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言的近作《檀香刑》被认为是体现其努力转向民间立场的一次重大尝试,但是其民间立场因为带有鲜明的个性而引起了关于小说中历史、刑罚和爱欲的争论。本文认为《檀香刑》实际上体现的是莫言带有强烈知识分子批判眼光的民间立场,是莫言一贯的民族悲剧、民族根性和民族生命力主题的重申,是一种莫言式的民间立场。  相似文献   

2.
莫言的小说创作最初是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莫言开始以民间立场的姿态进行小说创作,这一时期莫言的小说在恪守民间立场的同时,并未和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传统和批判精神发生对立。《檀香刑》是莫言小说民间立场的一次大的转折,莫言站在了民间消极性的一面,站在民间和知识分子传统对立的一面,结果使莫言追求的民间立场写作因为道德的缺失而显得暧昧含混。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蛙》中,莫言延续了《檀香刑》中的民间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对话,借此凸显出民间叙事的优势。小说民间叙事的特点表现为:提供另一种历史文本;展现文化的多元性。但是在面对政治意识形态和消费主义时,民间叙事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左右为难,这正是莫言的民间叙事无法规避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作品信息     
正莫言多篇新作亮相结束了五年的沉寂,莫言又开始变得"高产"起来。继去年9月在两本杂志中刊发新作后,莫言的多篇新作再次亮相。其中有小说,也有诗歌。不少故事以莫言家乡为背景,一首诗中还写到了"外星人"。《十月》杂志副主编宁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莫言诗歌《高速公路上的外星人》(外二首)很有自己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莫言体"。而《花城》杂志主编朱燕玲觉得,莫言正在"寻求一种突破文学边界的东西"。在  相似文献   

5.
乔杰 《成才之路》2012,(32):34-34
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中国作家莫言。莫言获奖,直接的结果是,莫言的书火了,中国文学热了。有趣的是,就在莫言获奖前一天,仍有评论家说中国十年内本土作家将无人问鼎诺奖。但预言毕竟是预言,噱头毕竟是噱头,莫言获奖那是真实的。那么,莫言获奖,带给作文教学最大的思考是什么?我的认识是:"真实是一种力量。"莫言,是山东高密人,农民出身,从贫瘠的黄土地上走出的,骨子里带着"野孩子"气息的杰出作家。《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是他的长篇代表作,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又是"作家的自传"。  相似文献   

6.
<正> 今天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正确领会党对文艺的方针、政策有着重大意义。对待《讲话》,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讲话》的基本精神已经过时了,不能用以指导今天的文艺,一种认为《讲话》的一切论点,都有绝对真理的意义,谁要突破它,就必须使自己陷进资产阶级的泥坑。应该怎样分析和看待这些意见呢?我认为一要理解,二要求实。学习《讲话》,首先要了解《讲话》发表时的实际。毛泽东同志在《讲话》的结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6,(3):44-47
从表象看,《生死疲劳》故事情节的展开,伴随着主流意识形态下政治事件的推进。揭开表象,从写作立场来看,莫言一如既往地站在了老百姓的立场上,坚定了对生长于民间土壤之上的生命力的关注。无论是对民间语言的融入,还是对民间传统的承续以及民间意识的渗透,《生死疲劳》都是莫言构建起民间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鸿篇巨制。  相似文献   

8.
《檀香刑》是莫言艺术创作的一次"有意识地大踏步撤退",是其"作为老百姓写作"的有力尝试。莫言即是站在民间文化的立场上,用老百姓的语言(民间的说唱艺术---猫腔)、视角和思维方式来叙述一段民间文化的不屈抗争史。作品在民间文化与庙堂文化的矛盾斗争中,展现了民间文化的巨大的原始生命力,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在20世纪文坛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成功既有某种"政治性"的因素,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产物,最主要的还是因其作品也相应地显现出它自身的重要价值,体现了赵树理站在广大农民立场上独立思考的可贵品性,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强烈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讲话》已发表50周年了,《讲话》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革命文艺工作者。《讲话》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发展史上最完整、最彻底地解决了文艺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为了很好实践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毛泽东特别重视创作主体的作用。要求“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非常重视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意识修养和立场感情的改造问题。在毛泽东看来,这不仅是党的整风运动所要求的,也是创造“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的前提。他在《讲话》中反复论述了这个观点,还以自己“感情变化的经验”为例,说明思想的改造、“感情的变化”对于文艺工作者特殊的重要意义。在无产阶级文艺发展的历史上,还不曾有过一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象毛泽东那样注重反映过程中的主体的能动作用。应当说,高度重视文艺家作为创  相似文献   

