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辅导员》2003,(16)
123456:一般来说,小学生总是喜欢对他们和蔼的老师,不太喜欢对他们严格要求的老师。如果把学生的评价作为考核的重点,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教师争相比较谁对孩子更“温柔”,这样就会造成教学工作上的另一个极端——课上太民主,教师太“温柔”,该批评的不批评,不该表扬的瞎表扬。wfykw:有的高年级学生已有自己的主见,平日里哪位老师对自己严了,哪位老师不  相似文献   

2.
同年级的老师经常羡慕说我不批评学生,与学生的关系特别好。其实,我也经常批评学生,只是不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或者当着很多人的面“修理”。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恰当的批评,能有效促进学生改正缺点,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则会使学生失去自尊,自暴自弃。归纳起来,恰当的批评方式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如今竟有许多老师感慨:当教师也快变成吃青春饭的了。因为以前学生多认为老师年纪越大知识越渊博,也越崇拜,而现在的学生则越来越喜欢年轻老师,排斥老教师。其实这是因为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正在不断更新。从严师型到朋友型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一个“严”字似乎是千年不变的古训,老师的面孔是严肃的,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批评学生是严厉的,否则似乎难以体现师道尊严。但如果现在老师还在“严”字上做文章只会适得其反,在学生看来,严厉的批评会伤他们的自尊,暴风骤雨不…  相似文献   

4.
现在常听有的老师说“:如今的学生,有的你越批评他,他越不听,批评以后还是我行我素,更有甚者,你批评他,他还有反感情绪。”的确如此,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在家里娇生惯养,家长对他们百依百顺,其中有些人把这种习气带入学校,对这些人的坏习惯,如果在班里全体学生面前始终板着脸大声训斥,其结果—定会适得其反。如果不当面批评,又不能引起他和学生们的注意。那么,如何处理得恰如其分,让学生高兴地接受你的意见呢?我认为:不妨幽默一次。“幽默”拉丁文的意思是“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师生之间常常需要这种“液体”来“润滑”,这可避…  相似文献   

5.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石景清在对“后进生”的管理上,首要的是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学生受到老师的尊重,就会增加自尊、自强、自爱的情感,就会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如果老师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甚至是粗暴的批评、指责和体罚,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精神上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老师,这事不是我干的,您可能误会了……”“老师,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请您听我解释……”“老师,这些难道都是我一个人的错吗?您也太……”“老师,您有没有搞错?您这样批评、责备我,对我太不公平!”上述话语,作为班主任并不陌生。当学生受到批评、责备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搜寻有关证据,重新对自己的言行作某种审度,判断批评的正误并作出反应,这种自然产生的心理意向,称之为“寻证心理”。一般来说,正常人在遭到批评、责备时都会产生一种愿望,希望寻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说明自己并无错误或责任不大,或是能找到…  相似文献   

7.
朱明灿 《学子》2012,(5):30-30
一、批评要尊重事实 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只有尊重事实,才能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不尊重事实,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如,我班的张闯同学,  相似文献   

8.
<正>一、客观性与原则性。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  相似文献   

9.
批评的学问     
班主任在工作中,难免会发生批评学生的事情,批评是一门学问,运用时一定要讲究方法。适当的批评,可以启发学生自觉地反省,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针对作为独生子女的中专生而言,进行批评教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批评要有事实依据。学生有学生的特点,犯了错误以后,为了避免老师对其“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有的避重就轻地承认部分错误。老师如果没有事实依据,就可能空讲几句批评的话,这样就难以收到教育效果。班里有位同学自习课上经常捣乱,,。,其他同学反映后,我找他谈话,他却予以否认…  相似文献   

10.
赵金燕 《成才之路》2009,(34):71-71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恰到好处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错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因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批评,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则会使学生失去自尊,自暴自弃。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表明,中、高年级小学生总是站在大海彼岸呼唤人们的理解。学生完成作文后,往往会产生不安情绪,等待着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心理学谓之为“焦虑”。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学生因为一篇较好的作文得到老师褒奖,作文兴趣倍增;有的学生因一篇作文较差受到批评,就会产生自卑和压抑。这就是期待心理引起的正负效应。在评改作文时,我们应让学生时时次次都能摘到不知名但颇为自得的成功小花,也就是以情感沟通方式来理解他们。因而,适当适度地写好作文批语,以批语来沟通、交  相似文献   

