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体育新闻中的语言暴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知从何时起,本来很正常的一次体育活动,一场体育比赛,一经新闻记者的“妙笔生花”,就被抹上了一层或浓或淡的暴力色彩。这些报道将体育或当成人类社会你死我活的战争,或当成动物世界弱肉强食的捕杀,字里行间充斥的只是一股血腥味。而与此相应,从事体育的各类人士在这类新闻中也都变了个样:教练成了“帅”、“掌门人”;队员成了“将军”、“兵”、“炮弹”、“枪手”、“射手”,甚至“杀手”;整个队则成了“战车”、“战船”、“战舰”,或者以教练姓氏的第一个字打头,成了“马家军”、“戚家军”、“霍家军”、“米家军”、“…  相似文献   

2.
“暴雨狂泻,翻江倒海;茫茫水乡,浊浪滔天; “江河湖水在急剧上涨,警戒水位被突破了!历史最高水位又被突破了; “明媚的太湖,一改她温柔、驯顺的本性,变成一匹暴戾肆虐的‘水老虎’,咆哮着,扑向无锡,扑向常州,扑向苏州,扑向这一块在我国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金三角’。大运河象一匹脱缰的野马,闯出河道,漫过公路,与辽阔的农田连成一片; “一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席卷了整个苏南。无数村庄、工厂、学校,成了汪洋中的‘孤岛’。数以万计的居民点,成了‘水上人家’。载重数吨的水泥船,在稻田里、阡陌间破浪前进,畅行无阻;  相似文献   

3.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5,(10):45-46
从今年8月15日起,西湖新十景“宝石流霞”所在的宝石山遭遇一场灾难,每天有不少市民、游客带着榔头、凿子、老虎钳等工具,上山凿石寻宝。这就是秣懒日电讯》报9月6日二版头条刊登的新闻:《杭州:一条报道轰动了,宝石山遭殃了》,副题是“如果媒体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话题,追求轰动效应,对信息‘不把关’或‘把错关’,后果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4.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34):12-12
“社区命名是公共行为,它的‘暗示效应’会影响一个时代,影响到在‘香榭丽舍’或‘枫丹白露’成长起来的我们的后代。”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说。现在许多开发商为了吸引客户,纷纷给楼盘起“香榭丽合”、“波西米亚花园”、“马可波罗半岛别墅”等洋名。  相似文献   

5.
每当作者见到自己的新闻稿见诸于报刊的时候,其激动心情难以形容;每当作者接到了二元或三元稿费的时候,心情无比惆怅。“去了电费没纸钱,‘请客’‘请客’声连天。买斤糖,买盒烟,稿费收入成负担。”近几年来,随着物价的提高,工资也几经上调,唯有稿费“按兵不动”!体力劳动的产物,皆“理顺”物价,为什么脑力劳动的“产物”不“理顺”一  相似文献   

6.
“体育将不再沉重。但无论如何,评选今年的全国体育‘十佳’肯定是最难的,甚至带点残酷。因为我们得了28块奥运金牌!” “奥运转播固然是一件‘很来钱’的事,回报率极高,但能‘空手套白狼’吗?中央电视台这次投了几千万元、去了108人,而美国NBC是一支3000人的报道队伍,花了8亿美金,奥运会真的是  相似文献   

