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臭氧是 大气中的微 量元素,是 一种具有微 腥臭、浅蓝 色的气体, 主要密集在 离地面 20—25公 里的平流层 内,科学家 称之为臭氧 层。 臭氧层 好比是地球的“保护伞”,阻挡了太阳的99%的紫外线辐射,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灵万物。 臭氧层浓度每减少1%,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2%,皮肤癌就会增加 7%,白内障增加0.6%。现在全世界每年死于皮肤癌的有几十万人,患白内障的病人更多。紫外线辐射还能破坏光合作用和授粉能力,最终降低农业产量。据试验,如臭氧减少25%,大豆将减产20-25%。紫外线辐射还会杀死水中的单细…  相似文献   

2.
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世界上一百多个参加“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的代表齐聚北京开会,共议人类如何保护好臭氧层的话题,因为地球的保护伞一臭氧层被破坏了.1998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经有2720万平方公里,在北极上空也发现了臭氧空洞.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将会造成世界性的危害.因为分布在地面上空20~30公里处的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像是一层保护屏,阻止了有害健康的紫外线向地面辐射,成为保护人类的一道天然屏障.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气体,它由3个氧原子构成,大气中的含量不到空气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在近地面层含量极少,从离地面10公里起,臭氧浓度开始增加,至地面40公里的平流层里,浓度最大,称为臭氧层。到60公里高空,臭氧含量微乎其微。臭氧是大气中唯一的能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的气体,因而,臭氧层就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保护着地面生物不致受过量紫外线照射而死,只让极少量紫外线到达地面。而这少量紫外线对生物不但无害,还能杀菌防病,晒黑人的皮肤,促进机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有利于防止佝偻病。  相似文献   

4.
问与答     
《科学课》2004,(6)
问:是否可通过人工方式来修补臭氧层空洞?答:每年9月,当太阳回到南极上空时,距离南极洲地面20公里的同温层里的臭氧数量就开始减少。到10月份,臭名昭著的“臭氧空洞”出现了,使南半球大片的地区暴露在紫外线的辐射之下,使生物受到伤害。通过人工的方式弥补这个“空洞”可能需要制造数千万吨臭氧,然后把臭氧运到南极洲这片最不适合人居住的大陆的同温层中。这可能是一个苛刻的要求———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太阳可以从大气中的氧气分子中制造臭氧———只要没有大量的人造化学物质如氟利昂破坏臭氧。1987年的《蒙特利尔协议》要求逐步淘汰使…  相似文献   

5.
大气中的臭氧是氧气在强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的 .90 %的臭氧都集中在地面上空 2 0km~ 4 0km的大气平流层中 ,它只占同高度大气体积的十万分之一以下 .臭氧虽然稀薄 ,但它吸收了太阳的大部分 (95 %~ 99% )紫外线 ,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如果臭氧层被破坏 ,地球上的生灵就会遭殃 .据推测 ,臭氧每减少 1% ,全世界每年皮肤癌患者将增加30万 ,白内障患者将增加 175万 .可见 ,人类不能不关心臭氧层 .1985年 ,英国大气科学家法曼公布了南极近 30年的臭氧观测结果 :从 1977年至 1984年 ,每年 9~ 10月间 ,南极臭氧层中的臭氧减…  相似文献   

6.
读与练(一)     
黄琼 《初中生》2002,(27):16-17
[原文] ①我们知道,氧气中的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可还有一种气体叫臭氧,它的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它是在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光化学作用下造成的。臭氧处于地球上空约10至50千米平流层内,其浓度最大处在离地面约20至25千米  相似文献   

7.
值得警惕的“臭氧层变薄”乔春有,万淅林在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大约几千公里厚的大气层,离地面约’10~50公里范围内,臭氧特别集中,称为臭氧层。臭氧是如何产生的呢?在高层大气中,由于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使部分分子裂变成原子,而部分原子以3个...  相似文献   

8.
在空气中有一种含量极少的气体叫做臭氧(O3)。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形成一层臭氧层。这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由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向空气中排放的一些有害物质,特别是用作致冷剂的氯氟烃,以及温室气体的作用,使地球表面变暖而平流层变冷,造成在臭氧层的某些地方出现了变薄的现象。1985年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空洞”,后来发现北极也存在这一现象。据美国有关方面最新报道,位于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变得比过去愈大更深。其“空洞”面积…  相似文献   

