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总编辑,是出版单位编辑工作总负责人的职务名称。它的地位和职责,与整个出版单位的任务、工作特性和领导体制密切相关。在出版社中设置总编辑职务,并把它作为社一级的重要领导人,是中国出版社在职务结构上有别于西方国家图书出版单位的特点之一。据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版单位,按照其社会制度的要求,一般属商业经营型企业,以追求利润为中心。在领导体制上大都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其编辑工作的负责人,或者只作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与生产、销售部门的负责人平行;或者就没有总负责人而由总经理直接  相似文献   

2.
总编辑作为出版社编辑工作的重要决策人、出版社编辑业务发展的重要负责人,在落实国家出版管理政策的同时,承担着出版社选题申报、编辑出版工作指挥者、策划者、负责人的多重职责.本文通过分析总编辑应具有的8种重要特质和能力,指出了总编辑特质能力对于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需加大对总编辑特质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总编辑工作岗位作为出版社的重要领导岗位,受到了出版社主办主管部门和出版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总编辑在出版单位的发展中,尤其是在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总编辑工作岗位便成为出版社的重要领导岗位,受到了出版社主办主管部门和出版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多年来,总编辑在出版单位的发展中,尤其是在编辑工作中,在坚持  相似文献   

5.
总编辑作为"编辑工作的决策人,出版社的主要负责人",他们所履行的是"各项编辑工作的指挥者,出版方向的把握者与选题的总策划,书稿审读加工的终审者,编辑责任制度的负责人"职责.  相似文献   

6.
总编辑作为出版社抓图书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出版社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该出版社出书的方向、质量和效益,乃至整个出版社发展的总体水平、规模和前景c有人说,“优化选题首先要优化总编辑”,这是有道理的。出版社要在竞争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靠的是什么?主要靠出版社的产品——图书,靠自己出书的独特风格和不可替代性的独特价值。出版是一种文化选择,出什么书,怎么出,都是一种选择的结果。选择的主体是出版社的全体编辑。近年来出版界积极探索建立以选题策划…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实习记者杨嘉)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于11月16日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报告厅召开。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增顺主持,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作了题为“更加自觉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出版支持”的主题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总编辑朱象清、总编辑沈元勤,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编审邹学英,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胡国臣,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林鹏,金盾出版社总编辑郭德征分别结合本社工作特点与创新体会作了题目为“策划是编辑工作的重要职责”、“科…  相似文献   

8.
思考之一:总编室在出版社的地位 总编室是总编办公室,它到底何时产生,一时无法考证,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它一定产生在“总编辑”名称出现之后。人民出版社张惠卿同志在《总编辑的由来和发展》一文中指出,出版社设立并普遍采用总编辑这个职务名称,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关于总编辑名称及其内涵的考察,对认识总编室的职能与地位变化提供了很好的线索。总编负责制也好,社长负责制也好,出版社自成立起,便有了编务工作。上海的中华书局最早设编辑所,下设五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以来,对于出版单位设立不设立总编辑岗位和总编辑如何开展工作,业界议论颇多.前不久,在由中国编辑学会举办的"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总编辑工作高峰论坛"上,大家就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现综述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出版社转企改制过程中,对是否设立总编辑岗位以及总编辑该如何工作的议论颇多。中国编辑学会举办高峰论坛,对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的总编辑工作进行深度交流。大家认为,出版社转企改制后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设总编辑岗位,而是总编辑该如何与时俱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经中国编辑学会批准,该会科技读物专业委员会(筹)拟于今年9~10月召开“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此次研究的主题是,分析新形势下编辑工作发生的新变化、遇到的新情况和提出的新要求,探讨解决目前编辑工作中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路子与办法,努力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和效益。研讨范围涉及新形势下总编辑工作创新研究、编辑工作创新研究、科技编辑人才培养、如何提高科技出版物质量及特色科技出版物编辑工作创新研究等五个大的方面。参加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全国科技出版社和科技性大学(包括含有理工科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的社…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编辑是龙身,那么,总编辑则是龙头。出版社编辑的知识结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也不同,这就使他们在组稿过程中表现为千差万别,申报的选题也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除了少数优秀的编辑之外,大部分编辑在图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十分茫然,甚至不知风向哪一边吹。总编辑肩负着领导全社编辑组织、策划选题的重任,必须在错综复杂的图书市场上对一线编辑提出的大量选题去粗取精,去芜存菁,策划出富有竞争力、有新意和良好市场前景的选题。总编辑代表着一个出版社图书出版的最终话语权,如何正确行使话语权,对一个出版社的繁荣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它同时又是一柄双刃剑,既可成于斯,也可败于斯。关键看是否使用得当。因此,总编辑的工作必须始终以选题企划为中心,力求全面把握和驾驭全社选题的策划与规划,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拥有一席之地。围绕选题企划,总编辑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作为选题策划、编辑业务的总指挥和出版内容、出版质量的总把关人,新时代对其提出了新要求.总编辑应勇于迎接新挑战,适应新要求,把握新机遇,勇担新使命,着力于服务学校发展、出版导向管理、科学规划原创、抓好质量控制、带好编辑队伍、强化融合出版,认真履行好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为高校和社会奉献更多高质量文化精品.  相似文献   