7.
解析新闻"娱乐化"倾向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在许多人都在感叹“娱乐当道”。的确,目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迅猛变化,消费主义观念渗透到文化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在社会上风行起娱乐的热潮。“‘电视娱乐热’让观众过足了‘娱乐’瘾。每逢‘非常周末’,观众就会‘欢乐总动员’,搭上‘幸福快车’,走进‘快乐大本营’,摆起‘七星大擂台’,或相约‘非常男女’,过一个‘快乐星期天’。‘娱乐’旋风感染了电视界”。“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2000年5月进行的北京居民电视收视行为与收视意愿的调查显示,北京人每天收看娱乐综艺类节目的平均时长为46.3分钟,这一收视时长在本次调查所列的11类电视节目中,次于影视剧节目(74.8分钟),高于时事新闻类节目(38.3分钟),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8.
去年,在我国舆论界、理论界发生了一场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公开争论的时间,从这年的4月到9月达半年之久。这场争论该怎样概括?有的同志认为,这是“改革要不要问姓‘社’姓‘资’”的争论。我觉得这一概括不妥。因为被批评的报刊并没有提出“改革不要问姓‘社’姓‘资’”这样的主张;批评者硬说有的报刊有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虚设论敌。有的同志把它概括为“改革中要不要对每个问题都问姓  相似文献   

9.
据报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全国政协第八届会议上,郑重提交了一份关于纠正现时某些报纸“文化版面”不良倾向的提案。周先生在提案中指出:“文化版面”不应是‘明星世界’。而现在某些报刊的文化版成了明星的琐事轶闻版,连明星的一颦一笑都成了抢手新闻,而绝少涉及有关立国大计、兴邦命脉的文化建设的消息报道。”为此,这位著名学者忧心忡忡地说:“为国家事业、民族精神,我们不能不表示极大的关切与忧虑。”我很理解周先生的关切与忧虑,这表现出了这位“红学”老人对国事的古道热肠和关切。对周先生的关切与忧虑,我亦颇有同感,今年年初,我就曾在一篇小文中指出:“如今报坛,大报渐活,纷纷办起了‘周末版’、‘星期刊’”。但遗憾的是,这些大报的文化版面大都办成了“明星报”。“笔者浏览这些五光十色的大报‘周末版’、‘星期刊’之后,只感到飘浮有余,沉重不足;甜味有  相似文献   

10.
点到为止     
北京日报积极宣传“三个代表”北京日报6月11日刊发《先进代表说》的署名文章认为,“人民群众的一个关注点”是加大“反腐力度”。宣传学习“王个代表”理论,要避免“流于空谈”,“每一个共产党员,首先是党的各级官员”,首先查一查自己是否代表了“先进”?文章认为,“‘先进’是‘三个代表’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先进,“关键是要抓一个‘先’字,落实一个‘进’字”。“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在这个‘先’字面前,却交不了合格的考卷,乃至交白卷。他们或官僚主义严重,或形式主义横行,只知道挥舞指挥棒乱叫‘给我上’,却不会像战争…  相似文献   

11.
七月底,孝感市国营朱湖农场菱角湖养鸭场张榜公布半年决算。围观的人们打趣着一位叫郑国曙的小伙子:“喂,讲一讲你的‘女状元’是怎样教你的!”名列榜首的“女状元”叫池双兰,是小郑的妻子。小两口包养一棚鸭。小郑不在行,妻子就成了他规规矩矩的师傅。去年冬,小池回娘家住了一宿回来,一进棚舍,就见丈夫蹲在角头,抱着脑壳抹眼泪。再一看,满棚鸭全都趴下了。她定神一查:嗨,急个么事!不就是昨晚降温、棚里没加垫草,鸭子发了“冷瘫”么!小池半是嗔怪、半是温存地轻轻搡他一把:“亏你还是个男子汉哩!给你讲了‘两箩筐加一筲箕’,怎么连个‘窝干食饱’也忘了?……”话音才落地,小郑泪  相似文献   

