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历时8年于2018年完成结束评估。重大研究计划实施过程中,在基础理论方法、关键技术、核心仪器装备、典型工程示范应用等几个层面取得了系列集成成果。本文概述了该计划在亚纳米材料去除机理、纳米尺度结构成形、跨尺度批量化制造的原理与方法、系列纳米制造装备国产化等关键技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突破性进展。文中展望了纳米制造研究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未来关注的重点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半导体集成化芯片系统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立项背景、宗旨、总体科学目标、实施过程的基本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在该领域仍然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的立项背景、总体科学目标、总体布局、实施思路及总体完成情况,并从建设可信软件开发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设立"智能化软件可信的基础理论与方法"重大研究计划、对长期而艰难的课题实施面上项目滚动申报和资助方式等方面概述了在该领域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先进电子制造中的重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电子信息产业是关系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成为先 进电子制造(AEM)强国是我国21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必须能 自主地提供电子产业的AEM工艺、技术和装备。电子业的迅速发展,对制造装备的极限制造 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主要技术特点有:高运动精度(亚微米至纳米级定位精度)、高加 速度(>15g)、高制造精度和高可靠性。提出面向下一代AEM新理论、新方法,造就一大批从 事该领域的高科技人才,为我国AEM产业拥有自主产权的新工艺、新装备、实现跨越式发展 提供技术基础是21世纪我国基础性研究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论述了AEM领域的国内外 现状、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将要实施的计划措施。  相似文献   

5.
“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综述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实施了“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本文从该重大研究计划的立项背景和意义,可信软件的研究现状,该重大研究计划的科学目标与核心科学问题,以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1引言1.1研究计划立项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纳米科技是迅速崛起和飞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其在信息、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以及国防应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跨学科的重要科技前沿。21世纪初,我国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验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06,(12):31-31
目前,我国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973计划2006年立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据科技部介绍,这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包括纳米材料、量子调控、蛋白质结构和生殖发育等领域。目前我国在纳米材料学方面已经跻身国际前沿;在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方面一直活跃在世界最前沿,成功实现了125公里实际通信光缆的量子密钥分配;在蛋白质结构研究方面,已经成功解析一批膜蛋白和符合蛋白三维结构;在生殖发育和遗传学方面,发现了一个可高效用于哺乳动物的转座因子,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今后,我国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进行基础研究。我国完成四个“重大科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重大研究计划的立项背景、总体科学目标、总体布局、实施思路及总体完成情况,并概述了在该领域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纳米科技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性新兴学科领域,它的迅猛发展将在21世纪促使几乎所有工业领域产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探索基于纳米科技的管理创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纳米科技及其发展、纳米科技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与对策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针对中医中药学科基础研究中的若干科学问题组织实施了中医药领域的重大研究计划。经过8年多的努力,该计划完成了既定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对该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综述,并对今后中医药学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考察二战以来美国技术政策的演变过程,阐明对各个阶段技术政策发展的动力、目标和特点。文章指出冷战时期美国技术政策隐含在科学政策中,冷战前夕美国明确提出技术政策,并在冷战后得到发展。文章把美国技术政策发展的决定因素总结为国内因素、国际环境和科学技术特点,并对美国技术政策发展的未来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煤矿信息技术不能被简单看作是一种容易获取的、可被模仿的技术,它是一种更强调跨系统功能,跨组织部门与跨地理区域的资源。论文以煤矿信息技术为研究对象,利用资源基础理论对煤矿信息技术资源进行了识别,给出了煤矿信息技术的8种关键资源分类。利用过程理论建立了一个煤矿信息技术价值层级,直观地展现煤矿信息技术价值形成机理。最后,论文将资源基础理论与过程理论相结合,从动态视角构建了煤矿信息技术资源产生价值的理论框架,探讨煤矿信息技术这种嵌入式资源如何在煤炭企业实施、融合阶段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形态分析法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系统分析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技术机会识别和技术预测等领域。但现有形态分析方法中,形态结构构建过程对领域专家有较强的依赖。虽有学者尝试引入定量分析方法,但单纯以词频为依据选择特征词,忽略了词间的影响,存在无法展示技术/部件的目的、构成和语义关系等缺陷,限制了技术预测的效果。因此,本文引入主语-谓语-宾语(SAO)语义挖掘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的技术形态识别方法,并以德温特专利数据为基础,描述了专利技术形态识别的过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弥补了基于关键词方法的不足,增强了定量方法对技术形态识别中的应用,减少了技术形态定义对专家知识的依赖,提高了技术形态识别的效率,有助于为未来技术预测研究与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保障。  相似文献   

14.
金振训  刘碧露 《科技通报》2012,28(7):139-143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技术,其采用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无源光传输方式,在以太网基础上承载多业务。EPON网络相对其他光纤接入网来说具有较高性价比,技术比较成熟,能够为终端用户提供可靠的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本文在描述了EPON网络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将EPON技术应用于烟草工业企业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实践,提出了一种系统结构,为烟草工业企业的安防系统以及生产监控系统建设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nalyses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using the financial models in evaluat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technology investments. It also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of applying the financial models in valu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This paper reveals how conventional financial models fail to recognise the importance of strategic positioning since there are limits in terms of using the quantified approaches to measure R&D performance. From the technology management perspective, it is argued that financial models need to be reconciled with technology strategies since today's investments have linkages with firm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predicts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organiz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TOE) determinants on e-maintenance technology readiness in manufacturing firms. Survey responses of 308 managers from a wide spectrum of manufacturing firms have been validated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dimensions of e-maintenance technology readiness in manufacturing firms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involving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nd competence, expected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e-maintenance, and firm size and ownership. Surprisingl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competitive pressures on e-maintenance readiness. This study offers managers and vendors a frame of reference to analyze firm's situation before initiating new innovations. In case of e-maintenance technology, adop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built around fostering level of employees’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s well as sustaining potential benefits and encountering potential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e-maintenance technology. This paper is one of the early studies that predict dimensions of technology readiness index (TRI) through the determinants of 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TOE) framework. Also, it is among the first attempts to link prominent technology adoption models to e-maintenance technology as a novel form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s.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网络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也趋向多元化和高质量要求。从信息共享的本质特征看,信息质量是信息共享发展的前提,信息共享必须解决信息质量最优化等实质问题,才能实现共享信息的价值。分析了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的信息质量管理的特殊性,以及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区别,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共享中的信息质量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程巍  宋加升 《科技与管理》2007,9(2):112-115
介绍了信息化制造技术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化制造技术的投资评价体系。最后对如何利用数据包络法评价信息化制造技术投资方案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attempts to develop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 of Taiwan, 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its integrated circuit (IC) industry. The method utilised is that of system dynamics (SD). Drawing on both questionnaire/in-depth interview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the paper aims to increase insights into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the Taiwanese IC industry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understand the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action among capital flows, human resource flows,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flows, and product flows in the NI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some simulations of policy alternatives confronting the IC industry and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关于产学研技术转移的研究往往视其为一个"黑箱",缺乏对系统内部运作机理的深入剖析。本文打开"黑箱"将产学研技术转移系统内部结构解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价值创造前后联结的两个阶段,并运用两阶段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区2010-2013年的产学研技术转移效率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产学研总体技术转移效率偏低,技术创新阶段是制约总体技术转移效率提升的瓶颈;各个省区技术转移优势环节不同,应该搭建全国统一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以充分发挥各省区自身优势弥补其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