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大高教研究室成立于一九八二年秋,隶属于教务处,与教学研究科合署办公。由于人员不落实(仅有一名专职人员),机构不健全,所以除了编印刊物《高教研究与探索》,积累教学、科研的经验之外,很难承担较大的研究课题、组织较大规模的研究活动。为此,去年十二月,党委和校行政联席会议作出了尽快健全和加强高教研究室的决定。学校决定高教研究室单独建制,直属校长领导,明确它的性质为科研机构,其专职  相似文献   

2.
吉林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工作可追溯到1980年9月,当时成立了高等教育学会(挂靠教务处),并创办了《高教研究》刊物。1984年6月成立处级建制的高教研究室,1987年3月正式成立高教研究所,由校长兼任所长。建所伊始,学校就明确它的三大任务:即配合中心工作,为领导决策咨询服务;结合管理  相似文献   

3.
煤炭高校教育研究协作组4月16日至18日在中国矿院举行了1985年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协作组12所院校教务处、高教研究室和煤炭高教研究室的同志共23人。煤炭教育顾问团副主任陈耕夫和煤炭教育顾问团副主任兼高教分团主任刘子光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中国矿院的领导接见了会议的代表并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预备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月五日至十一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教育部部属十四所高等工业学校主管教育研究工作的校(院)长、教务处长或高教研究室的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的还有安徽省高教局、安徽省的六所高等学校以及机械工业部高教研究室等单位的代表,总共四十七人。会议得到了安徽省的支持和关怀。  相似文献   

5.
《辽宁高职学报》协办单位工作会议于2005年10月20——22日在大连水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召开。辽宁省三十所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学报编辑部、高教研究室、科研处和教务处负责同志和从事学报稿件组发、审核工作的人员参加了会议。辽宁省教育厅高教处调研员梁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学报执行主编、学报编辑部负责人、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负责人韩少忠主持。  相似文献   

6.
<正>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的武汉化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该研究室最早隶属于学校教务处,主要工作是开展教学研究,1990年成为校直属单位。1999年10月,高教研究室与学校政策研究室合并,组成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2004年3月,研究室撤销,成立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挂靠文法系(现法商学院)。高教所下设有地方院校研究室、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室、区域产学研研究室、青年品德与心理研究室等研究机构。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产学研分中心)挂靠在该所。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高教学会自1979年成立至今,共有70多个团体会员,近万名个人会员。为推动上海高教研究工作,学会组织了第一次高教研究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评出先进集体9个,先进个人31名。先进集体单位的主要特点是:一、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结合工作实际搞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日常工作实际之中,凡被评为先进集体的高教研究室,都是学校领导的决策参谋班子,为学校的改革和规划出谋划策。二、坚持编辑《高教研究》刊物,及时肯定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国家教委1990年工作会议精神,进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推进教育工作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中山大学在《1990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组织力量开展一次系统深入的社会调查,摸清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学校调查组,由高教研究室和教务处负责具体组织调查研究工作。自3月份以来,学校调查组和各院系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学校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使整个调查研究工作基本达到  相似文献   

9.
《九江师专学报》2009,(2):33-33
3月27日上午,学校在教学综合楼303室多功能会议厅举行2009年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工作暨教学工作例会,副校长李炎生、校长助理杨焱林出席会议,九江学院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办公室成员、实验中心、高教研究室、图书馆、教务处副科以上干部、各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务科长参加了会议,教务处处长马明亮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0.
1982年以来,我省许多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室。但是各校高教研究室的任务、所承担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与学校教务处、科研处、院(校)长办公室的职责没有划清,有的同志说高教室成了第二教务处,校领导的秘书班子。我认为,为了有效发挥高教室的职能作用,必须首先明确高教室的性质与任务。下面结合我校的情况,谈谈我们的想法和作法。  相似文献   

11.
一、对高校高教研究室性质与任务的再认识。我国高等学校的高教研究室,绝大多数是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80年代陆续建立起来的。从它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兼有行政和研究双重性质。它一方面是校领导的咨询参谋机构(属学校行政系统,有的附设在教务处或校办,有的是直属校长的一个处级单位,从这一点看,它具有行政机构性质),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在业务上归口学校科研处,因此它又是一个研究机构)。分析一下高教研究室建立的背景就可以知道,高校的领导者着意建立这一机构,其意图在于把学校工作的决策同专门人员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它发挥“智囊团”的作  相似文献   

