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三、卿大夫世族内部的宗法制度世族,就是指从原始宗法制家族和宗族组织中发展起来的、其族长世代以嫡长子身分继承地位的宗法贵族统治的宗族集团。周天子分封出去的诸侯,最初可能是一个氏族规模的世族,后来诸侯势力扩大后分封出去的所谓“公子”的后代,也逐当形成为一个世族。这种“公子”有两重性,他对诸侯来讲是宗族成员,对继承诸侯地位的嫡长子来讲是弟兄关系。“公子”虽是大宗的宗族成员,但他自己却是小宗,受到身为大宗的嫡长子的统率,对大宗是隶属关系;但是“公子”对由自己开始的本家族成员来讲,又是世族组织的起点。“公子”就是“别子”,《礼记·丧服小纪》:“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反映了“别子”生活的时代是  相似文献   

2.
试论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周春秋时代存在着严密的分封制度,这种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分封制以宗法的“亲亲”关系为基础和原则,从而使“分封”与“分宗”相一致;二是分封的土地既是建国、立家的经济基础,也是宗子“立宗”的经济条件,这是西周春秋时代宗统与君统相结合的最深刻的经济原因;三是不仅宗族组织与统治组织、宗法等级与政治等级是相一致的,而且其管理方法也是相一致的,这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在组织系统和管理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战国末期,在奴隶起义的推动下,新兴地主阶级在许多诸侯国取得了统治地位。新兴地主阶级要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奴隶主贵族要维护和复辟奴隶制。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以孟轲、荀况为代表的儒法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这场斗争,深入到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教育等各个领域。反映到文艺上,就是文艺是为巩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服务,还是为复辟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服务;是为法治路线服务,还  相似文献   

4.
广西京族在近代亦存在宗法制度并在其社会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翁村制度是京族宗族的基层政治组织;嘎古集团是京族宗法统治的主体;由个体家庭、各姓家族组合而成的京族宗族,是京族特殊的宗法组织结构;哈亭是京族宗法制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婚姻形态、宗族共财制、财产继承制等方面,京族也表现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宗法性。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制度急剧变革的的时期,即从旧奴隶制转变为新的封建制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始终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战争。有奴隶们奋起反抗奴隶主贵族残酷统治的起义,如跖率领九千人“横行天下”的那种流寇式的战争;有新兴地主阶级为夺取奴隶主贵族政权的战争,又有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兼并,以求天下统一的战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习》2004,(10):43-48
1.以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主要依据是A.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形成B.开始“开下为家”的局面C.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D.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奴隶2.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  相似文献   

7.
宗法制度是西周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春秋时代乃至长达二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拟就西周宗法制度的内容和实质、宗法制度的形成及其实行范围等问题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一、宗法制度及其实质什么是宗法?首先要明确“宗”字的含意。“宗”是个象形字,上面的“宀”是房顶,下面的“示”是神主,有神主的房子就是宗庙。所以辞书解释:“宗”,尊祖庙也;同姓曰宗;流派所出曰宗……。盖“宗”字原用以称宗庙,本意是尊,余为引申义。同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代,儒法两家之间的路线斗争是十分激烈的,这个斗争既表现于思想政治领域,也表现于经济领域。春秋时代,连绵不断的奴隶起义摧垮了腐朽的奴隶制度,推动了新的封建制度的产生。与此同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日益增强,并向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展开了夺权斗争。到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家里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先后被推翻,新兴地主阶级相继夺得政权。但是,当时奴隶制生产关系还远没有被完全消灭,被  相似文献   

9.
1.分封制、宗法制的概念及其内在关系 分封制也称“封建制”,是指“封邦建国”的制度.它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封建制度不是同一个概念.周朝推行分封制,将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被封诸侯具有一定权利,同时又对周天子具有一定义务. 宗法制是通过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具有宗族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统治的政治制度,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相似文献   

