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语文课堂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掌握古诗阅读的方法。教学《江雪》一诗,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画中诗、理解诗中意、想象诗中画、体会诗中情,使学生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教师拓展组诗,不仅让学生迁移了学法,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传承了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中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告诉我们,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要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诵读。本文以戴建荣老师执教的古诗《江雪》为例,探讨"诵读先行"创新型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3.
《渔歌子》、《江雪》被安排在苏教版古诗教学的《古诗两首》一课中,显而易见,两者虽然形式不同,一首词,一首诗,但却有相同的主题:垂钓。在这相同主题背景下,笔者尝试了一次对比教学,将两首古诗词放在一起,带领学生品读和领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渔歌子》、《江雪》被安排在苏教版古诗教学的《古诗两首》一课中,显而易见,两者虽然形式不同,一首词,一首诗,但却有相同的主题:垂钓。在这相同主题背景下,笔者尝试了一次对比教学,将两首古诗词放在一起,带领学生品读和领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景物比对,走进诗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占有一定比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好古诗,对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有着积极作用。古诗教学,让学生理解诗句,体会诗的感情,学习有关知识,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并把说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给其所学有所用的机会,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现以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为例,谈古诗教学中的说写训练。初读诗文,疏通诗句。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先对此诗进行分析,哪些字词句学生自己能解决,哪些还不能处理,待教师帮助,做到心中有数。如《江雪》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观看了特级教师林莘执教的《古诗两首》视频。在这堂课上,林老师做了大胆尝试,让六年级学生重新学习四年级的古诗。为了适应高年级学生,林老师在教学目标上重新调整,凸显了以表达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古筝音乐响起,师深情朗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这首古诗最感动你的是什么?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离别时的情感。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分别时悲伤的心情。师: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讲到他们之间深深的"情"字。(板书:情)可是有一点我不明白,这两首诗中一探究景语,感悟情语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古诗《江雪》时,我感觉"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点我做了精心的预设。在引导学生体会古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我问学生:"读着,读着,你们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什么画面呢?"问完后我满怀期待地等着学生回答:眼前所见到的是毫无生机  相似文献   

8.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他的一次讲座中提到两个课例,都是关于古诗《江雪》的教学。两节课的结构差不多,都是采取“问题式”教学,先通读全诗,疏通诗句的意思,再让学生提问题,然后通过问题的解决带动师生的阅读实践。两节课上,学生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天那么冷,雪那么大,这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请看两位老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九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诗鉴赏部分两题分别涉及到唐杜甫的《漫成一首》以及《绝句》,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裴度的《溪居》、唐柳宗元的《江雪》五首古诗,试题分别从诗的文学、写法、题材、意境等方面对考生进行考察,这就要求考生需掌握一些古诗鉴赏方法,具有初步的对古诗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古诗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酷爱古文,也做过古代汉语老师的追星族,所以对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四首》,我成竹在胸。课程的进行也的确如此,学生通过画面感知到了《山行》一诗中深秋山林色彩明艳的特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到了《江雪》作者那份千万孤独的冷寂以及寒江垂钓的人格力量。听到学生的精彩回答,我不禁欣欣然起来,满怀信心地开始了第二课时的讲述。在《涛声依旧》悠扬的乐曲声中,当我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枫桥夜泊》动静结合的画面,产生情景交融体验的时候,一个学生的问题使我沾沾自喜的感觉戛然而止。“老师,这里的‘乌’不是乌鸦的意思。”亚妮在…  相似文献   

11.
正一、学情分析:《江雪》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这是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学生对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应该说已经很熟悉了,有一大半的学生课前就已经会背诵,但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这是一首描写冬天的古诗,对诗的内容,尤其是诗人当时的写  相似文献   

