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这个“酷”字泛滥的年代,随便什么人、什么事,就当得起一个“酷”字。  相似文献   

2.
赵梅青 《语文天地》2011,(12):23-23
“斗”与“石”是比较有意思的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两字都是多音字,“斗”有三个读音dou、zhu、dou;“石”有两个读音shi、dan。两字义项都比较多,  相似文献   

3.
汉字王国的“多”字去找工作,他想到国外碰碰运气,但出门时忘了带证件,被卫兵拦了下来。“想偷跑?靠边站着去!”卫兵不由分说,把“多”用力一推。“多”撞到墙上,断成了两个“夕”。  相似文献   

4.
在卷帙浩繁的诗歌园地里,“空”字出现的频率很高,诗人对“空”情有独钟。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5.
“才”字是文学学校出名的机灵鬼。一天,他说要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同学们,我能让句子中的时间长的变短,短的变长。”话一说完,“才”字四周便围了一大群人,大家都不相信“才”字的话。矮个子“一天”走向前说:“‘才’老弟,你能把我变长一点儿吗?”只见“才”字把手中的手绢一卷,再一抖,出现了一个句子:小明一天才看完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6.
看到“和”字.便想起奥运会开幕式的人体字模,变来变去,凸显了一个“和”字。可见“和”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字。如今的人,理解“和”字,多限于平和、和缓、和睦、和平这类日常意思。不能怪今人见识浅,因为现代白话,是以远离中国传统文化为特征的。所以对字的理解,自然也少了古人胸中的意蕴。  相似文献   

7.
本篇寓言的显著特点是:处处创新见匠心。首先,作者通过描述“十”字寻找位置的五天经历,较好地表现出“位置不同,价值也不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李强 《教育文汇》2014,(4):32-32
又是一节口语课。这学期刚从村小转过来的几位学生在口语课上还没有开过口。他们说以前没有上过口语课,害怕不能说好。真的不能说好吗?我想起了在书中看到的美国老师倡导“我能”教育的一个案例。在美国的早期教育中,许多小学老师在新生入学第一节课上都会在黑板上写上“我不能”三个字,然后问孩子们该怎么办。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把‘不’字去掉!”于是,老师将“不”字擦掉,黑板上只剩下“我能!”“不”字不只从黑板上擦掉了,也从孩子们的心里擦掉了。从此,这些孩子们的心中就没有了“不”字。  相似文献   

9.
古人在吟诗作词时极其讲究炼字.正所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下面就给大家谈一谈“剪”字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0.
“磨合”一词,我是来北京之后,在马路上发现的。北京有些面包车或轿车的后窗上贴着一张白纸,上书“实习,磨合”,或仅书“磨合”二字。当这个词孤立地出现在我眼前时,我颇觉费解。“实习,磨合”,莫非是告诉别人,自己技术不过硬,请多关照?仅书“磨合”二字,是否为了提醒后面的车不要太鲁莽.要慢慢地跟上来?  相似文献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时习”教科书注释为“时常地复习”,句子可以翻译为:“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笔者认为教材对“习”字解释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不太确切,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摩。  相似文献   

12.
释"方"     
梳理“方”的义项,并以其甲文字形、古音、孳乳字、通假字等为证,可知其本义为“饼船”。  相似文献   

13.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文质兼佳的美文。在引导学生体会归有光的读书乐趣时,我认为把“借书满架”之“借”译为“借来的”有些牵强,不能与作者此时的心境相协调。那这“借”字该如何理解呢?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又”部统辖下地23个字进行系统考察,分析它们的形义关系,得出“又”部字三方面的义类类型。通过考察分析,发现“又”源于“手”,从“又”部的字与“手”相干连。与“又”部义类不相符的字族有一组,这些字的“又”作为简化字的抽象符号,其代替原先繁体字中各个繁难部件。由此得出《字表》“又”部字的构型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写的是小作者学习认字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一个普普通通的“鹭”字.却被小作者写出了很多内容:“鹭”既是鸟的名称,又与小作者的家乡厦门有着密切的关联——厦门别称“鹭岛”:而“鹭”字上面的“路”,又让她联想到厦门的BRT快速公交车……  相似文献   

16.
字"太差"     
王玉芳 《班主任》2014,(9):29-29
“王勃,字子安,所以也可以叫他王子安……”语文课上,我正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少年王勃》。我的讲解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陆小洋更是兴奋不已,把手举得高高的,说道:“老师,我知道诸葛亮的字是孔明,许多人都叫他孔明先生!”我竖起大拇指,表扬他说:“你肯定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了解的知识真不少。”他听后,摇头晃脑地坐下了。  相似文献   

17.
说"馨"     
《陋室铭》最美的一个字眼是“馨”。越品读这个字,越是美妙。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写字。(板书:不简单)。老师写的字怎么样?生:好!生:老师写的字不简单。生:汪老师写的“不简单”三个字不简单。师:想一想,再加一个字或一个词,我就更高兴了。生:汪老师写的“不简单”三个字真不简单。生:汪老师写的“不简单”三个字确实不简单。师:上课前,老师有句话要送给大家。  相似文献   

19.
在词语家族中,“而”秀才发现许多孩子不懂“而”字的用法。他决定周游四方,寻找诊治的妙药。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本次写字课选用的内容是半包围结构中左下包右上的字“逢、建、起、达、延、超”等,适用于四年级上学期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