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洞穴之喻"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的最基本的哲学寓言,也是他对教育的过程和本质最深刻的阐释,指明了灵魂转向是受教育者与未受教育者的根本区别。"洞穴比喻"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是一门灵魂转向的技艺,并揭示了善的理念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以"洞穴比喻"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来剖析我国当下的教育现实,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
《理想国》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书中作者通过三个著名的隐喻阐明了他精心设计的宏大的教育体系:“太阳”喻阐明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即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线段”喻阐明了教育的形而上学前提,即灵魂认识最高的“善的理念”的可能性;“洞穴”喻阐明了教育的艰辛历程,即灵魂完成转向并不断向上,追求最高的“善的理念”的过程。而且,正是这些美妙的隐喻使我们领略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特有的理想情怀与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的释义,在对洞穴隐喻的结构和意义梳理基础上,发现教育作为一门灵魂转向技艺的同时,这一灵魂转向还具有不同维度的方向性。这一方向性关涉到不同灵魂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变动。尤其在洞穴隐喻中,存在着囚徒从洞穴内朝洞外的日光出离,又从洞外世界返回下降到洞穴之中的过渡。本文认为这两次不同方向的灵魂转向存...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面临着困境,如无法承担引导人类走出迷茫、使心灵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提升的重任;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性和道德的培养,重视成才而忽视了成人,则会偏离教育主旨,教育工作者亦会处于迷茫状态之中.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洞穴之喻”就已经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唯有教育能够引导现代人摆脱物质的诱惑与束缚,将人类灵魂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面临着困境,如无法承担引导人类走出迷茫、使心灵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提升的重任;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性和道德的培养,重视成才而忽视了成人,则会偏离教育主旨,教育工作者亦会处于迷茫状态之中。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洞穴之喻"就已经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唯有教育能够引导现代人摆脱物质的诱惑与束缚,将人类灵魂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6.
《理想国》中“洞喻”的教化意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在理念论的基础上区分了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并确立了灵魂转向的方向。笔者主要分析《理想国》中“洞喻”所叙述的“灵魂转向”所体现出的对本体性知识的专注、德性超越的内向性及其教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洞穴喻”是西方哲学的经典寓言,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三个隐喻之一,它包含柏拉图哲学基本理论和观点.在“洞穴喻”中,柏拉图以“洞穴”喻世,来说明现实世界中两种不同本质人的不同境遇,一种是特立独行、有思想、自由求索积极上进的有识之士;另一种是逆来顺受,不愿接受改变的无知之徒.“洞穴喻”带有一定的启蒙之意,也是西方哲学史早期启蒙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助"洞穴比喻",象征性地说明了两个世界的划分问题,论述了灵魂转向的必要性,并系统地阐述了理念论的丰富内涵。"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对理念论的深化和总结,它代表了柏拉图的基本思想,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心灵承载着国家,教育引领灵魂的转向,理想国度的实现端赖于实施良好的教育,这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基本理路。柏拉图在书中描绘了公民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内容,在此过程中,灵魂不断提升,直到得以观照实在本身也即哲学王被培养出来,这样,正义的国度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柏拉图著名的洞穴之喻中,教育是促使人的灵魂转向善的技艺。他区分了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不同,从而为人们探寻教育的本质问题提供了启示。现代教育忘却了教育促使人的灵魂转向这一本质特征,而仅仅满足于身体的需要及其转向,这是造成现代教育困境的根源所在。现代教育改革不应满足于流行教育理念的相互更替,而应关注教育的本质问题和有关人的灵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词尾“然”是上古就有的词缀,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朱子语类》中,后缀“然”不仅构词数量多,而且活动能力很强。文章调查了词尾“然”在《朱子语类》中的使用情况,并从发展的角度,对“然”作了历时梳理。  相似文献   

12.
从字形演变角度看《说文解字》对"临"本义存在误解,后世"临时"的语义由"面对某事的时候"之意所衍生。"临时性"组合与"临时性"结构所代表事件或动作在"正式性"、"偶发性"、"持续性"三个方面存在区别,临时性组合具有四种组合义。"临时性语族"流行的深层原因在于公众维权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句法分析中,“V个VP”结构常以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吸引专家、学者们的注意。他们的研究视点大多聚焦在“个”的性质上,而对“VP”的重视不够,即使在论述“个”时也是说法不一。从“具体与抽象”、“指称与陈述”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个”字的性质日益边缘化且在与“VP”搭配中存在“游移”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以太”在19世纪未从欧洲自然科学领域传入中国后,谭嗣同遂借用这个概念构筑了《仁学》一书。然在借用之初即赋予了“以太”复杂的性质。本文就《仁学》中“以太”所具有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内涵作一梳析,力图客观地阐明“以太”在汉语语境下具有双重性内涵的历史原因及谭嗣同的个人原因。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对《诗经》"不"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试着讨论"不"在《诗经》中的不同词义,指出某些注解的错误,并建议《王力古汉语字典》增添"不"的两种词义。  相似文献   

17.
朱彝尊诗学和词学的核心观点虽然都是醇雅,但在诗学和词学里的体现各不相同。诗学里的醇雅包括功能论上的言志抒情,风格论上的温柔敦厚而不愚,创作论上的以学问入诗。而词学里的醇雅在功能论上前后有变,前期和诗相同,后期则只是思想上的不淫邪而已;风格论上则强调统一的雅的风格;创作论上则尊重词的音乐性,固守词的音律。其中,功能论上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命",又称天命,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周易》一书中有许多与"命"有关的内容,是研究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资料。人有生命,因此也有欲望。生存欲望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称为"情"。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