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忧思难忘     
书生报国无它物,唯有手中笔如刀。邵云环在牺牲前一直笔耕不辍,《南斯拉夫为何坚决不投降》是她在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空中打击的第4天即3月28日从贝尔格莱德发回的。文章在提供具体的动态信息的同时,对南斯拉夫坚决抵抗的原因做了分析。这样,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国人民也能够及时了解战况,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及走势,并可以参考作者的分析,订正思想,做出判断。邵云环总是乐于传递最新的信息。发稿的前一天,南联盟军队总参谋部新闻部长诺夫科维奇首次就北约空袭情况举行记者招待会。邵云环根据会上公布的材料,勾勒出空袭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2.
1940年4月。山城重庆。范长江对刚从新加坡回国慰问和视察的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进行了一次专访。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的神圣抗战已进行快三个年头。战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用武力迅速灭亡中国的行动,遭到奋起的中国人民坚决抵抗。侵略者在占领武汉、广州后,不得不被迫停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而把主要的军事力量用来对付活跃  相似文献   

3.
英国在1849年征服了印度全境后,为了拱卫这块被英国人称为“英王皇冠上最明亮的明珠”的重要殖民地,确保其在南亚次大陆的长期利益,制定了向中国西藏扩张的方针。英印通过清朝逼西藏地方与英印通商,遭西藏拒绝。英国即以锡金为跳板,从经济上、军事上入侵西藏,遭到西藏人民的坚决反抗。1888年是藏历土鼠年。西藏人民至今仍将当年抵抗英国入侵之战称之为“土鼠年之战”。1888年,英军从隆吐山下的扎鲁隘口向藏军和民兵发起进攻。西藏军民奋起抵抗。英军数人被击毙3月20日早晨,英军在炮火掩护下向藏军阵地猛冲,进入藏军埋伏圈。藏军第3团欧西瓦…  相似文献   

4.
张学良思想中的抗日情愫及其抗日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退军关内,致使日寇三月内占领东北全境,从此背负"不抵抗将军"的历史骂名.身怀国仇家恨的张学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但在军事上仍坚决奉行着"保持克制,不予抵抗"的对日侵华政策,而另一方面,面对着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张学良却尽己所能,具有很强的民族气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秘密地支援着各地的抗日活动.一、张学良思想中的抗日情愫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接管了东北的军政大权.张学良虽与日本人有血海深仇,有强烈的排日倾向,却没有逞匹夫之勇的条件,他在处理具体问题上是很谨慎的.  相似文献   

5.
王菲 《新闻世界》2014,(9):207-208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向我们揭示了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的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它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异同。它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呼吁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去拼死抵抗技术垄断,并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相似文献   

6.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向我们揭示了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的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它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异同。它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呼吁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去拼死抵抗技术垄断,并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不愿甘当亡国奴的大批东北流亡民众先后逃往关内,仅东北流亡学生即达三、四万之多.从此,形成了以东北军为骨干的,流亡关内各阶层、各团体及广大军人眷属在内的一个庞杂的东北流亡集团.这个集团的宗旨是抗日雪耻,复土还乡.东北流亡民众的抗日情结,对张学良抗日思想的转变,使他由不抵抗到下定决心坚决抗日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1931年9月18日,驻扎在东北的日军借口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沈阳。几天之后,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占领淞沪铁路防线,在天通庵车站遇到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坚决抵抗,"一·二八"事变暴发。渠县人民得知这些消息后,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救亡运动直至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9.
潘杰  马静君  肖颖 《出版与印刷》2012,(1):30-31,42
海绵胶条是模切生产中常使用的一种材料。在模切压痕工艺质量控制中,模切板海绵胶条的选用与粘结十分重要。当钢刀和钢线安装完毕后,为防止模切刀在模压过程中粘住纸张,保证走纸顺畅,需要在钢刀两侧粘贴海绵胶条。海绵胶条在模切压痕工艺中起着反弹废边、定位瓦楞纸箱、协调模切压痕、保护连接点、均衡压力等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模切操作时的速度以及模切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14,(31):94-94
海绵吐司机 这款厨房用海绵座采用吐司机的造型,内置沥水设计,真是可爱又实用。你是不是想起了能干又可爱的海绵宝宝?那就让它在这里蹦跳吧。  相似文献   

11.
建立现代反腐败制度迫在眉睫。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人认为九一八事变时,由于张学良错误的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造成了东北山河转瞬沦陷.就是因为这个"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更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张学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在不做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而撤离自己的家园?究竞是什么原因让张学良执行了这个"不抵抗命令"?本文将对张学良执行不抵抗命令的原因进行探析,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3.
“木楼坚决拆除,无论阻力多大,困难再多,也要坚决保证档案馆的安全,”卢富昌县长话语坚决,掷地有声。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拆楼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郧西县县长卢富昌、县委副书记郑文成、常务副县长李功益、副县长张慧莉及郧西县有关部门负责人。  相似文献   

14.
有关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都归到张学良头上。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这里专门介绍张学良晚年对此问题的说法。 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政府中央。他是在获得自由的情况下谈这一问题的。 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的命  相似文献   

15.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一夜之间几乎兵不血刃占领沈阳,四个多月东北120余万平方公里国土沦丧,三千万东北同胞开始了长达14年的亡国奴生涯.而造成这一屈辱的"不抵抗"政策,主要与当时的两位领导者有关,即东北地方的领导者张学良,中央的领导者蒋介石.对于两者与"不抵抗"主义的关系,目前存在两种误区:一种认为,张学良"忍痛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蒙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成为蒋介石的"替罪羊";另一种则认为,不抵抗的责任在张学良,他在当时具有抵抗的自主权.而张学良晚年在接受采访时也不断强调,"不抵抗"的命令是自己下的,与蒋介石无关.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即依据现有材料,对张学良与蒋介石的"不抵抗"作以比较,以期对他们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历史责任作以区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从宣传模式出发,探讨宣传模式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效用及相应的抵抗模式。中国国际新闻传播抵抗模式正在经历着从精英主导向人民抵抗的深刻变化,人民抵抗模式在未来将具有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描写与叙述写人物通讯应该着力刻画人物形象,这种刻画应是生动深刻的形象描写,而不应该是一堆事件的罗列和堆砌。穆青、陆拂为写的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初稿的第一小节有一长段叙述,介绍“老坚决”名字的由来:他在土改中如何坚决,反霸中如何用一条绳子捆上了十二个土匪……这些叙述象流水账一样,读起来很沉闷。作者在反复修改中进一步认识到,这篇通讯要着力描述“老坚决”营造防护林时那种不屈不挠的“坚决劲”.而开头那一段长长的叙述象一条“前胡同”,把重要内容挡在后面,读者走  相似文献   

18.
乔志峰 《视听界》2010,(4):10-10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日前在高校讲座上称,凤姐等低俗文化应该坚决叫停。朱虹说,电视节目性质有明确的区分:一种是正确引领先进文化的,如《感动中国》;一种是通俗化节目,如小沈阳的表演。而像“凤姐”这种低俗文化,应该坚决叫停,不让其流布于社会。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0月29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决同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李大钊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也是我国现代  相似文献   

20.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路径。继续解放思想是推进广播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只有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坚决消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坚决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全方位开拓,广播传媒业才能超越自我,增添活力,登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