10.
"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产生于先秦时期,它是周代政治体制在哲学上的反映。周代既不是原始氏族社会,也不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而是"宗法封建社会"。它表现在:周代通过逐层分封,形成了一个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大宗和他们所统率的小宗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等级君主。大宗以族权加强统治小宗,同时小宗对大宗的权力又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周代已脱离了原始的氏族社会,但又不是恩格斯所说的"国家",而是处于"早期国家"时期。这反映在政体上就是周代是一个由民主政体向专制政体过渡的"有限王权"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9期第49页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正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答案为C,笔者认为该题应选B。理由如下:首先,西周初年实行“封藩建卫”的分封制,对宗族子弟和有功的异姓贵族及臣服的异族首领“授民授疆土”,使其建立起附属于周王的诸侯国,来维持周王对殷人和各族人民的统治。《荀子·儒效》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可见,受封的诸侯是有亲疏远近与等级之分…  相似文献   

12.
略论西周宗法制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区别于所谓古典式希腊、罗马奴隶制和东方古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国奴隶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上层建筑领域长期存在着氏族血缘关系,即宗法制度。雅典、罗马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在民族制度毁灭的基础上,中国的奴隶制却罩上了一层浓厚的宗法血缘关系色彩,被上了氏族制外衣。这一特征在奴隶制鼎盛时期的西周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致于有的学者把中国奴隶制发展过程干脆概括为“从家族奴隶制到宗族奴隶制的过程”①。史学界关于宗法制度论者已多,笔者不揣浅陋,试从新的视角略陈孔得,以就教于前辈师长及同行。一宗法制和分封制…  相似文献   

13.
宗法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并维护家长、族长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广西南丹莫氏壮族土司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实行土司制度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政权之一,留下了灿烂辉煌的南丹土司文化,在中国土司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以宗法关系为视角,以宋朝以降广西南丹莫氏壮族土司政权及其历史影响为例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窥见中国土司政权的宗法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宗法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并维护家长、族长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广西南丹莫氏壮族土司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实行土司制度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政权之一,留下了灿烂辉煌的南丹土司文化,在中国土司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以宗法关系为视角,以宋朝以降广西南丹莫氏壮族土司政权及其历史影响为例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窥见中国土司政权的宗法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它们取得统治权力以前和取得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们是生气勃勃的,是革命者,是先进者,是真老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正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革命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如韩非、秦始皇等,旗帜鲜明地推行法家路线,实行对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峭其法而严其刑”。他们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斗争;对儒家的反革命活动,实行严厉的专政。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的革命措施,沉重地打击了儒学和儒家反动派,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是,封建社会是刚刚从奴隶社会产生出来的,它在经济、道德、精神各个方面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奴隶制是发达的奴隶制还是不发达的奴隶制?这是目前正在深入讨论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奴隶制,是从家族奴隶制发展为宗族奴隶制,宗族奴隶制是中国发达的奴隶制形态。”“周代是宗族奴隶制的鼎盛阶段,是最发达的奴隶制”,其表现就是“周代有最发达的宗族制度”、“发达的分封制度”、“按地区分族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公元前七七○——公元前二二一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当时,延续千年的奴隶制社会已经腐朽没落,奴隶主贵族对广大奴隶残酷的剥削压迫,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桎梏,激起了广大奴隶的反抗。奴隶们以逃亡、暴动,起义等斗争形式,给予奴隶主统治以沉重打击。著名的以柳下跖为领袖的奴隶起义,就是其中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奴隶革命战争。它以武器的批判,震憾和打击了当时许多诸侯国,“从卒九  相似文献   

18.
<正>西周的政治等级制度是周公制定的互为表里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是周天子把都城周围最大、最好的土地"王畿"留给自己直接统治,把王畿以外的土地、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姓贵族,建立起许多诸侯国,即"授民授疆土"。分封出去的诸侯必须承担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同天子作战、出兵勤王、交纳贡赋、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义务,若不履行义务,周王即可讨伐,收回封地。在封国内,诸侯有相对独立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这是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对宗法制实施的目的和影响所做的表述。  相似文献   

20.
两千多年前的孔老二,是个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反动代表人物。他为了实行他的“克己复礼”的反动政治纲领,竭力推行“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反动路线,也就是要复兴被灭亡了的奴隶制国家,恢复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让那些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继续残酷压迫和剥削奴隶。事隔两千多年的今天,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这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也效法孔老二的“克己复礼”,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就四次写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的条幅,挂在他的狗窝里。用“克己复礼”这个破烂货,作为他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政治纲领,狂叫要对那些被打倒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