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14,(1):31-33
城市国际形象属于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范畴,是国际人士对城市形象的认知,是国际媒体所呈现的城市形象。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当前城市国际形象的建设与推介被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面对全媒传播、全球传播、全民传播的时代背景和媒介环境,如何突破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的现实困境,实现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创新,是当前应该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型活动与城市之间具备极强的关联效应,已成为打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路径。以进博会为例,融媒体传播矩阵的构建助力城市形象"出圈",同时其国际化传播手段创新也促使城市名片"出海"。大型活动在树立城市国际形象方面具备机遇和优势,但也面临"蒙特利尔陷阱"、突发事件破坏形象、忽视国际受众反馈等问题。在以大型活动为契机提升城市形象时,需因地制宜,在大型活动中着力推广地方城市品牌;政企与民间团体多方参与,共同助力城市形象建设;利用大型活动,积极开展面向国际的城市公共外交;开辟国际传播新媒介,让城市形象走向世界;及时获取国际受众的反馈。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形成城市自身独特的品牌和传播力是城市化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城市形象越来越成为衡量城市全球竞争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挖掘城市自身的文化优势,并通过艺术传播的加持,形成可感知和可认知的城市品牌价值内涵,提升城市形象的独特性与吸引力,已成为城市国际传播、构建城市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城市品牌及其传播力建设,既要有艺术的想象,也要有科学的路径和方法,特别是艺术思维、艺术思想和艺术方法,在城市品牌塑造和国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就是在城市形象元素的资源库中提炼、发掘与扩散能体现城市精神的地脉和文脉,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提供身份性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根,是城市形象本质的抽象、积淀和塑造。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16,(4):67-70
正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发展迅速,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媒介环境、舆论环境、传播主体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主要依赖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来进行。因此,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共享性等特性开展城市外宣,应成为移动互联时代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重要策略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城市国际传播CITY BRANDING分享全球城市传播案例探索城市形象传播规律助力城市国际传播计划搭建学界、业界与国内外城市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将国际城市中品牌建设、公关活动的优秀案例引进来将中国城市中极具特色的国际传播案例推出去专题分析境外媒体对中国城市话题的关注及原因。  相似文献   

7.
旅游城市的形象传播是一项综合的工程,任何一种单一的传播方式都不能保证预定的传播效果。旅游城市形象传播还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任何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都不利于优质形象的累积。面对复杂的受众构成、分散的传播信息、多样的传播媒介,旅游城市形象传播应采取整合传播的方式,形成受众与旅游城市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传播多元化、全球化、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现实语境下,城市形象对外传播需要借力于节事活动(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的助推。举办体育赛事,尤其是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在彰显城市软实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正城市品牌是城市内在文化底蕴与外在城市形象的综合体现,它不仅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也体现在城市历史文化、地域自然特征、城市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由于不同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不同,城市品牌必然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特有的名片。①城市品牌国际传播既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力工具,也是国家形象传播战略的重要构成,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当前,城市品牌国际传播亟需创新思路和运作策略,以提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城市间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加强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是增强城市软实力、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结合城市特色与发展实际,面向海外受众开展富有成效的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是对外传播领域正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武汉市委宣传部将经贸联系较为密切的英国作为目标国,以世界名校剑桥大学学子为目标受众,以英文主旨演讲为重要载体,开展城市形象推介,影响未来有影响的人,产生热烈反  相似文献   

11.
当前江苏正处于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加强江苏国际形象传播有助于江苏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提升江苏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正城市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对这一城市的政治文明、经济建设、社会风尚,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形成的综合的主观印象。打造良好的城市国际形象对城市自身发展大有裨益,也是塑造本国国际形象的有力途径~①。北京定位为世界城市,上海和广州定位为国际大都市。它们作为中国三大重要的一线城市,有条件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大城市群。若能在对外传播中形成合力,将有助于对外彰显我国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3.
城市形象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全球媒体有关广州的报道,对广州城市形象的全球媒体影响力开展实证分析,并从强化政府主导、畅通参与渠道;融入国家战略、提升传播层级;推进科技创新、塑造崭新形象;发展数字产业、夯实传播基础;布局未来传播、增强舆论引导等方面构建提出了增强广州城市形象全球传播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大多注重城市形象塑造,在城市形象传播上也进行了不少积极的尝试。虽然不乏成功案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潘虹燕 《文化学刊》2023,(10):141-144
基于对成都的城市观察,探讨城市传播力与体育文化的融合情况。通过对城市的体育文化、文体生活、媒介讯息等进行资料搜集、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数据分析等,发掘人们对城市体育的集体记忆、文化感知,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的赛事传播现状,结合城市赛事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和理解,研究与受众诉求相契合的赛事传播路径。最终在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上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不同类型的城市特征出发,针对新近成立的一批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如何进行城市国际传播,提出三种典型路径:一是聚焦城市发展的产业化传播路径。如重庆、东莞、佛山等制造业名城,扎根城市特点,服务城市制造走向世界,将城市故事、产业故事和全球叙事有机结合;二是突出城市文化的区域化传播路径。如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要扎根湾区文化、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以对话交流拓展国际传播;三是注重城市连接的数字化传播路径。对上海这样的全球都市来说,数字化是对标全球城市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经由城市界面的大众个体化生活实践,更有利于城市精神、文化和历史的全球传播。产业化、区域化、数字化并非城市国际传播的单一路径,而是城市国际传播的复合路径。总体上,不同地区城市国际传播中心在服务和探索城市国际传播的过程中,都可采用以产业化作为故事内核、区域化作为文化承载、数字化作为创新连接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7.
研讨会举办了"全球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战略转型"、"区域和城市形象传播"、"大数据时代的全球舆情新趋势"、"中国梦的国际传播"、"中国核心政治话语传播"、"中国媒体本土化战略"等四个专题分论坛和两个圆桌会议。(摄影徐讯)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盛会的举办,既是一座城市塑造国际形象难得的机遇,也是提升对外传播能力的有益实践。2014年,南京以实现"中国梦"核心价值内涵为统领,以举办青奥会等国际盛会为契机,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中华文化、彰显城市魅力的过程,通过事件营销、整合传播、文化浸濡等手段,转变成提升南京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成效,让南京更加鲜明地融入世界,让世界更加生动地了解南京。  相似文献   

19.
<正>国外媒体对中国众多城市的各类型报道中,北京作为首都,无疑是被关注最多的城市。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国际受众对北京城市形象的认知状况和国际受众在获得这种认识的过程中接触和使用各种传播渠道的情况,探讨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国对外传播媒体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北京城市形象的设计、构建与传播提供参考。此项调查采用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问卷语言为英  相似文献   

20.
<正>当下,在中国各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之际,积极构建符合自身特点、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对外传播格局,对于增强城市对外传播能力,提升城市对外美誉度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城市国际化进程中杭州对外传播格局现状,就如何探寻创新对外传播策略,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在国际大舞台上更好地发出声音进行探索思考。实践当前,城市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复旦大学"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截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