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主任教育说理要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就在于教育说理的艺术,需要做到:与学生说理要入情、与学生说理要入理、与学生说理要入心。班主任对学生要真诚,要关爱学生、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尽职尽责地对待学生,班主任教育学生要通过说理来实现,班主任说的理要说到学生心上,要尊重学生,不让学生丢面子。  相似文献   

2.
王南娟 《学苑教育》2023,(10):49-5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与积累。关于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观察方法,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观察事物。关于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启发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词语,帮助学生不断地巩固词语。观察与积累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和关键,教师和学生都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学校道德教育要求教育者要能够很好地掌握道德教育的客观规律,正确运用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科学地、艺术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诱导和耐心教育。既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又要注意改造教育;既要注意学生的普遍特点,对学生集体进行教育,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重视个别学生的工作;既要尊重、热爱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既要重视学校的系统道德教育,又要注意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坚守学校“小环境”,营造社会大环境,要结合学生实际从中挖掘德育素…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并运用汉语语言以及文字,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语感的训练,要鼓励学生精读与范读相结合,增加语感的积累,要培养学生善于在文章的情境中感受语言的语感,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将语感的培养带入语文的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汉语直觉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30):41-4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也更加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也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从而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要积极地进行反思,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张丽红 《考试周刊》2012,(89):40-40
作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表达的主动性,使学生乐意接受作文并从中体验到乐趣。要有计划地进行,长期地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艰苦性,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引导他们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无论读或写,都要认真。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字要规规矩矩地写,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这些都是学好语文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学生自觉和积极地学习对其学习业绩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首先要消除阻碍学生求知欲望的心理障碍;其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最后,要充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欲望,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自觉和积极地学习对其学习业绩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首先要消除阻碍学生求知欲望的心理障碍;其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最后,要充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欲望,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学会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首先要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可以自律地听;其次要丰富说的内容,让学生乐于去听;再次要听说结合,让学生复述说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认真地倾听。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学生、教师、家长是参与孩子学习的三大主体,教师要及时地联系家长.鼓励家长多多地赞美学生.要注意三大主体的和谐.千万不要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数学学习要进行合作,教师要抓住机会.在合作中发现他们每一个人的长处。耐心地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做孩子们最知心的朋友,帮助他们打好小学数学的基础。一、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3.
要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首先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而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做到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鼓励学生养成知识积累的习惯,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一定诱因,促使这种兴趣不断巩固、提高,化为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尤其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其充分、健康、自由的发展。同时,要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漫长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计划性的教学,不能为了更快地达到教学效果就跨越性地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在学校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小学是人生的关键时刻,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尤其要等待学生对智慧的觉醒,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等待意识,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讨论交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李华瑛 《广西教育》2013,(1):70+86-70,86
新课标强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笔者经过研究和实践,对此提出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17.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更加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地培养,而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归根到底就是训练、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力。"思维力地培养离不开对思维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地训练。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主动体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在生生互动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充分地让学生"出彩"。  相似文献   

19.
幸福: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幸福。但今天的学校教育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给学生幸福。学生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在学生走向幸福之路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成人要给予学生需要的东西,还要耐心地、充满爱心和希望地、带着教育智慧地等待。  相似文献   

20.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宜简单 生硬地运用.教师要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批评,要 有理有节、留有余地地批评,要刚柔相济、富于启发地批评.教 师要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基础上和前提下开展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