12.
一于永正老师上的古诗《草》是一节令人拍案叫绝的课,是古诗教学中的一朵奇葩。李伯棠老师称之为“一件教学艺术的珍品”,高林生老师称之为“古诗教学之中的精品”,如果让我说,我会称之为“古诗教学中的极品”。于老师的教学设计可谓匠心独运。“寓庄于谐,寓教于嬉,奇思妙想,有情有趣”,可谓精彩之至。但为课锦上添花的还有学生的精彩。于老师让学生联系第四句想一想边教边悟2003年第10期当代教育科学“烧不尽”的意思,学生灵机一动,说是“地下的草根没有烧着”。于老师表示赞同后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线作为地面,又在地下画了草根表示“烧不尽…  相似文献   

13.
彭昕 《湖南教育》2013,(1):38-39
在湖湘语文教师方阵风采大赛中,长沙市开福方阵的罗湘其老师和雨花方阵的李莎老师都选择了"送别"主题的古诗教学。罗湘其老师教学的是《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而李莎老师上的是《送元二使安西》,使用人教版四年级教材。古诗教学历来是显示教师文学底蕴的"试金石",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文学储备,就难有课堂的精彩。课堂上,两位老师都显示出良好的文学素养。传承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是古典诗词教学的  相似文献   

14.
古诗具有很强的节奏感、音律美,用词简练,寓意深远,寥寥几字就饱含作者深深的情感,描绘当时的社会生活,让人们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学古诗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审美能力、文化修养,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因此,古诗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教学题材,也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教育的载体。但是,学习古诗又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热情很重要。一、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 教师必要的知识储备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在课前,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得心应手地实施教学活动。传统教学理念中的“要让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对所教的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特点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准备,积累一定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所学古诗的写作背景,以此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江雪》这首诗时,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特点,他所处的时代以及当时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由于得不到朝廷的认可,不断被贬,怀才不遇,养成了他孤傲的个性。在逆境中,虽然历尽磨难和挫折,但仍不能改变作者报效朝廷、忧国忧民的耿耿忠心,表达了诗人高远的志向。教师要从这样的视角去解读、感悟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只有对诗歌进行这样深入的解读,才能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培养孩子们进行个性化解读诗歌的热情和兴趣。  相似文献   

15.
谢守伟 《考试周刊》2014,(50):51-51
对小学生来说,古诗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学习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古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字字句句都表达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在古诗中学会生字,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诗文中的情感。本文以《锄禾》和《悯农》为例,分析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状况,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第七册第29课三首古诗,前两首是五言绝句,后一首是七言绝句。各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冬天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雪》这首诗是作者柳宗元被贬在柳州时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明诗意、悟诗情。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3.通过补充的两首诗,与《江雪》进行对比阅读,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首诗、一节课,在激发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学在小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运用情境教学关键在于如何灵活地创设情境。我在教《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夜深人静,满月当空.竹床一张,酒壶一把,几只水果,诗人李白举头望月的简单图画(见图),引导学生看图学诗。我发现学生兴趣很高,注意都集中在画面上,很快理解了诗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我还在教学《锄禾》、《江雪》等课文时采用了上述方法,效果也不错,将要去小学实习的同学们,你们不妨也来一试。  相似文献   

19.
大纲明确指出低年级的古诗教学 ,重点应放在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上 ,在理解上不提要求。针对这点 ,我认为在教学古诗时 ,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和背 ,才能使学生快懂乐学 ,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用心感受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古诗《草》时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1.出示小草实物图 ,问 :这是大家都经常见的小草 ,你们知道小草的生长特点是怎样的吗 ?学习一首古诗以后你们就知道了。2 .揭题 ,板书 ,齐读 ,简介作者白居易。3 .口述学习任务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草》。二、初读课文 ,感受意…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较多,各年级每册教材中至少要安排五首古诗,这些古诗对小学生来说,学起来十分困难。而我们传统的古诗教学,多是读读、讲讲、说说、背背,诗的神韵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教师只是生硬地让学生记住就行了,根本没有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因此,学生害怕学习古诗,老师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此,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不断的探索,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诗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在读中诵,在趣中悟,在情中演等,收效较大。现以我教学《小儿垂钓》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