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自费生问题的几点思考尹慧茹,曲依民黑龙江大学招收自费生始于1978年,部分高校开始招收了比例很小的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学生。十几年来,高校招收自费生的比例急剧上升,到1992年,自费生占当年招生人数的11.4%,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收费标准、自费生...  相似文献   

2.
招收自费生小议李时岗近年来,一些学校在完成国家计划内招生任务的同时,招收了一定数额的计划外自费生。对此,我认为下面两个问题是不能不注意的。l、正确认识招收自费生的积极作用,切实保证新生质量。招收自费生,一是为了增加学校收人,以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为了适...  相似文献   

3.
关于如何提高自费生学习质量的探讨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崔万秋,魏国宏招收自费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等院校招收自费生的比例也在逐年扩大。囿于我国现实招生制度的限制,目前招收的自费生是各校完成国家任务...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逐步扩大招收自费生的比例是高校改革招生制度的重要内容,自费读大学关系到千家万户,成为许多人关心的热门话题。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的调节性计划生即委托培养生和自费生达21.6万人,占招生总数的27.48%。洛阳工学院从1986年开始招收自费生。1986年  相似文献   

5.
高校招收自费生的实践与思考李建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除招收国家公费生外,还招收了自费生、委托生、合同委托生,基本形成和建立起了公费生、自费生并存的办学体制。特别是从1992年开始,扩大了招收自费...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招收自费生的改革──山东省高校招收自费生的调查与思考田建国山东省根据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在招生制度方面实行重大改革。1992年招收不包分配、自谋职业自费生2.5万名。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7.
浅谈对自费生的教育与管理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钟俊杰大量招收自费生,不仅提高了高校的办学规模,解决了社会的需求,而且弥补了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此举必然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大量的招收自费生和自费委培生,也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管理带来不容忽视的一...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等学校招收自费生是改革高教计划管理和招生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自费生,就是由考生自己负担培养费用且毕业后自谋职业或由高等学校推荐就业的学生。普通高等学校实行招收自费生,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招生形成的局面。我省从1985年开始进行试点,1985、1986年两年招生人数很少,1987年招收自费生129名,1988年招生自费生1,854名。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感,招收自费生这项改革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弥补国家教育经费不足的作用,有助于高等教  相似文献   

9.
高校自费生的管理胡万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收自费生将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学交费,不包分配”是高教发展的大趋势。这项关系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切身利益的改革,给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要管理好自费生就要对自费生的心理状况有...  相似文献   

10.
《辽宁招生考试》2006,(3):30-30
2006年香港8所高校,澳门5所高校继续在辽宁招收本科自费生。其中,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部分高等学校还招收预科生。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1985年起,由少数高校开始招收自费生,今年招收自费生的院校已有所增加。目前尚有一些问题需要总结研究,以便尽快制订出合理可行的自费生录取和管理办法。一、认识要深化最初提出招收自费生这一设想,基本出发点有二:一是有些考生高考总分略低于录取线面又迫切要求上学;二是挖掘高校潜力,既扩大招生量,也可增加收入。三年来的实践证明,高校招收自费生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1)铁饭碗开始被打破。我国中小学要收学费,而大学却免费甚至给津贴(助学金),这是很不合理的。高校将助学金改为奖学金,是矫正这种弊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也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完善。1984年,广东、四川等省少数高校开始试招自费生,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招收自费生作为国家计划招生的一种补充形式予以肯定,从而使这项工作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这几年试行的情况表明,高校招收自费生一方面广泛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就高等学校招收自费生略述拙见。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高校招收自费生的现状与发展 80年代初,北京、上海等地一些高等学校,特别是新建院校,开创了“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办学形式。这种办学形式一出现,就显示了它的活力,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的普遍关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则使高等学校招收自费生这一新的办学机制得到了认可。到了1988年,全国招收自费生的数量达到每年4.22万人,占当年高校招生总数的8%。但与此同时,在招生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录取线失控、少数  相似文献   

14.
《辽宁招生考试》2007,(3):32-32
2007年香港12所高校,澳门5所高校继续在辽宁招收本科自费生。其中,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部分高等学校还招收预科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浅谈师专自费生的思想状况及教育对策王秀猛近年来,师专招收了相当数量的自费学生。由于自费生与公费生录取分数、收费、课程设置及学制等方面的差异,加之自费生本身存在某些弱点,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自卑感和思想压力,增大了教育和管理的难度。一、思想状况调查我们对2...  相似文献   

16.
1992年,上海高校扩大招收自费生4299名,占全市招生总数的21.83%,此举无疑将对高校的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乃至于办学机制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我们就目前自费生的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先后走访了市教卫办、市高教局、市高招办的有关职能部门和市高教研究所、交通大学、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大学、上大国际商学院、上大商学院、化工学院、水产大学、二医大、金融专科、立信会计、上海师大、杉达大学等10多个单位;举行了10次学生座谈会、一次学生家长会;向公费、自费学生发出了650份调查问卷。一、上海高校招收自费生的发展历程如果我们把1980年招收收费走读生作为标志,那么迄今为止的12年历程大致可分为  相似文献   

17.
<正> 招收自费生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形成的重要方面。实践已经表明,招收自费生对高校学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成功的改革。我省作为经济大省,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8.
自一九八九年以来,全国各地高校相继开始招收自费生.到一九九二年,自费生数量剧增,有的学校自费生数量已达应届生总数的二分之一。由于自费生在分数线、学费额等方面的不同,势必产生与公费生的诸多差异。如果把自费生与公费生以一样的方式来教育,势必会产生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准确了解自费生与公费生的各种差异,做到有教无类,乃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150名自、公费生的心理调查分析,从中略见端倪,愿以一己之见,起抛砖弓旧之功效,使大家对这一问题引起注意。这次调查,我们采用日本…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加快速度,加大步伐。自费生招收,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正显示出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重要的地位。从各高校自费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来看,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对自费生的研究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自费生上大学,其愿望究竟是什么?他们迫切希望从大学里学到那些有用知识,通过对上海几所招收自费生大学的调查表明:自费生的需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迫切希望学一些和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希望能够学会编程序,了解计算机的性能等;化  相似文献   

20.
“双轨制”始于80年代初期。当时为了挖掘部分高校的潜力,并缓解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矛盾,在部分高校实行了招收自费生的制度。即对一部分高考分数略低于录取分数线、家庭经济有支付能力的考生实行收费上学。1992年后,随着调节性招生计划的不断增加,委培生(实则多为真自费、假委培)、自费生迅速增加,到1994年,一些省份已经突破招生总数的50%,致使“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入学分数差越来越大。“双轨制”发展到鼎盛时期。应该说,“双轨制”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高等教育由国家统包体制的一项改革,曾产生过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