9.
大气圈层中的少量臭氧(O_2)对维护人类生态系统的平衡是极其重要的。臭氧在大气圈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绝大部分的臭氧分布在离地面大约10~50km的平流层(也叫同温层)内。进入大气层外缘的太阳光中紫外线占55%,它又可按波长分为A、B、C三个不同波段。这些紫外线在穿过大气层时,绝大部分被平流层的臭氧所吸收,因而臭氧层象一把伞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臭氧层的形成与太阳有关,从太阳飞出的带电粒子进入氧气分子,使分子裂变成原子,其中的部分原子以三个氧原子重新结合形成臭氧。臭氧层就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一层相对稳定的气体层,它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得地球上生物免遭紫外线的辐射,具有地球“保护伞”的美称。但臭氧层很薄,很容易被人为因素所破坏,目前臭氧层被破坏变薄(即臭氧空洞)已在世界的许多区域被发现。如每年春天在南极上空就出现一个臭氧空洞,其厚度只有1.3毫米。不久前,在北极地区也发现了一个暂时变薄的臭氧层。据报道,近两年北京地区臭氧量在春季的最大值,大约是该地区多年平均量的20%,专家们认为这一下降幅度是惊人的。臭氧空洞的出现、扩展程度及由此带来的紫外线辐射增加,对地球上生物的影响和危害已引起众多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臭氧补给系统诞生 (本刊讯)“宙斯盾”臭氧补给系统已于2057年7月17日在南极上空组装完毕,开始进行各顶性能测试,估计6个月后即可运作。届时,人类将证明自己有能力修复已被大面积破坏的大气臭氧层,从而减少太阳光中有害成份对地面的辐射,改  相似文献   

12.
“紫外线”在中学物理课本中只作了简单的介绍 ,但它与我们的生活却紧密相关 .现在一些气象台作气象预报时还要作紫外线预报 .如美国国家气象局在每日的天气预报节目中 ,对 58个城市的紫外线辐射作出预报 .我国上海等城市的气象局也开始作紫外线预报 .紫外线是比可见光波长要短的一种电磁波 .为什么要作紫外线预报呢 ?因为近几年来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大气臭氧层被破坏 ,出现空洞 .据测算 ,每减少10的臭氧 ,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2 0 .白内障患者也将增加 6 ,导致每年失明的人达 160万 .紫外线辐射还会抑制人体免疫系统 ,使潜在…  相似文献   

13.
大气平流层中,由于强烈的太阳光的作用,氧经过光化学反应后,生成臭氧.平流层中的臭氧是日光中短波紫外线的天然过滤器.如果臭氧层被破坏,强烈的紫外线将直接照射到地面上,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张聿高 《化学教学》1999,(10):47-48,49
臭氧(O3)是一种淡蓝色有鱼腥臭的气体,空气中的臭氧低于1ppm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因为微量的臭氧能杀菌消毒,还能刺激中枢神经并加速血液循环.但臭氧浓度过高,会有特殊的臭味并引起疲劳、头痛、呼吸困难.在靠近地面的大气层中臭氧极少,浓度一般为0.02~0.03ppm,但在离地面15~50km处有一臭氧层,臭氧浓度高达0.2ppm,最高浓度达10ppm,它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部分有害的射线不能到达地球表面,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因此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但近些年来由于大气污染而使臭氧层…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消毒用的紫外线一般为波长100~200nm 的臭氧紫外线灯,它可使空气中氧分子解离为氧原子,并形成臭氧,臭氧又可增强紫外线的杀菌作用。紫外线具有广谱杀菌功能,而对被消毒物品无损害、无残留毒性。可用于幼儿园桌面、空间、卧室、教  相似文献   

16.
臭氧层消耗例析西安陕西师范大学(710062)杨辉祥浩瀚的天体里,臭氧积聚于离地表20~40km的高空平流层中,形成太空臭氧层,该臭氧层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正是由于这臭氧层吸收了高空紫外线的强辐射,才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大地才能万紫千红,一...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几千公里厚的大气层,离地面约10—50公里范围内,臭氧特别集中,称为臭氧层。臭氧是如何产生的呢?在高层大气中,由于氧分子受到太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使部分分子裂变成原子,而部分原子以3个氧原子重新结合而成为臭氧。 进入大气层外缘的太阳光中紫外线约占55%。太  相似文献   

18.
在太阳辐射中,有一部分是紫外线,紫外线对生物有很大的杀伤力。幸运的是,距地表20—30公里高空处有一个臭氧层,它能够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就像一道天然屏障一样,使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但科学家们发现,全球的臭氧层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臭氧浓度平均每年下降1%,其中以高纬度和极地地区下降速度最快。在南极上空,臭氧的损失最为明显,已出现了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空洞”。臭氧层的破坏将会导致到达地表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使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上升。过量的紫外线还会危害农…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不断地为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唉声叹气的时候,也许没有注意身边臭氧的变化,测量数据显示,地面附近的臭氧正在增加,而科学家们警告:地面聚集过多臭氧会造成严重危害。目前,监测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性课题。对地球表面的各种生命来说,臭氧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吸收了太阳释放出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动物们的皮肤和视力免遭这种射线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臭氧杀手     
位于地球外围20~25km处的臭氧层,对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具有屏蔽作用,从而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故有“地球之盾”之称。但近年来,“地球之盾”却出现了残缺。 1985年英国科学家法曼等报道,1976年以来,每年10月在南极上空可观测到的臭氧层总浓度约降低40%。几乎同时,美国宇航局通过卫星监测,证实在南极上空确实存在一个很大的季节性“臭氧空洞”,其位置每年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