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V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媒介正在逐渐成为人们表达自己的一种途径。各式各样的DV作品通过网络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作品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官方主旋律叙事形态,表达了更为个人更为自由的思想。而网络DV作品中存在的亚文化,更是作为主流文化的一种补充,成为很多DV爱好者的创作源泉。本文通过对新浪宽频网DV短剧的实证研究,从传播学的维度分析这种亚文化存在的原因,并提醒DV创作者对DV作品中的亚文化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2.
DV和谐议     
DV原本是一种视频记录格式,由于被用于民间,逐渐超越了其技术性范畴而具有了意识形态意味,如"通过接近真实地记录人生的一种生存状态,改变了以往影像制作权只掌握在少数电影电视从业人员手中的局面①,因而具有了"革命性的一面"。甚至有人断言传播意义上的DV概念将会消亡,②从而指出其历史性终结。通常认为DV包括了设备、作品、文化和创作四个层面的意思。与其在概念上  相似文献   

3.
高校DV("Digital Video",指数码微型摄像机,可以引申为使用微型数码摄像机拍摄制作的电视作品)作品体现了青年学生对影像话语权的掌握.通过DV作品,他们观察和体验生活,表达意见,传达对各种问题的思考.这类作品成为社会影像作品格局中的一支力量.大学生DV作品的体裁、内容、风格反映出青年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格,折射出他们观察生活的广度、深度,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态度,成为透视大学生内心世界和生活状况的途径.DV创作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导演将文字作品转化为舞台形象--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文字作品为导演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依据,但要将文字内容在舞台上展现出来,使其充满艺术感染力,还需要导演具有独到的艺术见解,根据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长去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   

5.
给DV安个家     
近几年,我国的纪录片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创作趋势,一些DV爱好者,他们拿起DV摄像机,像有身份的主流媒体记者一样,开始深入底层,自选题材,有的甚至自掏腰包,拍出了一批"另类"的纪录片,个别作品还屡屡在国外获奖.但就DV人的民间性和独立于体制外的身份,使他们的"个性化"作品,往往不能适应主流媒体的需求,所以一些DV纪录片爱好者不得不选择了境外,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可以播出的"家".  相似文献   

6.
李蕊 《现代传播》2019,(12):109-111
安德烈·巴赞电影理论的"作者策略",长期以来存在着"消极作者论"的误读。安德烈·巴赞在《摄影影像存在论》中曾提出"拒绝人的介入"的说法,被认为是一种主张电影作者零介入的"消极作者论",这实际上是他早期文化评论阶段的观点。安德烈·巴赞的新现实主义美学主张"隐去作者",同时强调创作主体的"选择作用"和"个人视野",追求独特的审美处理方式,它包含着对创作主体的创造性作用的高度认可。安德烈·巴赞在后期发展出了独立的"作者策略",这一"作者策略"有着自己的标准和原则,它主张在发掘电影导演的个性和天赋的同时,从作品出发对电影做出合乎美学原则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DV和谐议     
DV原本是一种视频记录格式,由于被用于民间,逐渐超越了其技术性范畴而具有了意识形态意味,如"通过接近真实地记录人生的一种生存状态,改变了以往影像制作权只掌握在少数电影电视从业人员手中的局面① ,因而具有了"革命性的一面".甚至有人断言传播意义上的DV概念将会消亡,②从而指出其历史性终结.通常认为DV包括了设备、作品、文化和创作四个层面的意思.与其在概念上纠缠,不如强调其动作,以此把它和行为主体联系在一起,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这个新生事物在当代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燕菊 《新闻知识》2005,(11):61-62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DV摄像机在我国迅速普及,并逐渐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一些年轻人完全凭借直觉而非固有的技法拿起DV机,用个人的眼光,拍自己身边的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创作出一批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个人DV纪实作品。在DV创作出现后的最初几年里,DV人的民间性和独立于体制外的身份及其作品中透出的“边缘”“另类”倾向,使他们的“个性化”作品往往不能满足于主流媒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不管你是否在意,现在有一种名叫DV的影像作品,已在中国的民间忽然蔓延开来。先是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以家用的数码摄像机捣腾出些个名字怪怪的所谓“独立影像”,在各类国际影视节上频频获奖。而于2001年年底举行的“中国首届独立影像节”,则完全把专业影视机构撇在一边,DV爱好们云集北京,通过观摩本土创作的50多部剧情片、实验片和纪录片,实实在在地过了把眼瘾,也“闹了回自己的电视节”。当今世界最大的独立电影盛会圣丹电影节已经落下帷幕,40%的参展影片都不约而同地采用DV拍摄。仿佛一眨眼间,DV正异常突兀地横亘在所有专业影视人眼前,最具颠覆性的一个说法则是“DV给每一个人提供了拍摄影视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周立萌 《视听》2018,(11):79-80
本文通过对费穆导演的电影作品与理论研究进行剖析,试图总结出其在中国影像本体现代性探索上得到的宝贵经验与遗产。费穆是中国最早强调电影与戏剧分离的导演之一,先锋性的旁白与独创性的"空气说"都使其在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费穆的电影美学进行探究,对当下的中国电影创作具有深刻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友欣 《东南传播》2010,(8):138-140
大学生校园DV剧是大学生自己创作、编演,展示校园生活和青春文化的影像作品。产生于当前视觉文化的语境中,产生于科技进步带来的阅读、创作方式改变的传播环境中。校园DV剧的传播内容多是展示大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和心灵历程,主要表现为爱情的追寻与反思,青春的迷茫等。校园DV剧呈现出影像的多元性、篇幅精短等特征。网络空间、大学生电影节等成为大学生校园DV剧传播的重要渠道。相比于青春校园电影,大学生校园DV剧仍有许多局限,但是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DV作为一种简便、低成本的影像记录方式,它的流行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我们已经能强烈的感受到,DV创作活动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力,一个新的影像创作的时代的已经到来。对于DV这个概念的解读,除了Digital video这种记录方式和记录设备之外,还有DV创作活动和DV创作风格两层含义。如果用时下在电视节目中的现象来来注解这两个含义的话:DV创作  相似文献   

