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么不早说     
李先生在一所大学校工作。他的妻子也工作在同一所学校。李先生是近视眼,但是吃饭时他不喜欢戴眼镜。  相似文献   

2.
我去韩国进行市场调研,托人介绍了李先生做向导。入住当晚,李先生夫妻同来接风,一桌地道的韩国料理,感谢的同时,告诉他们不必如此客气,自己是来调研的。李先生掏出笔记本,把我需要了解的市场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又告诉了我几个值得去探访的地点。我由衷地向他表示了谢意。他笑着说:"这是从中国传过来的传统呀!有朋自远方  相似文献   

3.
我的好朋友叫谭学圣,他很挑食。一天傍晚,我们在食堂吃饭。这天有白菜、豆芽、牛肉……还有我们的最爱——油炸土豆。我和谭学圣、谭妈妈坐在一桌。谭学圣拿了三个碗,只盛了一碗油炸土豆。我对他说:每种菜你都盛点吧!谭学圣摇摇头:我不!谭妈妈柳眉一竖:你盛不盛?谭学圣只好愁眉苦脸地去盛  相似文献   

4.
班里原来有48名学生,两个人一桌,每排8人,正好排成6排,整齐、对称、美观。可是,这学期新转进了一名学生,这多出来的一个学生坐在哪里呢?让他坐在教室最后面吧,太孤单,好像他脱离了大部队,而且给人一种表现不好才一个人坐在后面之嫌;让他坐在最前面  相似文献   

5.
从前有个很老很老的老人,眼睛花,耳朵也背,双膝还不住地发抖。每当他坐在餐桌前吃饭时,汤匙也握不稳,常常把菜汤撒在桌  相似文献   

6.
儿子刚刚会坐立时,我就在餐桌旁边安了一个宝宝椅,大人吃饭时好让儿子能坐在餐桌旁边。虽然儿子还不能吃下餐桌上的任何一道饭菜,但是他可以坐在旁边看着大人吃饭,看到大人吃饭时的笑容——餐桌就是课堂,让儿子围坐在餐桌旁边,就是要让儿子知道餐桌是一个让人快乐幸福的地方,吃饭是一件让人快乐幸福的事情。儿子两岁的时候,我领着他在餐桌周围转,餐桌上有碗有盘。儿子把  相似文献   

7.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个人坐在大餐厅中。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一个不被注意的柜子里,想等到大家遍寻不着时再跳出来。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情况 周先生来到咨询室,他是为儿子的问题而来。他介绍说:"孩子17岁,正读高中,大概是暑假8月中旬,发现他行为反常,比如不说话;家中5个人吃饭时,只要前面3个人上了桌,他决不会第4个上桌。  相似文献   

9.
他是个擦皮鞋的男孩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他。那天中午,我出去吃饭,又见到了他,他照例坐在人行道旁,埋着头,正在替人擦皮鞋。在初春的阳光下,他显得单薄而瘦小。  相似文献   

10.
在教完分数应用题之后,我要学生做复习题中的思考题: 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一算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动的多少人领碗。绝大多数学生的解法是: 55÷(1+1/2+1/3)=30(人)。然而有个学生的解法别出心裁:6×(55÷11)=30人。两种方法的答案是一样,但是,第二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呢?结果正确是不是偶然的巧合?我有点莫名其妙。于是我就叫那个学生说说他是怎么想的。他说:“假设6个人一桌,则一桌就要6个饭碗,3个菜碗,2  相似文献   

11.
先生牛     
《老年教育》2008,(10):39-39
从前有一个小官,退职后靠教书为生,但他自命清高,瞧不起手艺人。一年端午节,一学生请他吃饭。学生家里正请来裁缝、木匠两位师傅干活,于是,学生的父亲便请他们三人同桌。那先生想:这两个“赤脚佬”,沾了我的光,得奚落他们一下。吃饭时,他便说道:“今天我们同坐一桌,大家来点诗文以助酒兴如何?”两位师傅回答:“好吧。”  相似文献   

