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老师在"设计思想"中提到:"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不仅要关注散文的文体特征,还要体现具体作者的‘个性’特征,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散文的阅读方法,还有具体作家作品样本的独特价值."他还说:"散文作品的欣赏过程,是一种逐步‘接近’的过程."这样的设计思想抓住了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本质和规律,而袁老师的教学过程也最大程度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莫顿&;#183;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融情境、意趣和哲理于一体的优美散文。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如下三个问题去把握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走一步,再走一步》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回忆童年一次“脱险”经历的一篇故事性散文,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本文以其为切入点,分析课文中父亲和母亲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窥视家庭教育在孩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给出相应的家庭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4.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一篇文章,记叙了"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经历,它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应对人生的坡头沟坎,给了我们有益的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5.
莫顿·享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融情境、意趣和哲理于一体的优美散文。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三个问题去把握文章的主旨。一、文章两次写到“啜泣”(“我听见有人啜泣……”)(“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文章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而要先写“啜泣”?前一次“啜泣”,是“我”身处“悬崖峭壁”时恐惧心理逐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开始爬时就“全身颤抖,冷汗  相似文献   

6.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天地就将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曹津源 《学语文》2004,(6):13-13
一莫顿·亨特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是一篇融情境、意趣和哲理于一体的优美散文。阅读时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三个问题去把握文章的主旨。一、文章两次写到“啜泣”(“我听见有人啜泣……”和“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 ,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文章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产生了一种  相似文献   

8.
多走一步     
<正>有一次,我去师大夜市吃东西,等餐的时候随口和同桌的一个男生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他是另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你已经毕业了,以后打算做什么呢?"我找话题随便聊。"我要去苏格兰念数学博士班。我拿到了全额奖学金。"他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哦,真厉害!""我其实连哈佛和耶鲁都有申请到,但是因为只有苏格兰的学校给了我全额奖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有关"孔隙"的教学片断:师: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孔隙?生:狭窄。(师板书:狭窄)师:从哪看出孔隙的"狭窄"?请同学们读第5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交流时,学生纷纷从该段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说出自己是怎样体会到孔隙的狭窄的。  相似文献   

10.
日前拜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9期安渊老师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录》,感触良多.许多教师在教学此文时常常会忽略梁任公先生演讲的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分析先生的形象性格特点上;安老师则另辟蹊径,抓住文中"情感"二字,将教学重点定位在品味情感、品味情感的传承,并以此为切入点,分别体会韵文之情、讲者之情、听者之情、记者(记任公演讲之人)之情等四种情感的生成,并把握它们之间的生成关系.这样处理也与本"单元提示"中"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相契合.因此,安老师的课例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也有些不足之处,可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范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周志恩 《新高考》2011,(Z1):32-33
托物言志是借助富有某种显著特征的具体之物来寄托特定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类散文,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具体之物的特征,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志趣愿望的散文。"托物言志"中的"物"是作者借助那些与现实密切相符的事物作为自己思想情感的载体,将其人格化、感情化,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对这个思想情感"载体"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以寄托自己的情志。一、找准所托之物,把握其  相似文献   

12.
散文这一类文本在统编教材中占据很大比例.根据散文"浸透作者情感""以文字为创作和审美的对象"等特点,对散文的阅读应当重点关注作者的情思、语言的表达、作品的文学特质和作者的文化特质.对于具体的课文则要在与编者的积极对话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语言、表达、经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一步也不走     
父子俩去郊游。父亲说:"小心点,此处有一种叫‘五步蛇’的蛇。"  相似文献   

14.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相似文献   

15.
一步也不走     
父子俩去郊游。父亲说:"小心点,此处有一种叫‘五步蛇’的蛇。""没关系,万一被咬了,我只走四步就不走了。"  相似文献   

16.
再走一步     
我想走近你,爸爸. 不知何时,我成了这样,叛逆、倔强,就像一株仙人掌,把关怀与理解挡在丛丛防备之外;不知何时,你成了这样,冰冷、无言,似乎从未把我当做你的贴心小棉袄;不知何时,我们变成了这样,相对时的低气压,连眼神沟通都无法继续. 每每看到其他同学与爸爸并肩走在路上时,他们眼底的笑意深深地刺痛了我,并肩、嬉笑、相互关怀,是我从心底都渴望与你的亲昵样儿,可似乎,你从没给过我这些. 于是,我试着走近你,初二下学期那场大雨是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平静的海面也会激起大风大浪,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不会迷失方向。金色的阳光闪耀着,桌面上被风吹动的数学试卷上,三角形被二次函数紧紧包围着,坐标系中的一次函数似利剑般将三角形穿插,试卷上的字密密麻麻地平铺在图形上方,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8.
柳文生 《师道》2012,(Z1):21-22
我在一线教学十多年,2004年经过公开选聘当上了中学语文教研员。2004年9月,我去郑州听课,遇到了作印,他是一位诗人,一直追求诗意的课堂;2005年10月,我到开封听课时,遇到了安濮老师,他是一位作家,河南省作协会员,坚持写作课堂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柳文生 《师道》2012,(7):21-22
我在一线教学十多年,2004年经过公开选聘当上了中学语文教研员。2004年9月,我去郑州听课,遇到了作印,他是一位诗人,一直追求诗意的课堂;2005年10月,我到开封听课时,遇到了安濮老师,他是一位作家,河南省作协会员,坚持写作课堂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林清玄最好的作品里,实践和继承了“充实之谓美”,“大腓外用”,“返朴归真”,“空故了群动”等等我国古代圣贤的审美遗教和审美传统.这不仅说明林清玄散文的特色,也说明其散文的美学特征.但除上述特色外,林清玄散文还具有冲淡美的特色:内在情韵冲淡平和,外在表现形式简易平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