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会的新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邻居家的孩子所在班级要开家长会,孩子的爸妈再次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去学校为孩子开“家长会”。“家长会”,为何沦落至此?会议模式太老调,家长们一听就腻在校方和教师们看来,“家长会”无非是让孩子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成绩,于是,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家长会”模式:先由学校领导讲话,剩下的事情便是由各班的班主任按成绩给学生排排名次,划划等级,分分类别,以此引起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最后强调家长要与学校、老师配合等等。这种老调重弹、模式不变的“家长会”,家长们都听腻了,谁还想来开第二次呢?会议内容太盲目,家长们一听就烦有些…  相似文献   

2.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关心孩子的家长就会忙着询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有的家长会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如果孩子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家长就会感到失望。还有的家长会这样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发现了什么?”让孩子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新鲜事,甚至让孩子提出问题来。两种提问应该引起我们家长的思考:你赞成哪一种提问呢?  相似文献   

3.
李娟 《班主任》2007,(3):23-23
每次开家长会前,我都认真准备;每次开家长会时,我都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然而,每当我请家长交流感受或介绍教育孩子的成功方法时,会场便立刻鸦雀无声,家长会成了“一言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为了让家庭之间能更好地沟通,我与学生经过再三准备,召开了这样一次家长会——每个学生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向同学和家长介绍父  相似文献   

4.
韩香霞 《生活教育》2009,(11):35-35
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相互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孩子方法的重要途径。不少学校开家长会,或是教师汇报学生在校表现。或是家长述说孩子在家情况。一开家长会,教师、家长在教室里开会,不少学生提心吊胆在教室外“站岗”。或是在家等待家长的“暴风骤雨”。这样的家长会以教师为主角、家长为配角,  相似文献   

5.
惯常的家长会都是家长独自参加,孩子不在现场。家长会的内容,无非是对孩子进行“批斗”:教师细数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家长则厉陈孩子在家的种种恶习,教师、家长互相“投诉”,专找孩子的缺点。而躲在家里的孩子呢。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生怕父母回家后找自己算帐。家长与孩子在这种对立的关系下。怎能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相似文献   

6.
在八年的幼教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下面是我对新入园幼儿家长工作的一些粗浅体会。一、坦诚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第一次召开家长会时,向家长坦露心扉。孩子初入园,家长最渴望的是与老师交流,向老师介绍自己引以为骄傲的宝宝,让老师喜欢他。他们会对老师的每句话语都很在意,估摸老师对他孩子的喜爱程度。为此,我总是抓住见面的第一次,家长会的第一次,坦诚地向家长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如何对待调皮的孩子,如何面对内向的孩子,又是如何喜欢全面发展的孩子……并且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家长“对号入座”,家长…  相似文献   

7.
毕业班家长会上,好多家长反映青春期的孩子在家里逆反心理很强,对于家长的叮嘱总认为是多余的。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读懂这份爱呢,笔者想到了王菘舟老师的“亲情测试”。  相似文献   

8.
周雁 《班主任》2013,(12):30-30
家长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家长会?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家长们更有收获,能解决更多孩子的问题,同时也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达到双赢?我对家长会进行了一些探索,其中给家长发“小条”的方式取得了不错效果。  相似文献   

9.
每次开家长会,学生紧张,怕挨批评;家长不来,怕丢面子;我更头痛,怕没效果。怎样才能使家长会真正起到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学生的作用,变成学生欢迎、家长企盼、老师满意的会呢?经过思考,本学期我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家长会上,我没有“一、二、三、四”地对家长提出过多的要求,也没有像介绍劣质系列产品似的批评后进生,更没有训斥家长。我把家长会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让由学生推选出来的我班的“小名星、名家、功臣、进步生”与家长见面,介绍自己的优点,展示自己的才艺。“故事大王”刘西洋、“小作家”赵放、“…  相似文献   

10.
“要开家长会了!”当孩子告诉家长这个消息的时候,家长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是烦躁,害怕,还是期望?每一位家长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班主任的责任。开家长会是学校和家庭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那么家长会该如何开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