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与希罗多德两人均出身官宦,都曾出游寻访,中途皆遭受过挫折,在人生后期完成史学大作;《史记》和《历史》建立在前人的劳动成果上,产生于社会空前发展的时代;中国的史学开始于史官,依附于政治和政权,西方史学自发产生于民间,它依靠史学家本人的奋斗和积累;二人著史书的目的都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两书均真实地反映了历史,能够通过史书反映作者的思想和看法,不仅反映了自己本国的历史,亦反映了当时那个“世界”的历史;两书取材丰富,在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史记》为纪传体通史,《历史》似纪事本末体;两书记载时限相差甚远;两书记载历史的方式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2.
连雪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63-164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作为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从它流传于世之后,历代为它作注释的注家有很多,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三家注。《史记集解》是现存最早的旧注本,裴駰是系统注释《史记》的第一位功臣,他以徐广《史记音义》为基础,兼采当时所能见到的前人有关《史记》诸书的研究成果,是集汉魏两晋时期《史记》注释之大成的训诂著作,《史记集解》注释兼及音义、名物、地理、典故,并发表评论,补充史料,极大丰富了训诂学的内容,对后世史籍注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史记》是一部融悲剧与喜剧艺术于一炉的伟大著作。《史记》所以蕴含丰富的喜剧美,与其所记载的历史时代的喜剧色彩有关,也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关,还与司马迁本人的哲人气质和他所采用的“春秋笔法”有关。司马迁以幽默笔法塑造肯定性喜剧人物,记述了他们的风趣谈吐和诙谐故事,对“滑稽俳优”人物的描绘尤其精彩;他还用讽刺笔法塑造否定性喜剧人物,展示了一些贵族的丑恶面目。  相似文献   

4.
《吕氏春秋》中有一条史料记载,笔者通过对《史记》、《左传》、《管子》等史籍的拾遗弥缺,考辩史籍对此条史料记载的异同,并试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吕氏春秋》中有一条史料记载,笔者通过对《史记》、《左传》、《管子》等史籍的拾遗弥缺,考辩史籍对此条史料记载的异同,并试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先秦的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历史散文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史书,它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一般不用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在我国古代,史籍非常发达,其中有许多著名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这些史籍,有的记载的年代跨度大,有的记载的内容庞杂,因此在编写的过  相似文献   

7.
处在魏晋社会的大背景下,葛洪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敏锐的眼光深刻剖析历史及现实政治,写就了《抱朴子》,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多元化时代的状况。《抱朴子》所赋有的思想繁杂、包罗万象,尤其他所论述的人才思想代表了当时士人的心声,也真实地表达了他们的愿望。隋唐科举制的某些措施还可以追溯到《抱朴子》有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由于司马迁处于逻辑性思维高度发达的时代,因此《史记》中据实而录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渗透着他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和认真反思.《史记》记载的许多历史人物往往成为一类高度的典型;它所展示的历史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则因其体现了社会的本质和生活的必然而不断在历史上重演、复现.《史记》提出了大量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人生命题,因而它超越了实录的历史和形象的文学而步入了哲学的境界,呈现出象征主义色彩.司马迁记载历史人物时在实录的基础上对之进行了清醒的选择,这体现了《史记》象征主义的自觉意识.同时司马迁对历史现象的悲剧主题体会尤深,这就使《史记》的象征主义具有了悲剧色彩.《史记》象征主义的方法学价值正是在记叙和观照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9.
在《孙子兵法》的成书问题上,根据司马迁《史记》及后世史籍记载,辅之以银雀山汉墓竹简材料,运用语言学方法,对"《孙子兵法》是齐国人田开彊所著,并由他带到吴国"与"《孙子兵法》立言于齐,根植于齐"等观点做了批驳。通过对孙子其人的生平事迹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探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孕育《孙子兵法》的基因是齐文化,产生《孙子兵法》的土壤是吴文化;《孙子兵法》是对前人军事遗产的成功继承和发展;从世界范围看,《孙子兵法》是轴心时代的巨著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史记》五体 ,以及各体篇数的数目 ,反映的是五行思想发展的年历 ,是一种文化运动的象征 ,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哲学的反映。《史记》褒贬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尺度不是受统治阶级正统思想的约束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从被压迫人民的利益来立论 ,这无疑是那个时代最进步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的《史记》以史料的详实为后人所赞誉,然而以个人的力量对两千多年的历史事实作全面的彻底的校勘考证,难免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史记》中有许多讹误记载,本文仅从纪年和史料两个方面对《史记》中秦史的记载作了些考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求说明当时的真实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对《天问》的全面校理、多维探索,是龚维英楚辞研究的致力之处。具体地说,龚维英认为《天问》所叙与《史记》之《屈原列传》、《楚世家》等史籍记载相合;从《离骚》、《天问》所反映的年龄、对天命的态度可以看到屈原思想的发展脉络;《天问》带有明显的南方“蛮夷”色彩,其著作权应归屈原。进而从屈作内证论定《天问》作于晚年放逐途中,始于顷襄王初年前后,定稿于自沉之前,与《哀郢》相先后。他  相似文献   

