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课一开始,教师逐次出示三道除法算式让学生口算 6÷2= 12÷4= 60÷20= 学生一一口算,教师写上相同的得数3。 师:算这几道除法算式,大家有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乘加、乘减”时首先出示下图,并提出“谁来看图编一道求一共有多少苹果的应用题,并列式解答”的问题。生1:有4盘苹果,前面3盘每盘是4个,最后一盘是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连加:4+4+4+2=14。生2: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4×3+2。教师问:“4×3+2表示什么意义?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你先算什么?”生2:4×3+2表示先求出3盘苹果的个数,再加上最后一盘的2个苹果,所以先算4乘以3得12,再算12加2得14。教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生3:2+4+4+4=14。生4:2+4×3=14。…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老师教学“分数除以整数”,在得到6/7÷2=6÷2/7=3/7(米)后,随手又出了两道算式:5/7÷2和3/4÷6,问:“这两道题谁会做?”这时,有一位学生举起手来。于是教师只好让他“试试”。谁知,当这位学生刚刚写出“5/7÷2=5×2/7”,教师便“请”他回了座位,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因为,教师断定这位学生在“胡扯”,5不能被2整除,怎样随便改成相乘呢?于是剥夺了他的“发言权”。随后,我  相似文献   

4.
排队教解题     
小学《数学》第二册有这样一道题目:放学路上,小军的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3个人。路上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小朋友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不能理解题中暗藏的数量关系,往往容易误解成:4+3=7(人)。如果老师只是停留在书面分析上,学生很难接受。怎么办呢?在课堂上,我要学生按题意排队,学生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让“小军”和7名同学(4名排在小军前面,3名排在小军后面)排队“放学”。问:“路上共有几人?”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共有8人。又问:“有个同学算成4+3=7(人),错在哪里?”“他没有算小军。”学生轻松地列出了算式:4+3+1=8(人)…  相似文献   

5.
一、口算   60× 5 700× 61234× 0   500× 8104×2130× 3   32×2 0× 0   评析:通过口算简单的八道题,轻松地回顾整理了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读法、口算法则及 0参加运算时的简算,时间用得少,效率高。   二、整理笔算法则   学生计算 428× 7、1207× 8、2800× 4后,教师提问:   1 428× 7这道题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出示计算法则)  21207× 8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   32800× 4这道题与上面两题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   评析:通过对三道题的计算及比较,系统整理了…  相似文献   

6.
一创情激兴.出示例1"312÷3"让学生试算,并将部分学生得出的312÷3=14板出,引起学生争议二、验证发现。请一名认为312÷3=14正确的学生上台用乘法进行验算;很快发现14×3=42,而不等于312。这时,教师说:"这道题究竟错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来研究。  相似文献   

7.
趣题派送     
1郾快乐猜数12快÷快÷快=快21乐÷乐÷乐=乐式中的“快、乐”表示什么数字时,这两道算式才不会出错?2郾移动数字341096×8=3410968这道式子并不成立,如果能巧妙地移动其中一个数字,它就可以相等。你会移动吗?3郾数的整除章老师给大家出了这样一道题:在下列括号内填上不同的两位数,使第一个加数能整除第二个加数。(摇摇)+(摇摇)=100很快,大家找出了两种答案:①20+80=100;②25+75=100。你还能找出另外的答案来吗?4郾得数最小1234567=给式中添加上三个加号,使其得数最小。5郾巧妙的数“1428”是个有趣的四位数,它可以被它的前两…  相似文献   

8.
案例:教师出示0×8、100×0、0×0三道算式,让学生根据这些乘法算式,说出每题相对应的两道除法算式。然后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师:写出了这么多的算式,怎样分类呢?生:分两类,0÷8和0÷100是一类,其余的是一类。板书:0×8=00÷8=00÷0=8100×0=00÷100=00÷0=1000×0=00÷0=01.师:让我们先来研究研究0÷8和0÷100这两题。谁知道0÷8、0÷100为什么都等于0吗?(生马上举起了小手)生:因为0和8、0和100相乘都等于0,所以0除以它们都等于0。师:噢,你是通过想乘法得到答案的,你真善于思考!大家还能像他这样举出其他的例子吗?生:因…  相似文献   

9.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算理的欲望“一个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教学是分数乘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把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算理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例3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51=12×53=,怎样计算得数呢?在这里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猜一猜这道题应怎样计算,然后进行谈话:“同学们,这两个算式到底结果是多少呢,同学们是想让老师直接告诉你算法呢,还是自己想办法寻找答案?”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自己找!”老师进一步说:“这两道题,你可以选择自己喜…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127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是这样的:27046=2×()+7×()+0×()+4×()+6×(),填好后应是27046=2×10000+7×1000+0×100+4×10+6×1。这里的“0×100”要如何来解释呢?能解释成有一百个零吗?我认为这道题应改为:27046=10000×()+1000×()+100×()+10×()+1×(),是否更好解释?  (郭士远瑞金市谢坊镇红星小学)  郭老师认为“27046=2×10000+7×1000+0×100+4×10+6×1”不妥,应改为“27046=10000×2+1000×7+100×0+10×4+1×6”。理由是在原来的写法中,被乘数与乘数的位置未摆正确:“0×1…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断1:教师经过一番生活情景的创设,引出例题“28 7”,大多数学生都一口喊出得数是35。师: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生1:我把7分成2和5,28 2=30,再加5等于35。生2:我先把28看成30,30 7=37,再减2等于35。  相似文献   

