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职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不认真,因此最怕背诵。如何背诵古诗文呢?首先需要学生跨过"认识古诗词"、"熟读古诗文"、"理解古诗文"这三道坎,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学生配置以下几把钥匙,就能比较容易地打开背诵古诗文的大门。第一把钥匙——歌唱背诵法检查学生背李煜《虞美人》,一位女同学问她可不可以唱这首词,我说可以。后来她就唱起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唱得很好,歌  相似文献   

2.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道出了背诵古诗词对语感的形成与优化所起的积极作用.新课标把优秀诗文的背诵要求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初中阶段80篇.以下是我围绕这一目标实施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张建萍 《考试周刊》2015,(14):36-37
<正>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可以看到每一册的教材中都安排有两三篇的古诗词,可以说古诗词在小学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阅读古诗词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但是小学生的文化底蕴不丰厚。因此,古诗词就成了教学的一个难点。有的教师对古诗词教学采取"避难就易"的方法,以朗读代讲解,以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的教师则以背诵代品析,以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其实都是片面强调朗读和背诵的作用,忽视讲解和品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规定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推荐篇目50首。新教材每册后面都编排了“课外古诗词背诵”,收录了十首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每首只配有简单的几行导读提示和一些注解,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阅读留下了很大的自主空间。如何让学生将我国优秀的诗文化中那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一代代传诵下去,首先要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语文教师应努力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古诗词、背古诗词的兴趣。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古诗词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价值起步,引发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5.
唐燕 《学子》2014,(10):50-51
正国学传承了几千年,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满怀"百年中文,内忧外患"之忧虑,朱自清先生在《论诗学门径》中说:"与其囫囵吞枣或是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词经典会成为一个人一生所需的文化"酵母",久而久之,会酿出芳香无比的  相似文献   

6.
李建忠 《河北教育》2002,(12):21-21
我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让孩子多背诵一点古典诗词,可让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还可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新大纲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后面还附了8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人们大都持这样的观点,认为学生古诗词学得多了,增加了语言的积累,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会脱口而出,或运用于笔端,做到“左右逢源”、“意随笔到”。从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相似文献   

7.
[阅读烛光]策划欣心主持人戴sir同学们,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小学的每一册教材中都会安排2至3首古诗。因为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内涵丰富,美不胜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课程标准》中还要求1~6年级学生会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规定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推荐篇目50首。新教材每册后面都编排了“课外古诗词背诵”,收录了十首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每首只配有简单的几行导读提示和一些注解,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阅读留下了很大的自主空间。  相似文献   

9.
正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常常读背古诗词对于提高学生的古文的语感和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注明了小学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优秀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国家对学生的古诗词素养的要求也有一定的提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教授课本上出现的有限的古诗词篇目,更应该注意在平时引导学生积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形成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氛围和习惯。一、创设诗词情境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接触的古诗词有限,篇目只能由教师根据  相似文献   

10.
古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之说。人脑并非电脑,并不是看过之后就会把所有的信息储存起来,而是要通过记忆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英语学习尤其如此。通过背诵,达到对高考必备词汇、常用短语搭配以及句式的熟练掌握,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对于英语水平不是很高的高中生来说,背诵不仅可以加深其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而且可以在无形之中提升其英语能力。一、背诵的意义谈及高中英语的背诵,有些人会不屑一顾,认为背诵只是小学和初中教学惯常使用的方法,高中就不再需要了。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第二学段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现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小学第三学段要"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承担着重要任务。通过总结当前小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提高方法。经过多年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了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情景切入法、内容讲解法、以画品诗法、课堂表演法和模拟创作法,目的在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学生熟读背诵古诗文,既能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了解先人的心境,又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并能将书面语言内化吸收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标》)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教育部分别向初中生和高中生推荐了古诗文背诵篇目--文言文各20篇、古诗词各50首。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章和段落,学生须认真对待,按要求"熟读或背诵课文"。这样,明确背诵的价值,掌握背诵的要诀和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学期初的计划,我把本册的古诗词整合到下周一块教学。只是这样,背诵的难度就增加了。如果仅凭死记硬背,学生也能背诵下来,但如何让背诵更有趣、更有效呢?第一计请君入瓮周五作文课,我宣布:"下周我们所有语文课都上活动课!"教室一片欢腾声。"这是本册教材古诗词的活动。对于古诗词,我们可以举办哪些有趣的活动呢?""背诗比赛。""默写比赛。""演唱会。""画诗比赛。""书法比赛。""表演赛。"学生们纷纷献计献策我和大家一起商议,最终保留了8个项目。  相似文献   

15.
古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工整,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发展语言,陶冶情操,还能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新大纲对此提出了要求,推荐了80首古诗词背诵篇目。我校也开展了《小学生古诗文背诵的研究》课题。为了让《小学生古诗文背诵的研究》课题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们在实践操作中的具体做法如下。一、创设氛围,潜移默化任何一种学习都离不开良好的读书环境,只有处在浓浓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受感染、受驱动。为此,我们制定了“三个一”:每天利用早读课的“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16.
<正>古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古诗的地位,明确地指出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具体地规定了每个年级每学年背诵优秀诗文的篇目数(低、中年级段每学年不少于50篇,高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0篇),还详细地列出了"古诗词背诵推  相似文献   

17.
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是丰富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凸显了语文教学重于积累的特点。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首诗歌。按照教材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熟读,而且要背诵并默写全诗。当然,尽管相对于古典诗文,现代诗歌由于字数、句数不定,不太讲究平仄押韵等原因,背诵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首诗篇幅比较短小,且形象鲜明,诗意显豁,照常理而言,背诵的效果应该会比较好。随之而来的期中考试,在"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诗文默写"出了这样一道题:根据提示写出上句或下句。  相似文献   

19.
胡福如 《考试周刊》2008,(52):36-36
一、追思阅读渊源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中国古代的一句俗语,我们常常以这句话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大量地背诵经典文章,希冀在熟读中背诵,在背诵中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功效。熟读唐诗三百首,能否会作诗不得而知,但肯定会"吟诗"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过,"熟读"与"吟诗"二者是否等效?通  相似文献   

20.
我从1998年开始在班内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实验 ,效果很好。在实验中 ,我感到有几个问题应澄清认识 ,现简述如下 :一、选择诗文 ,只要内容合适 ,可以不拘长短许多人认为 ,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记忆能力 ,应该让小学生 ,尤其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诵读一些短小、浅显、明朗的绝句、律诗。但据我了解 ,在城市小学中 ,小学生入学前在家中或幼儿园里已经能背诵古诗达二三十首 ,小学课本里1~8册内所选古诗 ,学龄前孩子大多能够背诵。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长短的限制。我是在三年级开始进行诗文诵读实验的 ,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 :孩子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