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新闻信息和较高的新闻价值,是党报承担的最重要报道任务之一。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是党报提高传播力,增强影响力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会议和领导活动是重要的新闻信息源,党报在众多的报纸中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报的记者和领导机关联系最紧密,准许参加的会议最多,安排的报道版面也最充分,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理应成为党报的强项。事实上,党报也由此树立了自己的权威性。一些都市类报纸对此羡慕不已,想方设法接近领导和参加会议。最近几年,随着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党报走进市场参与竞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市场调查中,竟然发现一些读者对党报的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并不满意。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在于党报的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没有与时俱进。尽管党报有…  相似文献   

3.
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在党台、党报宣传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新闻单位党的喉舌作用是通过大量对党政机关、领导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要讲话与各种工作部署的报道而实现的。会议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会议,一直是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内容,如每年的全国"两会"可谓万众瞩目。关于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示,新闻单位要"多报道对工作有  相似文献   

4.
让“百姓”新闻上一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在地市级党报中尤其难。 一是因为地市级党报所处的城市规模相对较小,新闻环境相对较差,一些地市领导对党报一版的认识不易改变; 二是客观上地市级党报不仅要承载本地市的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而且中央和省级的重要领导和会议的新闻也不能漏掉,因此,“百姓”新闻上一版是地市级党报多年努力去做的事。  相似文献   

5.
各级地方党报做好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是重要任务,也是需要不断改进、创新的方面. 报道方式创新,追求多样、新颖 新闻报道贵在创新,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方式的创新尤为重要.同一条新闻,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就有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6.
领导活动报道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的强项和优势所在。如何在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上进行创新,将领导活动报道写得有声有色,实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笔者以《合肥日报》为例,谈一下地方党报如何做好领导活动报道。求新:把领导当成一本书来读所谓"求新",就是善于捕捉领导  相似文献   

7.
谭伟东 《新闻实践》2003,(11):19-20
领导活动的报道质量不高,是党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读者对党报的主要意见之一;而同时,党报的性质,又决定了领导活动的报道是必不可少、无法回避的。因此,解决好这对矛盾,就成了我们按照"三贴近"要求推进新闻改革的一个突破口。7月20日晚,我在总编辑和要闻编辑室的指导下,写了《"小事"牵动市委书记心》一文,21日即见报,且在头版头条刊登,作了突出的处理。这是浙江日报改进领导活动报道的一次有益尝试,是浙江日报新的改版思路的一次生动体现,也是引导采编人员实践"三贴近"的一次有益尝试。不仅仅是这一篇稿子。浙江日报改版三个多月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领导活动报道在按有关规定合理控制总量的基础上,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做到面向读者、贴近读者,把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有机结合起来,使领导活动报道成为党报的一个亮  相似文献   

8.
目前,仍有不少党报的会议报道处于读者不喜欢、领导不满意、媒体人自身也不欣赏的尴尬境地。由于各种原因,党报上那种"领导很忙"的会议报道过多过滥,那些虚话套话场面话、八股文章式的新闻越来越多,人民群众不爱看,斥之为"正确的废话",十分期待改革有关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其实,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时就主张报文宜  相似文献   

9.
新闻生硬,是党报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通病.一写到工作就是"抓",有一篇反映某项工作的报道一连写了四五个"抓"字,什么"狠狠地抓""坚决地抓""反复抓""抓反复";一开会不是"强调"就是"指出":什么"会议强调""会议指出""会议要求":一报道经验就是"提高认识""政策到位""领导重视"……  相似文献   

10.
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配合党和政府不同时期各项中心工作的"常规武器".但是,目前,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着诸多"冷、硬、浅、陋"的现象,在领导活动、会议新闻及各种工作性、成就性报道中充斥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浓厚的说教味儿.如何才能让党的方针、政策、思路更好地"入"读者的眼,"进"读者的心,做到领导放心市民满意?笔者认为,时政新闻的报道要强化民生化表达,以普通百姓的需求为着眼点,发挥党报优势,实现由一般的贴近向有高度、有深度贴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1月30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一条消息:《福建省党政领导支持新闻改革领导人活动一般只发标题新闻》。省委书记宋德福等领导提出,新闻媒体要眼睛向下,多报道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内容。福建日报社一位领导同志说,办党报最难处理的是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大概在党报工作的同志都有这样的感受,长篇的会议报道,将本来是只应该让与会人员了解掌握就可以了的“小众”传播内容变成大众传播,而由于和群众利益关切度低,大众读者又不感兴趣。在个别领导干部那里,新闻报道的版面、字号、篇幅成了政治待遇。对这样的“新闻”受众不感兴趣是必然的。我们和…  相似文献   

12.
李凯 《新闻窗》2007,(5):28-29
时政报道,是对时事、政治等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主要包含会议新闻、领导活动和重大政治社会活动等。如果说社会新闻能为一张报纸聚来人气是本地新闻重要基础的话,那么,时政新闻就会为一张报纸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是一张报纸原创新闻的上层建筑。尤其作为一张党报,假若时政新闻偏弱,那么可以断言,纵然具有党报身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地市党报一版上数量较大的会议报道(包括领导人活动报道和工作报道)是让办报人最费心思,又是读者议论最多的问题。有人认为地市党报要增强可读性,就要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减少会议报道。显然,这种是不全面的。会议报道是党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一版的“重头戏”。搞好会议报道根本的出路在于真正全面理解和遵循会议报道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找准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群众性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4.
党和政府的会议报道是党报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党报记者采访的重要内容,如何发掘会议信息资源,搞好会议报道,是摆在每一位记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此,笔者就改进会议报道谈几点看法。深入挖掘新闻资源报道好党委政府的会议活动,党报责无旁贷,但是会议报道很容易流于公式化、程式  相似文献   

15.
地市党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滁州日报作了有益的探索:一是改进创新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二是让本地新闻唱主角;三是做深做透本地新闻。  相似文献   

16.
"以正面报道为主"是党报遵循的原则之一.正面报道兼具新闻属性和宣传属性.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融为一体,是改进党报正面报道的抓手,也是难点. 会议报道是党报正面报道的重头戏,但多年来党报会议报道形成"简报体、宣传腔"的模式,新闻与宣传两种属性此消彼长而不是和谐相融,后者过分张扬的结果是前者退居幕后.  相似文献   

17.
领导活动是党报的新闻富矿,事关国计民生和公众利益,干部群众都关心。要做好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就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在完成常规时政报道的基础上,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开拓性引导舆论,倡导“新闻家报时政”,把领导活动和会议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准确、生动、深刻地呈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8.
郜虹 《新闻导刊》2005,(3):10-13
这几年.全国党报改革呈现加速推进趋势.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巨大的市场压力,迫使党报不得不改革:又由于党中央推出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以及将要推出的改进突发事件报道等举措.给党报新闻改革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党报一版,是其后各新闻版的龙头,也是透视党报质量高低的主要"窗口".长期以来,党报一版稿件普遍存在领导活动多、会议多、程式化内容多而新闻少的问题,这是党报一版改革的最大瓶颈. 通过两年来不断探索和改革,<北京日报>一版找到一条强化新闻的有效途径-用各种形式的新闻导读解决新闻含量低的老大难.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以标题为主的导读形式得到读者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尤其是关于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给地方党报报道领导活动和会议新闻指明了方向。《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纷纷出台了进一步改进文风的实施方案。作为我国最基层、覆盖面最广泛的地市党报,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和地市党报特点,贯彻落实好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规定和"走、转、改"精神,是摆在地市党报面前重大而现实的政治和实践课题。增强策划意识,创新版面内容一是在创新政务报道上求突破。时政新闻是地方党报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