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他们的挚爱。儿歌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辨别字的读音、形状和字义,还可以模仿教材,自编儿歌,进行再创造。在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的同时,启迪智慧,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
儿歌是中国传统语文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它短小押韵,语言明快,朗朗上口。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四册教材中的儿歌选题有趣,具有时代特色,想象幼稚,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于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词语,提高认识,陶冶性情大有益处。因此,“读儿歌”很值得老师教一教,学生读一读。  相似文献   

3.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儿歌,为儿童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在教学儿歌时,根据儿歌语言的特点和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在儿歌与儿童语言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教学手段之间架设一座座立体交叉的情感桥梁,让儿童在“情”中发展语言,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儿歌是最受孩子欢迎的一种文学样式.智障学生语言发展的速度缓慢,发音不准、吐字不清,给阅读教学带来了困难.一首首好记易懂的儿歌,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绚丽,培养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在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适当采用儿歌进行教学,是一条值得探究的阅读之路.  相似文献   

5.
儿歌以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的特点,深受小学生所喜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儿歌较强的节奏感,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习惯,又能扩大语言的信息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英语儿歌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浅显,节奏明快,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对于语言的识记和模仿,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词汇量不大,语言含量小,儿歌大容量的输入正好适合他们的学习能力的特性,小学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自制力差,但模仿能力强,爱唱爱跳,儿歌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也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英语儿歌是非常适合孩子门学习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尽量在课堂中适当的运用好英语儿歌,使英语儿歌巧妙地,  相似文献   

7.
顾珺 《教师》2013,(34):49-49
儿歌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语言方式,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恰当、巧妙地运用儿歌,可使我们的体育课堂多几分童趣、几分精彩,使低年级的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学练基本的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8.
在幼师《幼儿文学》的教学中,儿歌是教学重心之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0—6岁幼儿听赏念唱儿歌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矫正发音、丰富词汇,促进他们语言早期发展,并可促使其逐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有效地教幼师学生阅读鉴赏儿歌,比较难把握。本文就儿歌鉴赏方式作一些尝试性的分析。一、抓情感抒发的童真童趣诗歌的本质是抒情性的,儿歌既然属于诗的范畴,那么抒情就是其得到孩子及成人喜欢的基础。儿歌又是幼儿的歌,因此,一首好的儿歌必然在字里行间闪烁着天真活泼的幼儿情趣。这是欣赏儿歌最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9.
11.背儿歌 打擂台许扬波(鹰潭市教研室)黄仁先(贵溪县教育局)[活动要求]一、培养学生收集与读、背儿歌的兴趣和理解儿歌的能力。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学生的语感。(活动准备)一、把原有的学习小组一分为二,组成8个摆擂或攻擂小组,每组选出头儿1名...  相似文献   

10.
儿歌具有形象生动、朗朗上口的特点,契合刚入学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年级统编语文教材编排了不少的儿歌,这些儿歌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和精神世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课外拓展、展开想象、鉴赏运用等途径,开启童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新知,感悟诗情,憧憬美好未来。这样,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儿歌是少儿口头传唱的歌谣,它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语言的启迪,是孩子们最有效的学习工具。已经近十年的以口语为主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可以总结这样一个原则:对于少儿学习者来说,学好英语无疑是"愉快有趣"。英语儿歌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浅显、节奏明快,是活在口头上的英语文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生学习情绪,而且还可丰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把学生领进儿歌的世界,让他们在"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文化环境中,自然地感受儿歌语言的魅力时,其实已悄悄地带他们走进了写话之门. 一、品读儿歌,激起写话兴趣  相似文献   

13.
刘素芬 《孩子天地》2016,(8):230-231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儿歌作为语言活动的一种文学形式,以其内容精炼、寓教于乐、朗朗上口深受幼儿喜欢。本文旨在通过对儿歌的选材、儿歌教学的组织与指导、以幼儿为主体及各领域的有效渗透,来开展儿歌教学,全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4.
儿歌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发挥英语儿歌利于学生跟唱以及记忆的作用,将英文儿歌应用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作为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儿歌具有独特的魅力.以现代汉语儿歌的本体研究为出发点,从语言描述和语境分析的角度探讨儿歌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摸索如何提高儿歌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我感到,巧妙地再现儿歌的语言形象是提高儿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为幼儿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只有在幼儿面前展现鲜明的形象,才能给幼儿思维提供依据,鼓起幼儿想象的风帆,激发幼儿内心情感。也只有这样,幼儿才能真正理解儿歌,记住儿歌,有感情地朗诵以至表演儿歌。先谈谈通过情境表演教幼儿学习儿歌的方法。有些儿歌是叙事性的,如《原来是你》、《小兔过桥》、《客人来了》等。这些儿歌不仅有情节,而且有人物对话、心理活动。在教学时,我们就采用情境表演的形式再现儿歌的语言形象。对一些对话较多的儿歌,我先告诉幼儿儿歌的内容梗概,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如把儿歌《客人来了》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对儿歌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表演小话剧。客人问:“你妈妈呢?”我回答:“妈妈不  相似文献   

17.
<正>学生喜欢读儿歌,会不由自主地反复读。除了能够识字和提高阅读能力外,还积累了很多活泼的语言。"脉"这个多音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认读难度较大,但如果通过背诵儿歌的形式学习,只要"扯着嗓子读"就能学会。如"猫咪爱上鼠大哥/含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拨动学生兴趣之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将课堂中"必须教"转变为"我想学",化被动为主动,才能真正构建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实践证明,儿歌语言简单,形式活泼,节奏多变,将儿歌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对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儿歌以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的特点,深受小学生所喜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儿歌较强的节奏感,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习惯,又能扩大语言的信息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一、英语儿歌的特点1.语言浅显易懂。英语儿歌中使用的词汇主要是名词(动物、植物、食物、日常用品、交通工具等)、动词(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形容词(颜色、形状、大小等),这些词反映的事物及其属性比较具体,切合了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时,英语儿歌中简单句的大量使用,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和掌握。2.形象具体可感。英语儿歌作品的语言着力于突出人和事物的形态感、色彩感和动作感。使儿童念起来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触其物。英语儿歌中的摹仿声和拟人表现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儿歌的形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