12.
我校开展煤炭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起步较早。1983年,我们成立了高教研究室(后扩大为高教研究所),统一组织、管理和协调全校的高教研究工作,使我校的这一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开始被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序列;当年,我们还创办了《煤炭高等教育》研究刊物。我校高教研究所同时也是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煤炭高等教育研究会和煤炭高等教育研究室的挂靠单位和办事机构,承担着面向整个煤炭系统组织、开展高教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广东工学院     
<正> 广东工学院是广东省属重点院校之一。广东工学院电化教育事业于一九八零年起步,开始隶属于设备处,后转到教务处。一九八七年独立建制,属系处一级教学单位,直属学院领导,由一名副院长分管电教中心工作。电教中心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由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同志担任。目前定编在职人员十三名,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三人,中级职称三人,初级职称及技术工人七人。电教中心下设电教教材制作室、应用室、技术室、电化教育研究室和卫星天线接收站。由于学院领导重视,电教中心固定资产总值达120多万元,具有广播级录像教材制作设备、计算机辅助教学专用系统,中心拥有五个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和吉林省高教学会于5月31日在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联合召开了2005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各高校主管科研的院(校)长、教务处长、科研处长、社科处长和高教所(室)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到会71人。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勇兵、省高教学会会长徐毅鹏到会并讲话。省教育厅高教处有关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教育科学院院长张旺主持。会议的主要议程:一是刘勇兵副厅长作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教科研服务能力”的讲话;二是省高教学会秘书长、省教科院副院长刘…  相似文献   

15.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高等教育研究室成立于1982年5月,是最早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研究室第一任室主任为郑放明教授,现任室主任为薛天祥教授。华东师大教科所高教研究室现有专职研究人员6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并聘请杨德广研究员、忻福良研究员为兼职研究员。华东师大教科所高教研究室自成立以来,主持和参与组织了多次学术活动,主要有:1984年《高等教育学》编写大纲讨论会,1987年全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讨会,1987年  相似文献   

16.
煤炭部教育顾问团高教分团1987年年会于10月20日至27日在湖南湘潭矿院举行。到会的有高教分团18名顾问及煤炭高教研究室、湘潭矿院领导同志共26人。 高教分团主任刘子光同志在年会上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高教分团一年所做的四个方面的工作,即:顾问们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参加教育改革活动;加强和改善煤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片调研、加强煤炭高等教育的参谋咨询;煤炭高教研究室工作的进展。刘子光同志在报告中分析了我国煤炭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如端正办学指导思想问题;煤炭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进一步改善和加强煤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以及高教分团今后活动等问题。与会顾问经过充分讨论一致同意刘子光同志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贯彻省师范工作会议精神和省高教学会1997年年会及1998年高教研究工作要点,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我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实际行动迎接建校20周年校庆,由我校高教研究室发起,会同教务处、学工部、学报编辑部等单位,紧密结合师专改革和发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等,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面向21世纪欠发达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征文活动,共收到论文50余篇。这次征文研讨活动一个重要的特  相似文献   

18.
交通高等教育研究协作组成立暨师资队伍建设专题研讨会议于1985年5月7日到12日在长沙交通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交通部教育局郑健局长、高教处负责同志、部属12所高等院校的院校长、教务处长、高等教育研究室和教务、师资工作方面的代表共71人。还邀请了湖南省教育厅、中南矿冶学院等单位的代表列席会议。  相似文献   

19.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最早成立于1985年,原称高教研究室,隶属于教务处;1987年与学校调查研究室合并,成为独立的处级建制。1992年11月经校务委员会决定,更名为高教所。其性质是“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研究机构”,也是“学校专设的参谋咨询机构”。主要任务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积极为学校的发展改革服务。现有成员8人,返聘研究人员3人;兼职研究人员28人。下设“决策与咨询研究室”、“资料信息研究室”、“高教研究与实践编辑  相似文献   

20.
振兴民族教育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服务民族教育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是集教学、科研、办刊为一体的民族教育研究机构。所里分设教育学教研室、民族教育研究室、《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民族教育研究所的前身是教务处高教研究室。在国家民委教育司和学校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