12.
学生难教,是客观事实。当学生出现违纪的时候,老师都会有不同的应对办法。有的老师会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即先静一下,用沉默来代替自己的批评;有的老师会用“叫育”的方法,用大声叫喊盖过学生的吵闹,或以严厉的呵斥来威慑;有的老师宁可放下课不上,育人先育德,进行一大通的理论宣讲,像唐僧一般苦口婆心地念到学生全都不语为止。但有两类老师不同,一是放任式的。  相似文献   

13.
王建 《教育文汇》2004,(2):40-42
每位老师、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遇到批评学生的情况,但如何批评得恰到好处,既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又不伤及学生自尊,则大有讲究。不久前,有的老师来信询问有没有操作性强的经验、做法可供学习、借鉴。为此,我们编发了《老师,你会批评学生吗?》一文,旨在为解决批评学生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刊启事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大忌,这一点在教育界已达成了共识。然而,有的教师却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我不打学生,不罚学生,批评学生有什么错?我严格要求学生,说他骂他是为他好,这也不行吗?当然,批评是必要的,但伤害学生自尊的批评不仅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把学生推向反面。这里所说的“心罚”就是指教师伤害学生自尊的批评。  相似文献   

15.
批评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手段,但学生在接受批 评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抵触心理、反抗情绪。因此,教 师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做到“良药甜口,忠言顺耳”, 使批评收到最佳的效果。 一、冷静理智。有的学生在上课时偶尔会“恶作 剧”,以此吸引别人,表现自己。如果教师能冷静理 智地处置,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里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校门口站着几位表情“庄严”的老师,正在检查学生的文明礼貌情况,学生走过来,有的给老师鞠躬,有的向老师问好,都很有礼貌,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的鞠躬也好,问候也好,却没有在老师那里得到任何回应,老师们面无表情,视而不见,有的甚至连正眼瞧都不瞧。这实在是教育的一种失误。 应当说通过开展“规范”教育,许多学生是很懂礼貌的,但如果老师们心安理得地接受学生的鞠躬或问候;而没有一个点头或者一句简单的“同学好”做为回应,我想,这就不仅仅说明老师的礼貌有问题,应当向学生学习,而且重要…  相似文献   

17.
我常常看见有些幼儿园老师在孩子做了错事以后,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孩子叫到跟前,板起脸孔批评一顿,然后才讲些道理。我以为这样的批评方法并不好,一是这时有些孩子往往对老师的批评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错在何处;二是有的孩子即使感到错了,但也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样的批评,对老师的训斥会产生抵触情绪,后来老师虽然讲了道理,他也难以听进去;三是这样不给孩子以想和说的机会,教师的批评也有可能出偏差。所以,  相似文献   

18.
批评,是老师常用的一种工作方法。小学、中学甚至是大学里,老师都把批评做为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一种主要手段。应该说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受过老师的批评,只是次数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有的学生经常挨批评;有的学生很少挨批评;有的学生被老师批评得无颜见“江东父老”...  相似文献   

19.
教师处理学生违纪事件或化解同学间矛盾时,批评教育是不可少的手段。但同样是批评教育,结果往往截然不同:有的学生虚心接受,积极改正;有的却与老师“顶牛”,而且后一种现象时下颇为常见。那么教师该如何应对学生的“顶牛”现象呢?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哪一个过龄段的老师,与学生之间仿佛总是隔着一堵高墙,谁也看不透对方的心思。学生有学生的委屈:为什么老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同学?为什么批评起人来一点儿也不留情面?老师也有老师的辛酸:自己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地倾心于教育,怎么换来的却是学生的不理解,甚至是埋怨呢?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过一个有趣的说法,说相当多的“好学生”毕业以后跟老师的关系并不亲密,甚至有的人还会看不起老师;倒是那些没少挨老师批评的“后进生”,时常会去看望老师,与老师之间有一种割不断的情谊。对此,一位中学老师解释说:“对一些后进生倒常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