12.
十月一日,我外公做七十大寿,大人小孩来了不少。这不,十多个小孩子把外公家闹得像开了锅似的。中午吃饭时,为了不让那些“小萝卜头”“翻天”,舅舅给我们另外摆了一个大圆桌,叫我当桌长去管住他们。真是不当不知道,一当哇哇叫!热菜还没上来,屁股还没坐稳,这些“小萝卜头”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这边,调皮的小表弟大声嚷嚷:“桌长,我要喝雪碧!”那边,几个更小的“小萝卜头”跟着起哄:“桌长,给我倒可乐!”“桌长,给我一瓶野鸡节(椰子汁)!”“桌长,我要吃鱼丸,我夹不着!”“桌长,他抢我的螃蟹了。”“桌长,我的筷子掉了。”……弄得我手忙脚乱,…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照片     
他说:"一个人喜欢什么,他就可以用什么来赚钱吃饭,就可以在这上面获得成就。什么也没有兴趣的力量大。"偶翻旧照,又看见了许久不敢去看的父亲的照片。我只有两张父亲的照片,但这两张却代表了父亲一生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一张是他坐在他工厂的大办公桌前,身穿一套蓝色的工作服,手中拿着一枝钢笔,微抬着头,一双乐观而又慈爱的眼睛,透过圆形黑边的轻度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2005,(4B):7-7
12个月-18个月的宝宝最喜欢学习了、他很喜欢坐在饭桌前东抓西抓.但这时如果你嫌他把东西抓得到处都是或不时地打翻碗盘给你造成很多麻烦,不让他自己吃饭.那他就失去了最好的学习独立吃饭的机会。等到快2岁了,你想“哎呀,上托儿所要自己吃饭的,我该训练他自己吃饭了”时,  相似文献   

15.
童话高中     
其实,只要有一颗童话般的心,到哪儿都会找到简单而快乐的童话世界。一同桌是一个叫卓扬的男人。当我写下这句话时,坐在身旁的卓扬大声抗议,朝我吹胡子瞪眼。不,应该是吹茸毛瞪眼——他才17岁,与我同龄。认识卓扬不久,我请他吃学校里最大分量、最廉价的蛋炒饭。我是个嗜书如命的人,吃饭时,我问卓扬:“你喜欢哪一类书?武侠?言情?”“哼.低俗.”卓扬不屑地回答,俨然一位超凡的圣人“,我喜欢——”我忙凑过头去,卓扬张了张嘴,挤出两个字“:童话。”我当即一口饭喷出去,然后放肆地捶着餐桌狂笑。好不容易止住笑,定睛一看,眼前卓扬无辜的脸上全是…  相似文献   

16.
儿子能走摇摆步了。每天下班后,我们将他从幼儿园接回家,让他一人玩耍。于是,我们便忙着烧饭,洗衣,再也无暇问津。可是,他却不甘冷落,独自投奔邻居阿姨家。邻居尚是快乐的二人世界,午饭总比我们开得早。我每每过去叫他回来吃饭,总见到他是这副模样:手指搭在桌沿上,仰着头,垫着脚尖,小嘴张得圆圆的;或者坐在小凳子上,两只眼睛不是骨碌碌盯着茶碗,就是跟着阿姨叔叔手上来来往往的筷子移动。一旦嘴里的吞完了,脚跟就有节奏地敲击着凳子腿,发出“嘟、嘟”的声音,那是给阿姨叔叔的信号:嘴里没了。于是阿姨小心翼翼地往他嘴里拨点饭或挟点菜。此时此刻,无论我说多少个“我们回家吃好吃的”也打动不了他。阿姨家的饭就是  相似文献   

17.
每天中午到饭厅吃饭时,总看到隔壁班上有一位小男孩一个人坐在小桌子边吃饭。我奇怪地问他的老师:“为什么总是让他单独吃饭呢?”老师告诉我:“他太顽皮,不能与同伴们坐在一起,自己不好好吃,还搅得其他人不得安生。”一年后我接了这个班,才知道这个孩子叫维维。我打算先对他作一番深入的了解。一天放学后,我拉着他的手到他家走访。谁知刚到巷口,有位坐在巷口乘凉的大爷就问:“维维,你犯错误了吧,老师一定是来告状的。”我赶紧对大爷说:“不是的,我来看看维维的爸爸妈妈。”维维笑了。维维的父母是工人,性格很直爽。他们告诉我说,维维是出了名的皮大王。有一次,他趁大人不注意,将宿舍盥洗室的水龙头打开,自来水哗哗地淌了一天。为此父母伤透了脑筋。这孩子确实顽  相似文献   

18.
郝波 《父母必读》2010,(6):75-75
我的宝宝吃饭时坐不住,每次只能吃几分钟,请问怎么才能让他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吃饭呢?  相似文献   

19.
去年1月份的一天,总编辑突然通知我晚上去陪托夫勒一起吃饭。托夫勒!就是那个写过《第三次浪潮》的大名鼎鼎的托夫勒吗?他怎么到中国来了? 傍晚6点钟,当我走进社内食堂三楼的招待餐厅时,托夫勒坐在一张大沙发上正与编辑部的几个人聊天。我拖过一把椅子,坐在一边,细细地将托夫勒打量了一番。托的个头大约有一米八几,不胖不瘦,一副文弱学者的样子。他话说得很慢,语调抑扬顿挫,温文尔雅,这次来华主要是为了他的那本《力量的转移》,他想了解此书在中国的发行情况。  相似文献   

20.
1那一段时间,我看陈俊达特别不顺眼。真的,他坐在我右侧45度角的地方,我就把脸往左转,尽量不看他。下课,不等他转过头跟我说话,我就趴在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