12.
《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是1954年9月14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后的讲话,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阐明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纪念孙中山先生》是毛泽东为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撰写的文章,这篇纪念文章是在中国共产党成功引导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对孙中山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所作的一次新的全面、科学的历史评价。这两篇文章是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重要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我党的一篇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是我党我国制定文艺政策的理论依据.当这篇《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重温毛泽东的这一讲话,充分肯定《讲话》的历史功绩,重申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讲话》 ,对解放区作家提出了世界观改造、思想立场的根移、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之间的关系、阶级性与人性、歌颂与暴露等诸多重大思想理论问题。《讲话》发表以后 ,在解放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作家思想规范运动 ,广大作家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 ,彻底告别了“五四”人文主义的文学信仰 ,进而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全面转向无产阶级政治理想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为强调“全新中国”政治构想所推出的“全新文学”构想,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乌托邦意识.从其乌托邦意识形成和表现来看,农民子弟身份和浪漫主义诗人情怀强化了毛泽东文化实践和革命生活中的乌托邦色彩,直接影响到《讲话》“政治文本的文学想象”品质形成;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来看,《讲话》是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一次文学艺术方面具体出演,演绎的是社会发展形态的构想与展望,服从于毛泽东关于社会发展的乌托邦想象;从20世纪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来看,《讲话》所包含的乌托邦意识表现在对民族国家形象与文学形象的共鸣式叠合的理性诉求,是对历史的自行展开过程的一种高清度的把握.毛泽东借用乌托邦思想所显示的不满现存、指向未来的努力,使《讲话》文本和全新文学实践保持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体现了超越时代的历史性追求.  相似文献   

16.
曹刚 《安康学院学报》2013,25(2):43-45,60
莫言作为中国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文学创作与百年中国文学的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对莫言小说的阅读,可以发现在他的小说中鲜明体现出了一种"田野"意识。这种"田野"意识不仅表现在"说书人"立场的确立上,也体现在"田野"的独特空间特征上;莫言小说的另一特征在于向读者展示人性当中的"朦胧"地带。这两方面的努力成为了莫言在世界文坛上获得相应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讲话》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现点、方法,系统而又深刻地阐述文艺问题的光辉著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为文艺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半个世纪的革命文艺实践证明,《讲话》是指导我们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解放区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深入贯彻执行《讲话》精神的结果.反之,无论是“左”倾思想对《讲话》的肆意歪曲,还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讲话》的诋毁否定,都给文艺事业带来严重灾难.“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挖掘、梳理和拓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及其理论资源,特别是认真研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是建设当代形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值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四十九周年之际,对几十年来《讲话》研究的最一般情况进行一次反思,以呼唤《讲话》的一袭馨香,化育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及其理论的“劲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讲话》,对解放区作家提出了世界观改造、思想立场的根移、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之间的关系、阶级性与人性、歌颂与暴露等诸多重大思想理论问题。《讲话》发表以后,在解放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作家思想规范运动,广大作家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彻底告别了“五四”人文主义的文学信仰,进而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全面转向无产阶级政治理想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四十八年前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最重要的代表性著作,也是我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的伟大文献.它总结了"五四"以来中国新民主主义文艺的历史经验,提出了符合国情的马列主义文论原则和文艺方针政策,指导和推动了中国解放区文学的发展.联系中国解放区文学的实际,对《讲话》作认真的学习和研究,这对发展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一定会大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