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巍 《集邮博览》2013,(5):17-21
一件快递邮件凭单不久前,一位藏家展示的一件民国年间的邮品,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这是一枚中华邮政发行的第一版快信邮件收据,寄件人收存以备查验邮件。民国成立之后,按照清代邮政的旧制,继续办理快信邮件的收递业务。先是加盖  相似文献   

2.
快信票     
清代国家邮政根据不同邮政业务的需要,曾发行过多种邮资票品,其中一种是专门贴在快递邮件上的快信票。快递邮件是选择最快传递方式优先发运的邮件,这类邮  相似文献   

3.
赵人龙先生在《清末民初快信邮票若干问题的研究》(载本刊2004年第1、2期)一文中,将大清邮政宣统元年四月初一目(公元1909年5月19日)公布的国内11个省共51个开办快信业务的邮局名称按“千字文”顺序重新排列,共编派了  相似文献   

4.
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帝批准总理衙门奏折,在全国正式开办大清邮政。1898年1月1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大清邮政开办国内邮政汇兑业务,从此拉开了邮政办理金融业务的帷幕,亦成为邮政储蓄的百年开端。  相似文献   

5.
邮政快件业务是我国邮电部开办的一项邮政业务。1987年11月10日起在全国196个大中城市试办,1988年5月1日起扩大到全国各地市以上城市和从这些城市出发的逐日班直达邮路上的县、市局。邮政快件业务的开办,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6.
秋实 《集邮博览》2003,(1):30-30
邮政副戳是邮政部门对邮件业务处理时加盖的特殊戳记。邮政副戳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有的垂手可得,有的稀少难觅。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由此引发海湾危机;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邮政部门于1987年11月10日开办了邮政快件业务,一段时期里它在邮件寄递业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图1为浙江杭州邮政快件业务开办纪念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快专递业务服务网络的健全,该项  相似文献   

8.
为开办邮政快件业务,邮电部于1987年10月5日发出(1987)邮部字493号《关于开办“国内邮政快件”业务的通知》,并于1987年111月10日在全国196个城市开办。其中明确规定:“营业点收寄快件,必须按照《开办邮政快件城市名称簿》规定的范围办理,不要误收非开办  相似文献   

9.
国内邮政快件业务于1987年11月10日开办。原邮电部邮政总局在1978年9月印发的《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中,第一项总则中第一条的第一句话,就明确指出了“国内邮政快件是邮政通信的一项新业务,具有明确的时限要求”。  相似文献   

10.
罗平   《上海集邮》2006,(1):F0003-F0003
自1878年万国邮联巴黎大会创建国际邮政汇兑协定后,1896年我国试办,并于1898年1月1日正式开办邮政汇兑业务。由于邮政汇款兑款方便,深受欢迎,从而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邮政的重要业务,前期主要采用票汇方式:汇款人到邮局汇款,邮局收取汇款额和汇费后,按汇款人指定的兑汇局开出汇票交汇款人自行用挂号信寄给收款人,由收款人持汇票到指定的邮局兑现。汇票是邮政汇兑业务的凭证,一般分为普通和定额两大类,其式样在不同时期不断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9,(7):48-48
1.1909年大清邮政发布“邮局收寄快信章程”,定于何月何日起收寄快信?  相似文献   

12.
大清邮政开办初期,邮政业务只有信件、挂号、挂号回执、新闻纸、印刷品、包裹等6种。当时汇款还是作为信件交寄,以致每寄洋银一圆需寄费八分。1898年1月1日起,大清邮政才办理邮政汇兑业务。  相似文献   

13.
薛鹏 《上海集邮》2000,(5):27-27
邮政快件取消后。现有传统邮政业务种类不能有效解决邮件快速问题,而特快专递业务使用的局限性又比较大。为此,山东省邮政局决定自2000年1月1日起,在省内恢复开办邮政快件业务,以满足社会多层  相似文献   

14.
(4)新邮戳首日封和旧邮戳尾日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邮政日戳式样曾多次变更。在旧式邮戳终止使用日前一天投寄的邮件,盖有当地旧式邮政日戳的信封,即为旧邮戳尾日封。而在次日,即新式邮政日戳使用的第一天,盖有新式邮政日戳的实寄封,就是新邮戳首日封了。如北京邮政部门自1983年8月10日开办“快信”信筒(俗称“黄帽子”信筒)以来,曾先后4次变更“黄帽子”邮政日戳中的字。最近一次是在1997年2月20日,就出现了旧邮戳尾日封和新邮戳首日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家邮政部门发出了停用旧式邮戳和启用新式邮戳的通知与新戳样的件,但各地邮局换用新式邮戳的日期极不一致,相差几个月或1、2年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有的邮局迟十几年才启用新式邮戳。如1957年  相似文献   

15.
刘堂伟 《集邮博览》2012,(12):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政部门在发行全国通用邮票之前,邮政业务售用的是原解放区邮政发行的邮票,并沿用各解放区邮政日戳、中华邮政日戳和伪满邮政日戳来处理邮政业务。为迅速开展邮政业务,中国人民邮政还沿用中华邮政的各种邮政单式,其中,最为常  相似文献   

16.
肖迅 《集邮博览》2014,(2):41-41
正为满足社会公众提高邮政函件传递速度的要求,1987年11月10日,原邮电部决定在北京城区15个邮局及国内196个大中城市之间开办邮政快件业务,之后又逐渐覆盖至全国所有邮政营业网点。然而,随着信息传递的多样化,邮政快件业务却日渐萎缩,由最高峰时的每年4.5亿件降至每年1亿件以下。为此,国家邮政局决定从1998年7月1日起,在全国取消邮政快件业务。自此,邮政快件专用签条和邮政快件专用信封本应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我们却仍然能看见它们的身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08,(10):12-12
每年的10月9日是"世界邮政日",这是万国邮政联盟确定的世界性邮政纪念日。设立"世界邮政日"的目的,是宣传邮政在各国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促进邮政业务在全世界的发展。万国邮联执行理事会每三年为"世界邮政日"选定一个宣传主题,2007-2009年的宣传主题是:世界邮政网,网络连天下(The global postal network—stay connected)。  相似文献   

18.
秦军 《集邮博览》2010,(5):12-13
清代发行的邮票主要包括清代海关试办邮政和国家邮政发行的邮票。1878-1911年共发行了普通邮票8套59枚、纪念邮票3套21枚、欠资邮票3套16枚、快信邮票7套7枚、加盖改值邮票9套61枚、西藏贴用邮票1套11枚、对剖票3套3枚。  相似文献   

19.
邮政日戳是邮政部门在邮件或邮政业务单据上加盖的,表示收寄、投递时间的印记。邮政日戳记载了邮政业务在办理、交接、运输和投递邮路中的过程。"平原"邮政日戳由于使用时间短,样式特殊而受到集邮爱好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理邮 《集邮博览》2008,(10):21-2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邮政事业开始了新篇章(图1)。作为国家邮政,首先承担着邮政普遍服务的职能。中国邮政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贯彻执行"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其主要业务包括:国内、国际函件(信函、明信片)业务(图2);印刷品业务;包裹业务;以及邮政汇兑业务等。同时,对邮政局、所的设置和营业服务时间、业务项目;信箱(筒)的设置和开取频次;投递和时限等业务指标,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图3),都有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