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一个孩子,哪怕有100种残缺,从他呱呱坠地之日起,就有享受教育的权利."这个朴实无华教育理念,是我投身特殊教育事业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又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但孩子又是全社会的,在安定、祥和、富足的生活条件下,我们怎样配合学校对孩子做好教育工作,这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在教育孩子时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示范、帮助、引导。  相似文献   

3.
Rain 《英语辅导》2004,(3):13-15
克鲁斯:……你也知道,我在学习武士道精神,那是我很崇拜的东西。在参演这部电影之前.我生命中的那些东西是很重要的。我的意思是,我绝对是带着对那种文化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评价离开的,而且我总觉得……你知道,我去过日本很多次,总想融人他们.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我并不想去一些大家都去的景点。我想去一下鱼市场。我想去……带我去接触一下日本商人.他  相似文献   

4.
朱静怡 《早期教育》2001,(21):36-36
记得有一次组织小班幼儿游戏,我把糖果作为奖品发给每个幼儿,所有孩子都把糖放人口中,只有潘慰小朋友把糖放进了口袋。她说:“我要拿回家和妈妈分着吃。”离园时,潘慰家长告诉我,他们平时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有物分享,包括对家中的保姆。  相似文献   

5.
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动手最重要,这个东西能创造一切。”心理学家也认为:“智慧处于手指上。”现代教育理念主张让聋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听科学”。这告诉我们要注重聋生的学习活动。聋生因听力障碍更应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为他们提供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体会教学思考与创造的过程,不断提高数学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教师常引用“滴水穿石”这一成语来勉励学生努力学习 .然而究竟为什么滴水能够穿石 ,很多人的理解就不一定正确了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 ,由于水滴不断冲击 ,每次冲击石块均产生极微小的损伤 ,久而久之 ,“有志者事竟成”,便可穿石了 .一滴水为什么能使石头产生微小的损伤呢 ?这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 ,因而无需解释 .假设我们将水滴换成乒乓球 ,让乒乓球一个接一个地不断地落在石头上 ,能否“穿石”呢 ?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木制的乒乓球台坚硬程度比石头差得多 ,但是一张乒乓球台无论使用多少年 ,从未发生过中间部分 (乒乓球撞击频率较大 )的磨损…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的教育体制当中。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知识储备没有老师多,经济上受制于人,再加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古训,使学生的主体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抑。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板书写满黑板,学生们正襟危坐,稍有骚动与喧  相似文献   

8.
好久没回老家了.作为生活在广州的“资深二代南漂”,体验了太多的辛酸与苦涩,有时总会遥望城北连绵的群山,怀想在北方的故乡. 俗话说:“吃羊肉染一身膻.”这话自然是不错的.吃过羊肉的人都知道,羊肉有一股独特的膻味.这是羊肉的最大特点,说得不好听,就像汗臭.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2007,(6):8-40
想必大家都有许多自己喜欢的明星,你想知道他们小时候长得什么样吗?他们都有过什么样的童年生活,是不是与我们大不一样呢?他们童年时的梦想是什么?你知道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在童年时起就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吗?  相似文献   

10.
爱心·奉献     
我是一名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师,每天面对的是那些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见,有脑不好使,让父母操碎了心的残疾孩子.曾有人问我,整天和那些失聪、失明、傻孩子在一起,你不感到压抑吗?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转变德育观念,改变德育课堂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德育课不能再“老师讲、学生听”地满堂灌,而应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新型教育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天,我正在上课,突然发现阿亮一直低着头好像在玩着什么,走近一看,两只蜗牛正静静地趴在他的手心里。我很生气,批评了他。他不服气地小声嘟囔:“他们都抓了小蜗牛了。”我一听,更生气了,索性停下课来,让所有抓了蜗牛的孩子站起来。为抓蜗牛的事,我曾和他们谈过,当时这些小不点儿一个劲儿点头。现在看来,他们早把我的话忘到脑后了。正想着如何来整治一下他们,突然被桌上的蜗牛吸引了……“有了!”我马上宣布“处罚”决定:“每个玩小蜗牛的同学每天上交一篇蜗牛观察日记!”那几个孩子傻眼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的日记竟一天比一天精彩!一开…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美能磨练人性。”可见,审美教育对学生多么重要。《“九义”初中语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在语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使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王晓玲 《幼儿教育》2000,(12):33-33
顽皮的孩子问题行为也多,就像我家隔壁的“皮大王”郝动,在幼儿园里就少不了与同伴打架、抢玩具、损坏东西等举动,在家更是“破坏专家”,他很少有完整的玩具,连妈妈的口红也成了他在磁砖上作画的彩笔。他的父母为此大伤脑筋,一会儿好言哄劝,一会儿怒声训斥,有时还来点武力手段,但收效总不大。有一次,郝动父母有重要应酬,把孩子暂寄我家。我把儿子的玩具箱交给他,就开始备课,郝动居然很安静,没来  相似文献   

15.
呵护·引领     
“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家第斯多惠如是说。“强烈活跃的想像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教育家乌申斯基如是说。案例中的孩子描述妈妈的五官,确实有独特新颖之感,确实是他真实个性的体现。我想作为教师,应当呵护童心,巧妙引领。因为只有这样,孩子的习作动力才会得到激发,自信心才会得到培植,习作水平才会得到提高。童言无忌。孩子这样描述妈妈的五官,确实抓住了五官的共同特征——都是“小孔”。这在我们成人眼光中是不屑描述或不曾关注的。作为一个孩子,他肯定没想到要把妈妈写成丑八怪,也不觉得这样写是…  相似文献   

16.
有着“股神”美誉的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发表过著名的“致股东们的一封信”,信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石油勘探者在向天堂的路上遇到圣徒彼得,彼得说:“你有资格住进天堂里的石油职员大院,但是我们已经满员,没有办法让你挤进去。”勘探者想了一下,就对石油大院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于是大院里的人们挤开门,蜂拥而出冲向地狱。彼得非常惊讶,请勘探者搬进大院。但是勘探者迟疑了一下说:“不,我想我应该跟着他们一起去,那个发现说不定是真的呢!”这个故事提醒股民,面对各种市场信息,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千万不能盲从。沃伦·巴菲特的忠  相似文献   

17.
一、概念解读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这就是说,无论物体是做功了还是没有做功,只要这个物体有做功的能力或本领,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动能、势能是机械能的两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邓力 《早期教育》2005,(10):34-34
浙江的王女士说,自己经常给上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提一些要求,比如好好吃饭,不准洒饭等,自认为还是十分合理的,可孩子却不上心。她想问一下,到底怎样给孩子提要求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中华 《中学生电脑》2007,(3):I0003-I0004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感到奇怪吧?喝酒、足球赛、相交直线,风牛马不相及,怎么扯到了一起?现在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解决下面提出的一些问题,你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相及”的。先来看生活中遇到的这样两个问题:问题一有一天,爸爸邀请朋友来家里喝酒,一桌共10人。爸爸提议:“今天喝酒,我们每两个人都要碰一次杯。”我在旁边暗自思考:这要碰多少次杯呢?  相似文献   

20.
理论家们在围墙上戳一个小洞.说是要开一道门.。可时间过去了很久,门依然没有开出。一些图便利的不懂理论的人,纷纷钻了进去,久之。钻成了一道大大的门。理论家们于是就举办关于“门”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