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时新  杨淼 《新闻传播》2023,(18):26-28
桂林《救亡日报》专栏“读者论坛”以抗战为主题,发动来自广西各行业的读者来函提供话题,引导大家开展讨论。专栏营造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提供了多维的视角。除了读者对话,专栏还通过编读问答的形式,回复读者提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发挥专栏动员抗战、舆论监督以及化解个人困扰的作用。“读者论坛”专栏与读者建立广泛的联系,让读者抒发己见,体现了群众办报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读者讨论”是报纸进行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们“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鲜明体现。最近一段时间,报纸上的读者讨论有了新的发展:原来是偶一为之,现在办成了定期专栏,讨论话题也海阔天空,上自国家政策,下到生活小事无所不包。版位也越来越重要:原来一般是放在“读者来信”之类的群工版,如今许多讨论也堂而皇之走上头版。拿上海几家报纸来说:《解放日报》在双休特刊上展开了“大哥大应不应当进入校园”的讨论;《人民日报·华东  相似文献   

3.
1994年2月26日,三峡晚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一幅照片。照片上,一位老人仿佛看着墙上那幅他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的照片,正在讲述那萦回心中40年的“三峡梦”。一看文字,读者知道了,这位老人就是原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著名水利专家林一山。而这,又是三峡晚报推出的新专栏“三峡科星”的开篇之作。 接着,三峡晚报在设在一版的《三峡科星》专栏里,陆续向读者介  相似文献   

4.
我们南阳日报创办《百姓话题》栏目有两年多时间了,深受读者欢迎。栏目选题广泛,针对性强,贴近群众的生活、工作,给了老百姓一个实话实说的机会。 在编写《百姓话题》专栏的过程中,我们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的: 一、精心选择话题。南阳日报《百姓话题》专栏,每个话题讨论两期,每周一期半个版面。在编这个专栏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最困难的是选择话题。要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读者,且对社会现象有针对性的话题,使读者能说话、想说话,甚至看到话题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非要说几句不可。这样,读者热情高,参与踊跃,来稿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武汉晚报周末刊创刊于1984年。刚开始叫星期刊,后改为周六出版,始称周末刊。 周末刊创刊十年,其规模依旧为四开八版,发行量曾超过50万份,是湖北地区发行量较大的一份报纸。因它的方针一开始便依循着“面向社会、进入家庭、指导生活、陶冶情操”这条贴近读者接近读者亲近读者轨迹,且具有较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并不一味媚俗的格调,所以在武汉市民中享有不衰的印象和知名度,被读者亲切地称呼为“那份绿报纸”(因报头套绿)。 十年来,武汉晚报周末刊也曾有过一些俗雅处理得当、颇受一些读者关心关注和好评的专栏和专版。如本刊曾有过的《现代启示录》专栏,既有较显著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栏目(以下简称“‘两创’纵横谈”)刊发多篇重磅文章,积极影响文艺舆论场,将“两创”讨论持续推向深入。《二十四节气在当代——让古老智慧绽放生机》,结合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创意的舆论热点,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生机魅力,引发热烈反响。微博话题阅读量超8200万,讨论量逾2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首页推荐,央广网、光明网、  相似文献   

7.
按:去年11月19日,由《中国国防报》和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联合召开了“生活中的国防话题”专栏研讨会,困家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等驻京的14个新闻单位的领导、专家出席了该会,就《中国国防报》的“生活中的国防话题”专栏以及如何搞好批评报道、创办名牌专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本篇是研讨文章之一。《中国国防报》的“生活中的国防话题”自1996年5月在一版开设专栏,至今已出版了200多期。随着报纸的增期和“话题”专栏密度的加大,该专栏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和各级媒体的关注。其中,不少报道还引起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家有…  相似文献   