13.
褚少孙,西汉元、成之世为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史记》续补者。褚补六人中有一则“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反映了战国中期魏国变法图强的史实,丰富了《史记》的内容。关于西门豹治邺,《史记·河渠书》有记载,云:“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但司马迁没有给西门豹作传,所以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西门豹治邺是真实的历史事实,故《史记》在《魏世家》中又记载说:魏“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相似文献   

14.
《燕行录全集》是韩国出版的一部反映中国史料的资料集,其史料价值可与《李朝实录》相媲美,而从中国社会史资料的角度来看,其价值应胜于《李朝实录》.丰富的资料不仅反映了明清时代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的历史,也真实记录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领域的广阔历史层面,不少记载未见于同时代的中国史籍,可弥补中国史料的不足.中国学术界虽利用其资料推进不少领域的研究,但该书的史料价值仍需中国学界努力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5.
《赵氏孤儿》本事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元杂剧中的名著,不仅为中国人民所熟知和喜爱,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中也广为流传。然而该剧所反映的历史本事问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虽然大家都承认剧情来源于《史记》,但《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青皮山鸡蛋     
翻开史籍,最早关于鸡的记载见于《周易》,说鸡是鸟变来的,起初叫鹄天鸡,又叫彩鸡。据记录周代史事的另一部典籍《礼记》记载,刚孵化的小鸡叫余鸡,长大后叫蜀鸡。既然那个时候的鸡已有了诸多名号,可见周代并非鸡的始祖产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张玉春 《家教指南》2001,(2):113-117
现存唐写本《史记》,以原敦煌莫高窟所藏三卷残本为最早,它反映了《史记》在唐代的写本状况。以此三卷残本为依据,可以订正宋代以后刻本的讹误,并对探究《史记》原貌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俊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9):110-112
秦汉史书中,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中多次提及“刀笔吏”,然而学界似乎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可以看到的关于“刀笔吏”的文章甚至于字眼都极其少。对于这个一直出现于历代史籍中乃至今天还有人用的称谓进行考究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刀笔吏”最早见于《史记·萧相国世家》所记:萧相国“于秦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就以秦汉时代,这个“刀笔吏”源起时代为时限,对“刀笔吏”问题中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初步考述,以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19.
正初识经典《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我国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撰写而成。《史记》记载了上自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史记"二字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史记》一书最初没有书名,有时被称为"太史公书",但随着它的影响逐渐增强,最后《史记》反  相似文献   

20.
汉武盛世,人才荟萃。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在史学和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精辟评价。司马迁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述历史,开创了纪传体的先河,成为历代史家编撰史书的范例。因此,他被称为“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