12.
李国庆 《大观周刊》2012,(51):277-277
纵观现今汉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汉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汉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因此,本文以“让汉语文课堂充满感性阳光”为题,从“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改“‘捡骨架’为‘见全身’”;“在学生与课本间架起一座桥梁”三方面进行论述。以具体实例论证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一本人有一篇古典文学论文在某学术刊物发表,寄来该期刊物后,始知拙文被改动了数处.这本是编辑一片好心,但却改错了.例如拙文谈到唐代元稹的《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可能因铭文一般作《墓志铭》的缘故吧,编辑将稿中的‘墓系铭’全改作‘墓志铭’.如果编辑能尊重作者原文或为慎重起见,稍一查阅有关资料,便不会出此错了. 又如,拙文论及唐代一诗人一首诗时说,‘诗中言“河北”平仄亦合律’.编辑加了‘河东’一词,成了‘诗中言“河北”“河东”平仄亦合律’.按‘北’字为仄声,而‘东’字为平声,依格律,原诗是不能作‘河东’的,怎么能说‘河东’也合律呢?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哲学界就“合二而一”问题展开将近一年的讨论,曾是震撼全国学术界的一场论战.本来,许多同志原是抱着研究学术、探索真理、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诚愿望参加讨论,发表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但因所谓“理论权威”康生凭借权势、蛮横干预,硬将正当的学术讨论搅成一场严重的政治迫害,制造一桩历时久、规模大的政治冤案.笔者作为这一事件的亲历者,拟就当时所见所闻,说明这场讨论如何开始以及康生如何控制这场讨论,对杨献珍进行政治迫害的真相.这场论战,是由196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哲学》专刊发表艾恒武、林青山所写《“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体会》(以下简称艾、林文章)一文引起的.文章表达了他们对对立统一规律表述上的新见解:“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一分为二’的两分法,是认识事物根本方法.”“‘合二而一’正是表达了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没有一种事物不是‘合二而一’的.”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是大家所熟悉的著名歌星×××。”“没错。”“他曾被授予‘百名中国艺术家’称号。”“没错。”“然后他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受欢迎的歌手’,然后他推出新专辑《珍惜》,然后获得个人‘最佳演唱奖’‘、第五届中国原创歌曲奖’,然后……”“都没错.”……接连几个“没错”“、然后”,播音员、主持人用词如此重复单调,如此枯燥累赘,在某种程度上冲淡和影响了视听效果。“没错”,刚用时新鲜,适当处再用一次也可以,接连用下去就显得词汇贫乏、淡而无味了,甚至给人以厌恶之感。如果改换成“是的”“、对啦”“、真不简单”…  相似文献   

16.
连环画初探     
一、开头的话1.连环画的特点鲁迅曾在《<一个人的受难>序》中指出:“‘连环画图’这名目,现在已经有些用熟了,无须更改;但其实是应该称为‘连续图画’的,因为它并非‘如环无端’,而是有起有讫的画  相似文献   

17.
《有话则短 无话则免》、《“杞人”忧“地”》、《来一个“精官简政”》……看到这些涵义隽永、耐人寻味的小言论题目,无不感佩作者的机敏和睿智。大家知道,这些小言论题目都是作者将某个成语或俗语改换一两个字而成的。如“有话则短,无话则免”,原来的俗语为“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杞人’忧‘地’”原来的成语为“杞人  相似文献   

18.
韩春丽 《新闻世界》2005,(11):59-60
一夜蹿红的演员 一夜之间,“万人迷”几乎成了陈好的代名词。跟陈好讨论靠脸蛋儿打天下,她一脸冤屈:“如果‘万人迷’不漂亮,她怎么称得上‘万人迷’?所以并不是我多么漂亮,而是沾了角色的光!”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全国政协第八届会议上,郑重提交了一份关于纠正现时某些报纸“文化版面”不良倾向的提案。周先生在提案中指出:“‘文化版面’不应是‘明星世界’。而现在某些报刊的文化版成了明星的琐事轶闻版,连明星的一颦一笑都成了抢手新闻,而绝少涉及有关立国大计、  相似文献   

20.
“新闻发言人禁说‘无可奉告’……” “‘无可奉告’是新闻发言人永远的大忌……” 近日,不少媒体都对四川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下发的《四川省级部门新闻发言人手册》中的这一条款予以报道,不少媒体还将这样的话搬上了标题,以示重视。 “无可奉告”成了“忌语”,的确闻所未闻,起码在我国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