8.
“三峡热”带给宜昌市新闻界的活力是前所未有的.在宜昌市,报台林立,竞争呈白热化.在激烈的竞争中,《三峡晚报·星期六》专刊越办越兴旺,成为宜昌市民最受欢迎的“周末刊”之一.不用行政手段,市民们自觉自愿掏钱订阅“星期六”.“星期六”上有一批市民喜爱的“名牌专栏”,恐怕是其原因之一.在最近的一次读者问卷调查中,三峡晚报最受欢迎的专栏,前三名均是星期六专刊上的“名牌专栏”:社会短新闻、警世钟、大特写.就像厂商创造名牌产品一样,报纸上的“名牌专栏”也有一个创造经营的过程,无不渗透着编辑们的匠心.纵观星期六专刊经营“名牌专栏”的过程,有如下几点突出地方:准确定位 坚持“三贴近”星期六专刊是1987年全国周末刊刚刚兴起时创办的.初期只模糊地认为:这张报应是趣味性、娱乐性、服务性很强,供读者茶余饭后欣赏的一道:“文化夜宵”.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加之一年一度“热心读者”的问卷调查后发现,星期六专刊仅仅停留在“休闲文化”这一层面是不行的.自费单订星期六专刊的众多读者,大都是普通老百姓,一般是不可能看到公费订阅的机关报的.他们要求在专刊上全方位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类信息,因此,星期六专刊也应和正刊一样,强调“三  相似文献   

9.
韦祖伟 《新闻窗》2008,(6):43-44
当前,时评正成为各种媒体树立社会公器形象、争夺读者的有力武器。一些传统严肃大报开设有时评专栏,如《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开设有时评专版,如《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走大众化、市场化路线的都市报更把时评当作步入主流媒体行列的重要手段,纷纷创办时评专版或专栏,如《南方都市报》多的时候每天就有三个时评版,包括“社评”、“个论”(“众议”、“专栏”)等。不仅如此,时评版在众多报纸中的版序还比较靠前、位置相当醒目,深受读者欢迎。另外,几乎所有的综合性网站都开设了时评频道。时评影响范围的大大扩展,给时评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表现舞台。  相似文献   

10.
《新闻知识》“刊中刊”这个专栏开辟得好,可以使读者的阅读具有广泛性。开阔知识见界。当然,从几期里的这个专栏看,也有不足,主要是内容太多,不够精炼,不够严谨。我认为:所谓“刊中刊”就是刊物里的刊物,应该是一本刊物里的最精华部分。所以“刊中刊”专栏应该为刊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建议对这个栏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在精华上作文章。栏目的文章不宜太多,而在精。每期可登文章二到四篇为宜,也可根据文章的  相似文献   

11.
韬奋一生主办过六刊一报,《生活》周刊于1926年创设的“读者信箱”专栏是他最早与读者建立的信息通道。此后,他坚持亲自拆阅和认真答复读者来信,一直贯穿于韬奋18年的新闻、出版生涯,成为他须臾不离的办刊法宝。韬奋曾把办好“读者信箱”专栏当作重要经验之一,他对夏衍讲:办好刊物的经验是亲自抓“一头一尾”。“头”是社论,而“尾”,就是答读者来信。通过它,韬奋不仅实现了早期“以读者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鹄的”的办刊目的,也在与广大读者的精神互动之中汲取力量,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历史责任,在努力追求实现广大群众的最高利益的同时,完成了由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到共产主义者的思想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飞去来器”是一种掷出仍能飞回的弯棒武器,“效应”是指宣传工作者所取得的效果,“飞去来器效应”,恰恰是和他希望通过宣传获得的效果相反。搞报纸宣传工作要学点宣传心理学,研究读者的心理,以免引起某些不良的后果。两年以前,我曾在中国青年报参加过关于“向钱看”问题的讨论。今天回过头来看,当时参加讨论的不主张“向钱看”的文章基本上是好的。可是从效果上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志不赞成这个  相似文献   

