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看完程少堂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杂志上,充斥着语言暴力且带有文革遗风的杂文体的《缺乏学术素养的批评可以休矣》(以下简称"《缺》文")一文,我感到很失望。第一,程老师不是本着学术研究的态度来回应我的文章的,而是态度倨傲,大动肝火,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这种表现令其大失学术水准。第二,我的《"语文味"教学理论批判》共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大学学术文化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观念、学术精神、学术环境是大学学术文化的构成要素。学术本体观、学术态度观、学术目的观、学术发展观、学术评价观是学术观念体系的主要成分。探索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自由和开放的精神、科学与人文统一的精神是学术精神的基本内涵。学术道德规范涵盖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环境既包括硬件环境也包括软件环境。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于 2 0 0 4年 8月 2 6日颁布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试行 )》 (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对明确学术要求、保证学术质量、维护学术尊严、纯化学术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既比较全面涉及了学术规范的方方面面 ,又具有现实针对性。例如 ,《规范》对引文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 ,无论曾否发表 ,无论是纸质或电…  相似文献   

4.
课程研究在我国已取得巨大进展,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课程研究的学术传统主要通过移植和引进西方课程理论来建构自身的课程理论体系,课程论学科研究存在依附西方课程理论话语与缺乏严格的学科规范的问题。学术规范的确立、学术批评的开展与课程研究的本土化,是重建课程研究学术传统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5.
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层面的存在,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良好的精神涵养是个体及社会群 体发展进步的强大支撑。其中,学术精神则是推动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实现学术道德素养逐步养 成的一个内核。研究生学术精神作为一种完整的精神体系,其内容丰富、外延深远。研究生学术精神 的基本内涵是: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刻苦勤奋专业的态度、学术研究的独立与自由、学术批判与创 新;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内在价值则主要体现在:促进研究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增强研究生学术规范 意识,提升学术道德水平;有利于国家后备学术人才的培育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知,充盈着"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就是着眼于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思考、善于发掘,用语文的方式教语  相似文献   

7.
大学体育教学应当充盈着"教学学术",并由健全、合理的学术精神来引领和规范.但在经验主义、技术主义的影响下,体育教学逐渐沦为技术传习、程序操作,体育教师很少以学术的方式思考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体育教师往往就技术论技术,造成体育"无人";依赖现有经验,忽视学术精神;缺乏批判精神,教学思想守旧;缺乏教学智慧,师生关系疏远,从而造成了教学学术的缺失.要重塑教学学术,体育教师必须实现"技术传习教学"向"反思型学术教学"转变.具体要做到在学习中提高学术素养,在反思中获得发展动力,在积累中感悟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8.
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指的就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要让学生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做足语文味呢?最近,笔者在杭州聆听了全国语文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蒋军晶老师的一堂课,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语文味。一、"读"占鳌头——让读饱满一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层面的存在,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良好的精神涵养是个体及社会群体发展进步的强大支撑。其中,学术精神则是推动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实现学术道德素养逐步养成的一个内核。研究生学术精神作为一种完整的精神体系,其内容丰富、外延深远,对其进行研究需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三重维度:一是进一步厘清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基本内涵,二是挖掘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内在价值,三是探索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部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据教育部消息,这部《规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对明确学术要求、保证学术质量、维护学术尊严、纯化学术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据介绍,这部《规范》既比较全面涉及了学术规范的方方面面,又具有现实针对性。《规范》还对基础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尺度:“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对基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吴宏聪自选集》具有准确敏锐开放前瞻的学术感觉、学术意识与可贵的学术勇气;"顾及全篇全人"、"坏处说坏,好处说好"理性辨证批评原则;宏观把握与微观细读相结合的方法论;融合生命体验的学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学术评论缺乏批评意识,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从学术研究自身的发展逻辑来看,学术批评对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学术批评彰显学术立场并引领学术发展方向,学术批评有助于学术创新,学术批评可优化学术生态,学术批评砥砺学术思想发展,学术批评可增强学术认知能力,学术批评有助于学术积累与思想革命。学术评论呼唤严肃...  相似文献   

13.
《语言和文化评论集》是我国语言学界近年来第一部学术批评论文的汇集 ,它对我国学术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笔者深感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都应该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本书。本文从该书的具体文章出发 ,重点分析了学术批评和学术规范的相关问题 ,希望能唤起大家的注意 ,实事求是地治学做人 ,为共同营造中国健康活泼的学术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07,(9)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效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中学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就是指学  相似文献   

15.
姚小鸥《洛道五丈渡汲水》一,已背离了正常的学术争鸣与批评。该对赵逵夫先生关于《公莫舞》的研究作了严厉指丽,谓其“抄袭”、“剽窃”杨公骥先生的研究成果,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本从《公莫舞》的研究史,赵、杨研究的比较,以及赵的贡献与其所遵循的学术规范等方面,对该予以反驳,并论及其在学术批评方面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读写结合"既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又是一个前沿的课题,它涉及语文教学的手法。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语境及高中生课外阅读整本书状况不容乐观的现状下,笔者以《平凡的世界》为例,运用"读写结合"于整本书阅读中。其策略包括不同阶段,选取书籍;读前激趣,适当引导;分时任务,循序渐进;思维碰撞,诉诸笔端。最后呈现的形式是学术小论文。在这过程中,"读写结合"是基本手段,"问题设计"是关键,学生的思索是主体。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 2 6日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试行 )》。学界认为“这是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这个《规范》符合一切正直学者的强烈愿望。”关于学界剽窃、抄袭、造假等学术腐败的新闻近几年来屡见报端。一些学者指出 ,学术不端行为成风的一具重要原因 ,就是学界在学术成果的生产、发表、评价等各个环节长期缺乏严格的规范 ,存在制度的缺陷。历时 3年、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建议起草完成的《规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对…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体现语文素养,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的。从分析什么是语文素养入手,指出语文教学应通过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勾画、批注书写的"写味"体现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天中学刊》是由黄淮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6年。以"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紧跟学术前沿,倡导学术争鸣,扶持学术新人"为办刊宗旨。先后被评为全国  相似文献   

20.
晏杰雄的新著《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是一部以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批评专著。这部著作宏观视野超前,微观分析细致,论证系统、深刻,论从史出,有理有据。著者注重开掘新的研究思路,从文学史的视角对长篇小说文体加以研究,并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文学经验提出“长篇小说文体向内转”的新观点,使得这部论著具有相当的开创意义,同时也显示出了著者高度的学术自觉和专业的批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