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性生态系统形成及运行是美国大学社会捐赠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美国大学社会捐赠系统环境构成中经济是捐赠系统的物质基础,宗教文化传统是捐赠系统的思想基础,社会相关运动是捐赠系统生成的催化剂,国家相关制度安排是捐赠系统运行的保障。美国大学社会捐赠系统与经济、宗教文化传统、社会运动及相关制度等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机整合衍生演化形成了社会捐赠——社会环境激励、支持——社会捐赠发展——大学发展——服务社会和捐赠者的功能增强——社会和捐赠者发展——更多社会捐赠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律动系统,呈现出整体性、社会性、动态性、适应性与开放性、持续性的良性生态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2.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6,(4):85-91,78
该课题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础,对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形成与运行规律进行研究,从纵向梳理了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要素,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系统内部要素与系统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机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横向剖析了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生态系统机制形成与发展的促生与激励机制;系统要素的联系与互动机制;系统运行的规范与创新机制;并以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个案分析验证了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机制运行的特点与规律。研究发现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是一个生态系统,并形成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系统各要素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并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重大影响。人们参与的系统可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微观系统中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互动,是评估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模式状况全面反映了各系统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日本教育系统不仅包括学校教育系统,还包括社会教育系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大教育系统的结构模式。其教育权力配置也突出体现大教育系统特征.相关行政机关职能广泛涉及社会大系统,而并非仅局限于学校教育系统范畴。由此形成了教育与社会的紧密结合.从而改变了其教育教学的模式、课程、形式和方法等,并形成日本大教育系统的鲜明特征。当然.日本大教育系统的形成与其教育理念由学历教育到学力社会的发展变化存在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职业道德系统是一个完整而开放的系统,就其本质来说,它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并伴随着整个社会系统运动而运动。运用帕森斯的AGIL模式分析了师德系统在整个社会系统中适应并以社会系统为基础来重新制定师德系统的目标,通过整合师德系统和社会系统来确保师德系统内部得以顺畅,以达到更好地维持原有的师德系统的运转。  相似文献   

6.
社会助学保障,强化了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促进和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社会助学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自考教育质量的高低。针对当前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社会助学系统、提高自学考试教育质量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生活的经济化与社会文化认同之间的不协调,致使在当前社会思想问题复杂化、矛盾化的状态之下,找到一个理论的支撑进行分析尤其显得必要。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理论为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思想状况提供了一种理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合法性具有与当前社会生活系统紧密联系的指导性价值:其理论上的价值表现在合法性是分析社会思想状况以及社会建设中的系统危机、分析社会结构矛盾、整合社会系统、促进社会系统的合法化提供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其实践价值表现在合法性是指导社会结构整合的一个理论工具,在对行政系统制定法律法规,促使政治、经济的文化认同,促使社会产生共同的文化精神,避免和解决合法化危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来处理自己与他人及社会这个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然而,对于中国而言,社会整体正处于转型的特定历史阶段,转型期的特定历史现实,导致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缺位。在这种情况下,“八荣八耻”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缺位的不足,并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消费社会使物的符号编码成为必然,能否使大众接受符号编码是编码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广告、媒介的单向度、超负荷信息传播造就了无意识的沉默大众,正是这种无意识、沉默和麻木使大众被动接受了物的符号编码。大众一旦接受了物的符号编码,物的系统就变成了一个胁迫大众消费的符号系统、社会压力系统。在这种系统中,人们成为被符号牵引的消费的奴隶,为消费而消费,社会成了一个符号异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认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主要受到微系统、中介系统、外系统和大系统四个系统的影响。在四个环境系统中,微系统的影响是关键,因而重点讨论了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人格因素等微系统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