13.
DV(DigtalVideo)是一种数字视频记录格式。如今已为中国非专业影像创作爱好者(甚至是专业人员),尤其是年轻并富有创造力的在校大学生或各行各业的青年人广泛使用,在主流媒体上DV类型的节目也出现并发展起来,这种现象带来了中国影像创作的解放,带动了电视传播的平民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14.
第六代导演的电影艺术实践是对影像艺术的不断探索与考究所形成的,与此同时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也形成了独特的格调.从张元的"即兴创作"《北京杂种》,到娄烨的"个性化叙事"《周末情人》,再到贾樟柯的"臆造的纪实影片"《小武》,第六代导演从注重现实题材,到通过视觉和听觉传达影片的信息,以及画面的运动、色彩、光线、声音等影像.为了迎合大众的观影口味并且带给观众更好的观影效果,本文从审美理念、影片风格、文化觉醒三方面对第六代导演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罗建光 《今传媒》2012,(2):138-139
随着DV摄像机和计算机的普及,DV短片在当今高校已成为学生短片创作的一种潮流,本文对当前大学生的DV作品创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给DV安个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冶夫 《传媒》2004,(3):39-41
近几年,我国的纪录片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创作趋势,一些DV爱好者,他们拿起DV摄像机,像有身份的主流媒体记者一样,开始深入底层,自选题材,有的甚至自掏腰包,拍出了一批“另类”的纪录片,个别作品还屡屡在国外获奖。但就DV人的民间性和独立于体制外的身份,使他们的“个性化”作品,往往不能适应主流媒体的需求,所以一些DV纪录片爱好者不得不选择了境外,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可以播出的“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有效地指导有追求的青年影像工作者利用DV设备进行专业化的影像创作,笔者在2008年创立了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创作包括纪录片、剧情片、实验片、新媒体短片在内的各类影像作品.在工作室的创作中,指导一些学生基本完成了从初学者到专业影像创作者的转变,和他们一起经历了第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三年间创作和指导创作的20部各类作品获得包括法国FIPA电视节、长春电影节、香港华语纪录片节、上海电视节、"金鹏奖"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大赛、中国纪录片大会在内的50余项奖励.作品获得好的社会评价,当然不是创作主要的宗旨和目的,不过,客观的社会评价也能给创作和教学提供一个相对准确的参照坐标.在构建这个坐标系、寻找这些坐标点的过程中,难免回想起和学生一起经历过的那些创作过程,于是产生了一些想法,其中或能找寻到对影像创作者进行专业培养的一些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8.
当DV摄像机作为家庭的消费电器广为普及的时候,拍摄自己的生活、拍摄周围人的生活,并在电视上展示已成为可能,上电视、拍电视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与专业电视设备相比,与雇用大批专业电视工作人员相比,DV作品大大降低了影像制作成本,只需要付给DV通讯员一定的稿酬,就可以得到一条新闻,而且还有可能是独家新闻、时效性最强的新闻。DV的普及,正在打破影像领域的贵族化传统,重新确立大众传媒的本质属性。它的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19.
舒影 《视听纵横》2005,(5):35-36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受众化水平不断提高,DV从一种昂贵的电影电视从业人员专业器材,而迅速成为普通人有能力购买和使用的摄像工具。其个性化传播的特征顺应了人们在这越来越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的需求而迅速兴起。不过,DV给了人们影像权利的同时也破坏了影像艺术的高贵和经典,每个人都似乎成了艺术家。DV到底是以怎样的一种身份介入影像艺术之流的,DV的美在何方?  相似文献   

20.
DV是"Digital Video"的英语缩写,习惯上指的是小型的数码摄像机,通过数码方式拍摄并记录的动态影像素材可通过电脑进行后期剪辑。当前,我国大学生DV创作潮流正在许多高校蔓延,大学生DV创作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