14.
把握出版方向、带好编辑队伍、整合出版资源,努力实现编辑工作政治原则、质量原则与效益原则的最佳统一,努力实现出版社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新形势下总编辑工作的要义。  相似文献   

15.
新出政发[2011]5号长期以来,总编辑岗位一直是我国出版单位管理体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作为出版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总编辑在出版单位领导班子的集体领导下,负责出版导向、落实出版制度、保证出版物内容质量  相似文献   

16.
商务印书馆自1958年恢复挂牌至今已31年。重新组建的“商务”不再是私营的综合性出版社,而是中央一级的专业出版社。它的出书范围,依中央规定,只限于中外语文辞书和外国古今学术译著两大类图书。 31年来的新“商务”,除去乱糟糟的“文革”10年,实际工作只20年光景。“文革”前的总编辑是陈翰伯同志,他是新“商务”的创业人,开拓者,路子是他走出来的。“文革”后的总编辑是陈原同志,他按中央部署拨乱反正,在恢复中有创新。“二陈”都是编辑大师,  相似文献   

17.
总编辑应增强六大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制、转制,是当前我国深化出版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它涉及观念的变革、理论的更新、利益的调整、出版资源的重组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总编辑作为编辑工作的决策人、出版社的主要负责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改制、转制的新形势下,如何当好总编辑,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我认为主要应增强六大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记者 宗蕾)3月15日,89名社长、总编辑和43名在京出版单位的编辑室主任踏进了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岗位培训班,他们将在北京大兴中核培训中心度过13天的“充电”生活。培训班的讲授者“阵容强大”,有新闻出版总署的柳斌杰和邬书林两位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张小影,图书司司长吴尚之、副司长李宝中,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于慈珂,人教司副司长孙文科等领导,其他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以及李朋义、俸培宗等出版社实战精英。柳斌杰在 “当前新闻出版业形势”第一课中,提出加强出版社管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指出目前出版…  相似文献   

19.
我在出版社做过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办主任 ,后来担任社领导 ,也主抓编辑部门工作。在抓编辑工作的实践中 ,有过成功的喜悦 ,也吞过失误的苦果。对于总编办工作的重要性 ,有着切身的体验。现概括为“地位、作用、职能”六个字 ,谈谈我的体会。   一、总编办在出版社的地位  我认为 ,总编办在出版社处于“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位置。它的任务是 ,为达到编辑工作目标 ,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工作。它是出版社的一个重要管理部门 ,在出版社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我所知 ,有的出版社曾经撤销过总编办 ,但不久又恢复总编办的建制…  相似文献   

20.
当前,出版社体制改革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出版社因为转企改制获得了全新的动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也摆在出版社的面前,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其中,作为编辑工作的总指挥岗位——总编辑,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和作用等问题引发出版业内广泛关注和讨论。2009年12月5日在京举行的出版社转企改制后总编辑工作高峰论坛上,有关部门领导、业内专家学者对此各抒灼见。本刊选编了桂晓风、李朋义、郝振省、郭德征等人的精彩论述,与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