较抽象,缺乏可视形象;甚至有人认为,经济新闻不适宜用形象性的摄影形式进行报道.笔者认为,经济摄影报道难搞,固然有客观原因,但通过主观努力,经济摄影报道同样也可多姿多彩,受人喜爱.……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摄影报道中运用形象思维□姜凤翔人们在谈到新闻摄影时通常认为,经济题材的摄影报道难以深入。这种观念曾长期束缚人们的头脑,以至在深化改革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感到新闻摄影在表现经济题材上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在进行这类报道时往往只求形式上的翻新,没有内容...  相似文献   

5.
开创经济新闻摄影新局面──经济新闻摄影研讨会综述周凤桥1997年12月12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在北京召开经济新闻摄影研讨会,着重探讨如何搞好经济新闻摄影,特别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新闻摄影报道问题。机遇与挑战与会同志认为,当前我国经...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闻摄影一直是困扰新闻摄影界的一个难题,许多记者对如何用新闻摄影反映市场经济感到困惑、迷茫,认为经济新闻不适合用形象来反映,有的甚至对经济新闻摄影采取回避的态度。 新闻摄影不能游离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记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进程是摄影记者的历史责任,不可回避。摄影记者只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知难而进,着力提高经济新闻摄影的水平,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那么如何提高经济新闻摄影的水平呢?我认为应  相似文献   

7.
现在报纸越来越重视照片运用,但经济摄影报道少有佳作问世。不少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报道比较抽象,缺乏可视形象;甚至有人认为,经济新闻不适宜用形象性的摄影形式进行报道。笔者认为,经济摄影报道难搞,固然有客观原因,但通过主观努力,经济摄影报道同样也可多姿多彩,受人喜爱。一、要拓宽报道面和挖掘深度关注一下目前报纸上的经济摄影报道,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缺陷:报道的面不够宽。如报道农业,大多报道农民种植结构调整,画面是田间或大棚里,几个农民在劳作或手拿种植的果品喜笑颜开;  相似文献   

8.
新闻摄影是新闻与摄影有机结合的一种独特的新闻宣传形式,有着自己的特征,那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瞬间纪实.搞好新闻摄影,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9.
论文缩微     
《新闻前哨》2004,(8):79-79
用新闻的眼光 看新闻摄影 赵力军在《中华新闻报》上撰文说,承认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作现场纪实的新闻报道形式,却又把它归类到造型艺术的一种摄影艺术,这种观点在新闻摄影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人在进行新闻摄影采访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艺术创作的手段,把新闻采访当作了艺术创作。用艺术的眼光看新闻摄影,就能将普通的生活形象转化成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这似乎是新闻摄影记  相似文献   

10.
第六届新闻摄影学会最大的收获之一是电视摄影人重新归队.新媒体荆楚网加入到新闻摄影学会。如此一来.我们省的新闻摄影学会,不仅仅是传统的新闻摄影队伍的集合,而是一个将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网络视频、流媒体融为一体的,完整的、最现代的、最前端的摄影学术组织。我们聚集在一起.理应研究和探索出更多的适合于中国国情和我们湖北发展实际的大新闻摄影发展新路。我们必将给中国新闻摄影界作出理论上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文振效 《新闻前哨》2005,(10):35-35
文振效(宜昌日报社443000)认为:用图片报道与工业、农业、商贸、旅游等有关方面的人物和事件,统称为经济新闻摄影。经济新闻摄影在媒体中具有鲜明个性,始终与经济活动紧紧连在一起。人们要求从经济新闻摄影报道中直观地取得某种信息、知识和观念,从而调整自己的思路,把握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和市场机遇。然而,不少经济新闻摄影报道存在着这样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主要反映的是政治活动、民生民情、经济文化、社会事件等内容。这类题材不仅具有艺术观赏性,更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新闻摄影是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摄影艺术形式之一。新闻纪实类作品在拍摄上更多地受到现场的制约,无论从拍摄技巧、拍摄内容还是画面要求上都有别于艺术摄影。作为一幅摄影作品,新闻摄影类图片,不仅需要真实准确地再现,也要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独特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来,蒋齐生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新闻摄影实践,探求新闻摄影理论,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对新闻摄影是外行。前不久参加了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研讨会,曾就蒋齐生同志的某些论点,谈了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指导新闻摄影的问题。现将这些粗浅的看法整理成文,求教干新闻摄影界的同志们。一、新闻摄影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艺术范畴蒋齐生认为:“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是“新闻战线L的一个独立兵种”(见《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及其它)一书,下同)。摄影新闻同文字新闻、漫画新闻、日播新闻。电影新闻、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4.
当摄影记者,搞新闻摄影,如果不理解新闻,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新闻摄影。这样,就不知背着照相机干什么,也就很难搞好摄影工作。现在,有没有摄影记者不知道什么是新闻呢?我不敢说很多,但也不敢说没有。至于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却还不少。事实上新闻摄影不真,不新,不活等等问题的存在,同一些同志不懂什么是新闻不无联系。所以,当好摄影记者首先要认识新闻。一、理解新闻“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高扬改革的大旗,走向瑰丽多彩的生活。近年来许多优秀新闻摄影作品,深刻、真实、形象地表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新动向、新风貌,成为珍贵的历史瞬间。 这正是新闻摄影在改革中返朴归真的必由之路。新闻摄影是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以瞬间形式所作的记录,真实是它的第一生命。但是,我们又觉得,在强调新闻摄影的真实及浓郁生活气息的同时,不应当忽略新闻摄影的社会历史责任和记者的主观导向。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手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的形式记录新闻事实,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是报纸成功的关键,在这方面,新闻摄影作品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的形象性、直观性在瞬间给读者以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在最短时间内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是文字描写所不能替代的。新闻摄影以照片的形式真实反映新闻,那么新闻摄影应不应该完美?应该如何表现完美?  相似文献   

17.
颜志刚 《新闻记者》2004,(12):73-74
"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历来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两大要素。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主要是指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或称之为视觉吸引力。长期以来,许多新闻摄影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都认为在这两大要素中,新闻价值是首位的,因为新闻摄影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新闻摄影教学中,多次让同学们在任何报纸或  相似文献   

18.
孙阳 《新闻大学》2000,(2):104-107
新闻摄影采访是摄影记者获得图片新闻的主要途径,它在整个摄影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摄影报道成败和质量高低的决定性环节。但是由于新闻摄影的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传播形态(附有少量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传播性质(视觉新闻)、技术手段(拍照)等的特殊性,就使它的采访具有不完全等同于文字新闻采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张建华 《新闻三昧》2007,(11):47-48
新闻注重一个"新"字,新闻摄影也不例外.要使新闻摄影报道常新,就必须做到内容新、角度新、形式新,而达到这些目的的重要途径就是摄影速度.新闻摄影的速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二是快速反应,抢拍抓拍;三是尽快把作品发送到新闻单位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0.
摄影记者是用视觉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一幅新闻照片绝不是简单的对事件的记录,而是由记者通过照相机用现实中的形象组织而成的一个信息传播媒体。事实上,任何一幅新闻照片,都离不开记者对形象的选择、提炼和抽象的思维活动,它与摄影记者的视觉思维有很大关系。正因为如此,作为摄影记者必须了解视觉思维的规律和视觉的形式特征。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你对视觉形式的追求,总是伴随着整个摄影采访过程之中。有些新闻摄影记者不了解视觉思维的基本规律,更忌讳谈形式。他们认为,摄影是科学技术,一按快门就能完成任务,新闻现场那么纷乱,瞬息万变,那有什么形式可言。然而,新闻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