12.
首先,我出示一道填空题:( )×( )=( )×( )=( )×( )……=1,并说:“你们任意报一个数,我都能找到它和哪个数相乘的积是1。不信,试一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分别报出自然数、分数、小数,我对答如流,并板书,还让学生乘一乘,验证一下。学生感到很新奇。这时。我故意引逗学生,说:“谁能难住我?”一个学生问:“1乘以多少等于1”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  相似文献   

13.
有位教师教“一个数乘以分数”时,出示数学十一册4页的准备题,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求3桶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3; 求1/2桶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1/2; 求3/4桶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3/4。然后,教师小结: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时,一位学生举手说:  相似文献   

14.
课一开始,教师针对课前书写在黑板上的课题“□□×□ 0的口算”让学生读后: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意思 ?  生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生 2: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学生评论,认为生 2同学说得更贴切 )  师:谁知道最小的整十数是几吗 ?(学生回答是 10),请你写出“□× 10”这样的算式,好吗 ?  生 3: 5× 10。   生 4: 7× 10, 8× 10, 9× 10。   生 5:我知道,这样的算式共有 9题,从小到大依次是 1× 10, 2× 10…, 9× 10。   生 6:不对,应该有 10题,还有一题是 0× …  相似文献   

15.
教师出示画面:每盒彩笔 24支, 3盒有多少支 ?让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   师: (出示画面 )把 3盒变为 13盒共有多少支 ?请大家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列算式 )  师: 24× 13的乘数是几位数 ?  生:两位数 (教师板书课题: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  师: 24× 13=?你们会计算吗 ?(有学生举手发 言回答: )  师:刚才计算 3盒得到 72支,现在是 13盒了,怎么才 52支呢 ?  [评:导入阶段通过准备与揭题两个环节为学生学习新课在计算及列式思路上作了铺垫;提问学生“ 24× 13=?你们会计算吗 ?”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讨…  相似文献   

16.
学号的妙用     
最近,我听了两位年轻教师的数学课,他们在课堂练习中,都巧妙的运用了学生的学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位是二年级教师,她的“对学号口答”的练习形式别具一格。方法是:教师出示口答题(卡片示题、口述习题),如果该题的得数与某个学生的学号相同,此题就由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不需学生举手和教师点名。例如:教师用卡片出示式题“27+9”,则36号学生站起来回答“27加9等于36”;出示“90-78+4”,则16号学生站起来口答“90减去78再加上4,和是16”;若题目是3×5=?,则由15号学生回答“3乘以5等于15",……。如果某道题的得数超过全班学生数,即无任何一个学号与此题的得数相合,此题就由  相似文献   

17.
【案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乘加乘减》教学片断。师:同学们喜欢养金鱼吗?生:(齐)喜欢。师:生物小组养了一些金鱼,这是第一小组养的(出示图1),这是第二小组养的(出示图2),你能帮他们算算各养了多少条金鱼吗?生1:第一小组养了12条,算式:4×3=12。生2:第二小组养了16条,算式:4×4=16。师:第三小组也养了一些金鱼,你们看(出示图3),比较这三个小组养的金鱼你发现了什么?生3:第三小组养的金鱼比第一小组多,比每二小组少。生4:第一小组的金鱼是3个4,第二小组的金鱼是4个4,而第三小组的金鱼比3个4还多2。师:你们真是爱…  相似文献   

18.
猕猴种的桃子丰收了。为了庆祝丰收,猕猴特意举办一场组合算式游艺会。请到会朋友把4个1组成一个算式,评委按照算式得数发桃子。刺猬想: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肯定用乘法能多得,我用乘法计算1×1×1×1。评委只给它1个桃子。狸猫想:还是加法比乘法强,我用加法计算1+1+1+1。结果评委给它4个桃子。水獭(tǎ)想:评委没限定组合方法,何不把两个1组成一个数,再用加法计算11+11。照这种算法,水獭得到22个桃子。受水獭算法启发,黄鼠狼说:“看来只有采用加法,方能多得桃子。”于是黄鼠狼把算式列成111…  相似文献   

19.
例1在下面的算式方格里,各填入一个数字,使得:□□□×□□=2002【分析与解】根据题意,要使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的积等于2002,那么这两个数与2002应该有相同的质因数。2002=2×7×11×13用2002的质因数中的一个或两个质因数的积作为两位数,可以写出满足条件的三个算式:143×14=2002 182×11=2002154×13=2002例2小明用1.80元买了一种铅笔。如果每支铅笔便宜5分钱,那么他还可以多买3支。问小明买了几支铅笔?【分析与解】根据题意,每支铅笔的钱数和铅笔的支数的积应等于180分。因此,我们可以先把180分解质因数,再根据题目的条…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准备迁移1.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3=底面积×高堤坝沟渠的体积(土石方)=横截面积×长,出示棱台状形体及不规则形体问:“求它们的体积能用底面积乘以高或截面积乘以长吗?为什么?”2.出示三组形体,比较体积大小。(1)等底不等高的圆柱(2)等高不等低的圆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