13.
“小言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邹韬奋主编兼主笔的《生活》周刊上言论专栏的名称,是三十年代初盛誉报坛,蜚声中外的一种新闻评论。《生活》周刊创刊于1925年10月11日,次年10月由韬奋接任主编。1927年9月25日,即从2卷47期起,于首页辟设“小言论”专栏,并由韬奋亲自署名主持笔政。一以贯之,直至1933年7月韬奋因名列国民党特务暗杀名单被迫出国流亡为止,经初步统计在六年不到的岁月中,一共撰写刊发417篇小言论、期期按时刊出,从未间断。即使在染病之日,韬奋也坚持在病榻上或提笔或口授进行撰述。小言论虽小,短则七、八百字,长则千余字,韬奋却视之为类乎该刊的社评,精心撰写,从未懈怠。开始时每期一篇,后来几年增加为二、三篇。正如他自己在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8,(8):110-110
《守住生活的阳光——晏乐安笑谈人生随笔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晏乐安现任孝感日报社副总编辑。该书收录了晏乐安同志在孝感日报“生活话题”专栏发表的随笔110篇。这些文章运用伟人、名人的故事及丰富的哲理,与朋友促膝谈心。成为读者“心灵诗意的栖居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地市报中一批专栏专版受到读者关注。如内蒙古《鄂尔多斯日报》的“大漠小议”、湖南《常德日报》的“3·15接待室”、“江苏《江南晚报》的“太湖人家”等.在当地可谓有口皆碑.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一个名牌专栏(专版)可以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它往往是这张报纸的重要“卖点”。名牌专栏(专版)不仅是一个版面的亮点,也是一张报纸的支点。要让“亮点”亮起来.“支点”立起来.就要增强品牌意识.精』已培育品牌。首先,要给一个专栏(专版)定位,要考虑它的个性,它的读者群和作者群,以及专栏追求的品位与档次。其次.突…  相似文献   

16.
扣时代脉博出拳头产品李洪波“星期话题”是经济日报目前所办专栏中开辟时间最早。持续肘间最长、社会影响较大,且深受读者喜爱的一块园地。它于1985年1月随经济日报“星期刊”的创办而与读者见面,故名之为“星期话题”,迄今已12年。作为报社精神文明宣传和社会...  相似文献   

17.
由本刊主办的“‘三个代表’与新闻宣传实践征文”活动,自去年第7期开始,到今年第6期已圆满结束。此次历时一年的征文活动,得到了军内外广大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同志的热情支持,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稿件,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征文结束后,我们仍保留“三个代表与新闻宣传实践”专栏,欢迎大家继续踊跃来稿。现把获奖名单公布如下:一等奖(2名)牢固确立“三个代表”在军事宣传中的指导地位(作者:范印华刊2002年第7期)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开创军事新闻改革的新局面(作者:蔡惠福刊2003年第3期)二等奖(4名)努力做一个奋发有为的思想者(作者:…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热点”二字很时兴。矛盾集中或突出的问题,叫“热点”问题;发表在报纸、广播、电视上,叫“热点”新闻。这些新闻拥有众多的读者,往往引起“轰动”效应,从实际来讲,“热点”新闻已经是新闻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了。那么,什么是“热点”新闻呢?我认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的“热点”新闻,  相似文献   

19.
本刊《前沿关注》专栏2006年第3期的讨论题目是《“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都要出新出彩——增强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讨论党报为什么必须做好“规定动作”,“规定动作”怎样做出个性和特色;党报为什么还要做好“自选动作”,“自选动作”怎样保持高格调和高品位;如何把握“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辩证统一关系,“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如何服从和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本刊《前沿关注》专栏2006年第4期的讨论题目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闻宣传——增强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讨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闻宣传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向一家报纸三版的《思想评论》专栏投稿,翻阅了该报今年上半年的合订本,经统计,分析后发现,三分之二的言论是“一事一典一议的‘三段式’”,只要看到所用典故,就可知道是议论哪方面的问题了。这种“三段式”的格式是:先说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件事作由头,或是听说,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